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乾隆的三希堂很有名。

它之所以这么有名,是沾了三幅书法的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对于古往今来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能拥有其一,都是件能让人吹一辈子牛的事儿。

那一年,酷爱书法的乾隆集齐了这三件稀世珍宝,那心情,简直是爱爱爱不完。

于是乎,他干脆命人把养心殿内的西暖阁(此阁原名温室)腾出来,藏此三宝,赐名“三希堂”(还顺便出了一套《三希堂法帖》当成礼物赏给臣子使节,原来乾隆爷也搞文创)。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有人曾这样解释“三希堂”:三希,就是那三幅书法。

但乾隆说:“吾今之名此堂,谓之为希贤、希圣、希天之意”。

(乾隆爷的境界,不是吾等百姓可以随意猜测的)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乾隆后来还在“日记”里写道:“

每当春风秋月之时”,他就在这间8平米的私人鉴赏室内,对着这仨名作“展玩不置”,越看越喜欢。

当然,对于这三幅作品,在乾隆心里的地位是有区别的。

何从知晓?

简单,看他的题跋!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首先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一个巨大的“神”字,视力再差的人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这幅作品在乾隆爷心里的地位。

这还不算完,乾隆又在开头加了“神乎技矣”四个特别大的大字。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你们感受下比例,那四个字比原帖都大↓↓↓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而真正的《快雪时晴帖》,只有共二十八字↓↓↓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但是!有人认为,《快雪时晴帖》里行楷比较多,最后还有“山阴张侯”四个略带隶意的行楷,并非常见的书圣笔法,因而认定这是南北朝时期人的观摩题款(观款)。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也有专家考证,这份发帖也有可能是唐代的双钩摹本,也就是复制品

但唐代的摹本也是非常厉害了,和今天影印出来的效果差不太多。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古人的做法是晴天在黑暗的屋子里,把书法真迹贴在窗户上,用一张薄纸蒙住,这样书法笔迹在强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楚,然后用描边的方法将字迹复制下来,再一点点地填墨。好的摹本,连真迹上的墨痕浓淡,乃至于毛笔的飞白,全部都能摹下来,

和手写的一样

这是唐代独有的复制技术,宋代以后用刻本复印,资料传播更广,但是再也无法做到唐代那样和真迹几乎一样的效果了。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欣赏完爹的字,再来看看儿子的↓

虽然历史上王献之的书法与王羲之相比江湖地位差了那么点,但这并不说明他的字不好,而是爹的名气太大了。

比如这幅《中秋贴》,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飒爽之气。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艺术家乾隆也是极喜欢这幅字,于是,它提笔写下此二字↓

乾隆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