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很多很多中國人都知道巴黎盧浮宮,裡面有好多好多好東西,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這四大博物館是哪四大呢?好吧,有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蘇聯時期叫列寧格勒)的冬宮,還有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盧浮宮雖然藏品不是最多的,可是它裡面有最高級的繪畫和雕塑,所以非常有名。而且,盧浮宮本身就是一座皇宮,那建築就不得了。

盧浮宮的歷史要一直追溯到十三世紀初年,當時法國國王是卡佩王朝的第七位國王,叫做腓力二世。腓力二世上臺的時候還叫法蘭克國王(King of Franks),到1190年他就改名叫做“法蘭西國王(King of France)”了,他是第一位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的爸爸就是那個老婆跑了嫁給英王的倒黴催的路易七世,他是路易七世第三任王后香檳的阿黛勒所生。腓力二世對巴黎的城建下了很大力氣,他給巴黎修了一圈城牆,佈置了城防戰術。在城中心建了一座城堡,作為核心堡壘,這個城堡就是盧浮宮的底子,後來的宏偉建築就是在這上面發展起來的,它就像是發麵的麵肥,把一盆乾麵生生地地給發成了一大坨子發麵。腓力二世還有一項必須記入史冊的功績,他批准開辦了巴黎大學,這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學。不過現在的巴大可不是腓力二世的巴大,現在的巴大是那個時期的索邦大學,比巴黎大學僅僅晚不到一百年。當時的歐洲統一高考,大家都去巴黎上大學。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第二位國王獅心王查理上臺後,腓力二世從1192年開始和他開展了爭奪法國土地的戰爭。獅心王查理怕腓力二世拿英國大學生撒氣,就把在巴大上學的留學生都召回,然後在牛津開辦了自己的大學,成為後來的牛大。

腓力二世在1202年修好盧浮宮城堡以後,自己並不住在裡面,他是為了在和英國打仗情勢危急的時候有一座堅固的堡壘好躲。1546年,修建香波堡的那位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也要住大房,就下令把盧浮城堡推平蓋大樓。蓋起來的是現在盧浮宮最老的樓叫萊斯科翼樓(Lescot Wing),就是貝聿銘玻璃金字塔後面的樓。這個萊斯科翼樓和後面的正方形樓圈就是盧浮城堡的原址,這一圈樓構成的方形庭院是路易十四1678年搬到凡爾賽宮之前完成的。在玻璃金字塔下面的地下大廳裡還保留了一段盧浮城堡的老牆供人唏噓,叫做中世紀的盧浮遺蹟。弗朗索瓦一世自己沒住上這個大房,盧浮宮剛開工的第二年1547年,弗朗索瓦一世就去世了。他之後,有七位國王在這裡住過,路易十四住了四十年才搬走。方形庭院那一圈樓叫做老盧浮宮,老盧浮宮向西還有南北兩座翼樓叫新盧浮,這兩座翼樓包圍的庭院中間就是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北翼樓是拿破崙一世建的,最開始和老盧浮宮是不連著的;南翼樓是拿破崙三世建的,他還把北翼樓和老樓連起來了,形成了現在完整的盧浮宮。

我們來看盧浮的時候天降大雨於斯人,不能從外面觀賞了,只能在街上淌水的時候拍了一張街頭雕塑。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個青銅雕像叫做巴黎的貞德,後面是五星豪華大酒店盧浮宮雷吉納酒店。看見了吧?嶄新的青銅雕像是金色的!

既然下雨了,而且我們來盧浮宮主要還是看展覽,那我們就進去吧。盧浮宮的入口在地下大廳,就是那個玻璃金字塔的下面。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個玻璃金字塔完成於1989年,彼時已是現代建築發展到頂峰,要設計一個特殊的造型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這個金字塔突破了當時流行的方盒子造型,但又繼承了二十世紀初開始的採用玻璃和鋼鐵這些簡單建材的方式。現代建築簡單的造型,乾淨的立面,絕少花裡胡哨的裝飾,大量採用直線,這些元素在這個玻璃金字塔上都有體現。但是它那個金字塔造型和那個和諧的角度又表現出對古代建築的致敬,放在盧浮宮這個古代建築的中庭裡,和周邊建築形成巨大的反差。

我們在這裡的參觀時間有限,只能請了一位領航員帶著我們去看最精華的東東,所以叫做驚鴻一瞥。

古希臘的文物是盧浮宮最驕傲的收藏之一,我們就從希臘館開逛。第一個就看見了這個。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個是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二千年的雕刻,只有非常簡單的形象,盧浮宮把它叫做“女子頭部小雕像”。按照這個時間點,地中海希臘對面的埃及已經有了相當發達的文明,浮雕和圓雕都已經很像那麼回事了。可是這個少女的頭像很簡易,說明這個時期的希臘還沒有受到埃及文化的傳播。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愛琴海一帶叫做邁錫尼文明,這個少女頭像應該就是那個時期的藝術,還很原始。而且你看她的臉,很平,鼻子也並不很高。後來,西方人在演變過程中,眼窩裡的肉都逐漸往外長,都長到鼻子上去了,就變成他們現在的模樣:眼窩裡沒肉,鼻子上肉多。

公元前一千四百年前後,邁錫尼文明突然中斷,原因至今查無線索。等到考古發現希臘的下一段文明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藝術已經完全脫胎換骨。看看這個。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個是尖底陶罐,公元前九百年,《荷馬史詩》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陶器上已經有圖案,有幾何圖案,也有人物動物,這就是那時的藝術品了。這樣的陶罐現在還可以在愛琴海沿岸和安納托利亞一帶看見,我們曾經在土耳其吃過當地老農用這樣的陶罐給我們做的罐燜牛肉。中國出土的這個時期文物也有這樣的陶罐,不過後來沒有了,只有這個形狀的銅鐵錫罐了。我在湖南還在人家灶臺上炒菜鍋旁邊看見這樣的鐵罐,做飯時可以把湯裝在裡面,不會涼。

古希臘的雕塑受埃及影響很大,但是它的發展比埃及可是快多了。埃及就會雕法老,全都是拉摩西斯二世,其它的雕像也都是風格非常相近。希臘可是很快就發展到寫實主義雕塑了,看看這個。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是公元前480年的男子軀幹雕像,居然已經有接近真實的人體比例了;還可以看出來他的重心是落在右腳上。後身的兩個方洞說明它是靠牆或者柱安裝的,應該是神廟或者殿堂裝飾的一部分。但是他的腰和肩還不完美,說明雕刻藝術還在發展當中。

看看這個少女像。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公元前500年,和上面的男子雕像是一個時期的。這個時期的雕塑有兩個主要類型,一個是不穿衣的男青年,叫做Kouros,就是“烤肉絲”;還有一個是穿衣的女青年,叫做Kore,就是“高麗”。上面這兩座雕像是這兩個類型的代表,這時的人體解剖比例還不完美,女子身上裹的紗布也還不貼身飄逸。

來一個全身的烤肉絲。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個叫做《作戰的鬥士(Guerrier combattant)》,公元前100年,作者是“以弗所的阿加西亞斯”。愛琴海邊的以弗所古代是希臘,現在土耳其。那裡最著名的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現在已經消失,還有一座著名的塞爾丘克圖書館。上面這座雕像既有強烈的動感,又有非常穩定的結構。鬥士上身左手拿著盾牌防禦,右手握著劍馬上就要刺出去。下面兩條腿是右腿弓、左腿蹬,既站得穩,又可以發力。這是一個步軍戰士,正在準備剁敵人的馬軍衰人。他渾身肌肉都是緊繃的,是動作的瞬間狀態。他的雙腿構成一條由下而上的斜線;而他的雙臂也構成一條由下而上的斜線,兩條斜線是交叉的。這個斜線的構圖也是古希臘的特徵之一,後來成為美術構圖的一項原則。你看他的神態:“你給我下來吧!”這是古希臘雕塑巔峰時期之作。

再看一個巔峰之作。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是《米洛的維納斯》,也是公元前100年。站在這座雕像前面,什麼都不用說了,也什麼都說不出來了,她的美麗無法用語言表達。她的故事世人皆知,也不需要再說什麼。但是你可以看見藝術的發展,公元前500年的女青年Kore是穿衣的,到了公元前100年,希臘女青年雕像上的衣服就掉下來一半了吧?另外一條,這個時期的雕像已經體現出“一腿彎曲,扭腰站立”的特徵。這個姿勢的雕塑後來中斷了好幾百年時間,直到文藝復興才把它再現。

再看一座比上面二座早一點的。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薩莫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太有名了,什麼都別說了。只要注意到她的衣服是全身的,就知道她早於《米洛的維納斯》了。

進入意大利繪畫廳,先看到的是一幅老畫。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祭壇畫《天使圍繞著莊嚴的聖母和聖嬰》,意大利弗羅倫薩畫家契馬布埃(Giovanni Cimabue)所作,應該是他的早期作品。契馬布埃是佛羅倫薩畫派的鼻祖,活躍於十三世紀。他早年學習拜占庭馬賽克貼畫,從上面這幅畫裡可以看見典型的拜占庭風格,也就是中世紀繪畫風格。拜占庭繪畫很有意思,一幅畫裡只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畫裡所有的男人都是一個面孔和一個神態;女人也一樣。這幅畫裡就是這樣,聖母和所有的天使都長一樣。而且,中世紀的繪畫沒有透視,就是二維的圖案,就像這幅畫這樣。我們這一路游過來,在那些老教堂裡也看見一些老畫,有時可以看見這幅畫裡的風格。

契馬布埃之後一百年,十五世紀在佛羅倫薩開始了文藝復興的繪畫創新。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也叫文藝復興試驗期,佛羅倫薩有一位有代表性的畫家叫安東尼奧(Biagio d’Antonio Tucci),看看下面這幅。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苦路上的耶穌》。耶穌揹著十字架在路上遇見母親,畫面上沒有門徒,也就沒有表示把照顧母親的事情託付給門徒的含義。瑪利亞的晚年是在以弗所郊外的一間小屋度過的。耶穌身後要幫助他的是古力乃人西門,畫面右下角是給耶穌擦拭臉上汗水的無名婦人,之後她發現手巾上印上了耶穌的頭像。耶穌勸告那些婦女,耶穌之苦值得世人同哭,婦女也不例外。一個奴隸拉著拴在耶穌腰裡的繩子,手裡還握著一把釘子。畫中有羅馬士兵和那個騎在馬上的百夫長。這幅畫中已經可以看見最原始的透視,近景和遠景。而且,神聖的耶穌在畫裡被描繪成了普通人的樣子,這是文藝復興的特徵。

和安東尼奧差不多同時期,還有一位佛羅倫薩著名的畫家叫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文藝復興初期最偉大的畫家。這裡有一幅他早期的作品。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壁畫《維納斯和三美神給某女青年贈禮》,波提切利作於1485年。這幅畫原屬於佛羅倫薩的一個望族叫美蒂奇的托爾納博尼家族,是當時他們家向波提切利訂做的一件婚禮畫,畫中的女青年可能是他們家的新娘叫南娜。畫中右邊穿著深紅色長裙的南娜手裡撐著一個包袱皮正準備接受維納斯贈送的好禮,畫中左邊是穿著薄如蟬翼紗裙的維納斯和三美神。美神的身後有一個噴水池,暗示後面有神秘的花園,右下角是丘比特。這個時期有新柏拉圖主義學者馬爾西利奧在佛羅倫薩四處演講,波提切利肯定是受了他的忽悠,把這種人神共處的新柏拉圖主義畫到了他的畫裡。不過這個主義的運用倒是很貼切,愛神維納斯夥同美神來給新娘送禮,既能祝福她的婚姻,又能讓她永遠美麗,下面還有丘比特幫腔。那個女青年南娜的眼睛並沒有看著禮物,而是越過女神望向遠方,畫家想說禮物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贈與本身。這幅壁畫也展示出波提切利的技藝高峰,用簡單的線條和清淡的色彩展現出理想的美,從拜占庭繪畫風格向古希臘古羅馬雕塑的寫實轉變。文藝復興初期有點相當於古希臘早期,人物都是全副服裝,而且是薄紗飄逸的。人物的面容也是像古希臘雕像一樣美麗。此後不久,波提切利的畫裡就有了不著裝的女性,那就是蛋彩畫《維納斯的誕生》,那幅畫現在意大利。

旁邊牆上還掛著波提切利的三幅畫,也都很有名。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從左至右:《男青年肖像》,作於1465年的《法恩莎的聖母》和作於1485年的《另一個男青年的肖像》。住意看《法恩莎的聖母》,和安東尼奧《苦路上的耶穌》一樣,人物在風景中。但是這裡的風景已經不像前者那樣僅僅是一個示意,這裡的風景已經向寫實發展了,文藝復興隨後的人物畫就在這個方向上發展下去了,而且越來越精美。但是旁邊那二幅波提切利的肖像畫還沒發展到人物在風景中。

前面聚集了一大批人。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那是被嚴加看管的《蒙娜麗莎》。人物在風景中,而且是肖像畫 。達·芬奇是波提切利之後的藝術家。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意大利文藝復興鼎盛期佛羅倫薩畫派最牛的肯定就是達·芬奇了,他一直把這幅畫帶在身邊,後來帶到法國。達·芬奇死後,他的徒弟把這幅畫交給了弗朗索瓦一世,最後被弗朗索瓦一世帶到了盧浮宮。

這幅《蒙娜麗莎》前面人太多了,導遊一直讓我們提高警惕、注意安全,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扎,要改正在國內喜歡看熱鬧的不良習慣。我就沒敢往那些老外人堆裡擠,也沒能看到《蒙娜麗莎》的近景。怎麼辦呢?我往周邊一梭巡,啊耶!這是達·芬奇的《巖間聖母》呀!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幅巖間聖母太有名了,後人對它的討論無窮無盡,每人都有自己的解讀。

達·芬奇有二幅《巖間聖母》,另一幅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盧浮宮的這幅畫作於1483年,已經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的頂峰時期,也是達·芬奇的頂峰時期。通常認為這是二幅中的第一幅,倫敦的那一幅作於1508年,二幅畫在細節上稍有不同。最初,米蘭的一座教堂向達·芬奇定了一幅聖母畫,達·芬奇做了盧浮宮這幅。畫完成之後被一個權貴買走,教堂向達·芬奇催貨,達·芬奇只好又畫了一幅交稿。米蘭的教堂在十八世紀把那幅畫賣給了一個英格蘭人,最後流落到了倫敦國家美術館。美術界認為盧浮宮的這一幅是達·芬奇所作,倫敦的那幅上有別人的手筆。所以,現在一般引用盧浮宮的這一幅。

文藝復興把藝術中神的位置變成了人,把表現神變成了表現人,就是所謂的人文主義。達·芬奇的這幅巖間聖母是用人的形象來描繪神的故事。畫上的這個情景並不是聖經中的故事,但是很有可能說的是瑪利亞帶著基督逃離伯利恆期間的經歷。羅馬帝國時期猶太行省耶路撒冷並不是猶太人的那個大王叫大希律王,他知道了在伯利恆誕生了一個猶太人的王,他就派人殺死伯利恆和周圍所有二歲以下的嬰兒,這件事只有聖經中的記載,並沒有其它考古證據,也沒有其它歷史記載佐證。天使在夢中告訴瑪麗婭的丈夫約瑟這個事件,讓他趕緊帶著老婆孩子離開伯利恆。因此,瑪利亞帶著還是嬰兒的基督逃亡埃及。《巖間聖母》是不是逃難路上的一個場景?達·芬奇沒有交代。畫中的背景是一片山岩,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徵,陡峭的山和下垂的鐘乳石;山岩上掛著各種野生植物,地上長得也有,有人說這些植物是鳶尾花和紫藤,也有說是其它植物的。畫面好像整個佈滿了一層霧氣,有點朦朧,這是達·芬奇標誌性的朦朧畫法,叫做Sfumato。因為是在山岩間,所以沒有強烈的明暗對比,明暗過渡都很柔和,而且整個色調也是偏暖。畫中的人物坐在巖間山澗邊,正對著我們的、畫面中間的聖母右手扶著施洗者約翰,伸出的左手好像是要去摸基督的頭,臉上是達·芬奇招牌式的神秘微笑。畫面右邊側身坐在聖母左手的天使扭頭在看著我們,右手指著約翰。約翰雙手合十、單膝跪地在向基督施禮,這是標準的膜拜姿勢。再看基督,坐在地上,左腿搭在右腿上,右手伸出彎曲的食指和中指,做成V的形狀,這是在給約翰祝福。這個手勢是基督給人祝福的專門手勢,除了基督以外就只有教皇才能用。佛教裡的佛也有專用的手勢,不過花樣更多一些,在我們寺廟的佛像上都可以看見。伊斯蘭教的安拉無形,不然的話也應該有專用的手勢。這幅畫裡的人物沒有光環,畫面上也沒有隱含的十字,除了二個孩子的動作之外,看不到宗教的含義,就是一幅世俗畫。聖母的形象、面容、目光都是標準的人間的一位母親。這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把神世俗化的代表作。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還有一夥非常有名的畫家,那就是威尼斯畫派。看看下面這幅。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田園音樂會(The Pastoral Concert)》,原來一直認為是喬爾喬內的作品,現在已經鑑定是他的師弟、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大師提香(Tiziano Vecelli或者Titian)的早期作品,大約是1509年。田園風光、輓歌式的氣氛、凝脂般的肌膚,這些都是喬爾喬內的標籤,說明這是提香早期作品,還帶有師兄的風格。畫面中心的男子一身華服在彈琉特琴;另一個陋衣男子在望著彈琴男子。他們根本無視前景裡的兩個女子,說明這二個女子根本就不是人,要麼是河溪裡的水仙女;要麼就是樹林裡的精靈。這兩個仙女一個在拿瓶子打水,另一個坐在那裡吹豎笛。這幅畫說的是什麼?後面沒有故事。有人說這是人神音樂家的對抗;也有人說這是一個牧羊人的狂想:一個仙女在吹酒神的樂器豎笛;那個男子隨即彈起阿波羅的樂器琉特琴。喬爾喬內就玩琉特琴。

再看一幅提香的畫。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是我們熟知的《戴手套的男子》,提香肖像畫代表作。提香非常長壽,死於1576年,活了86歲,這幅畫是1520年所做,也屬於他的早期作品。這是一幅黑色背景下的男子半身像,他正在向左邊望著畫布上的某一點,左臂搭在一截矮牆上,這截矮牆是提香肖像畫裡常見的道具。他的左手帶著一隻手套,還捏著一隻手套,這是當年的時尚之物;右手好像是指著左手的手套讓觀眾看,右手指上還帶著一個金溜子吶!說明此男家境頗豐。他裡面穿著一件帶花邊的白汗衫,外面是一件黑色寬外套,這也是當時精緻男必備的行頭。除了金溜子,他脖子上還掛著一條紅繩兒,下面是一個藍寶石墜兒,更加強了家有餘糧的腳註。這幅畫最早是在意大利曼圖亞的貢察加(Gonzaga)家族的收藏中,1627年被英王查理一世獲得,1649年傳到了科隆銀行家假巴赫(Jabach)手裡,後來被法王路易十四擁有,最後從凡爾賽宮傳到了盧浮宮這裡。關於這位紳士的來路,至今考無實證。提香的一位詩人朋友曾經在1527年給貢察加的一封信裡提到過一個叫做阿多諾的人名,也有人說這是費爾南多·貢察加,當時這小子23歲。這還靠點譜。

再看一幅提香的肖像畫,《青年男子》,這個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娃兒。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看看下面這幅畫。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幅畫太有名了,提香的學生委羅內塞1563年畫的《迦拿的婚禮》,代表作之一。委羅內塞喜歡畫巨幅,凡爾賽宮那幅就是這麼大的。這幅畫原來是在威尼斯的一座本篤會修道院裡,肯定是讓那座修道院蓬壁生輝呀。畫裡的故事來自《約翰福音》,基督和門徒去參加農夫家的婚禮,酒喝到一半不夠了,基督就讓人在酒罈子裡裝滿白水,抬上來的時候罈子裡的水就變成了酒,這是基督所行神蹟之一。委羅內塞把一場鄉村婚禮餐給演繹成了威尼斯的一場盛宴。基督坐在畫面的中間,其他人物都從這條垂直中間線往兩邊分開。基督的背後上面平臺上是參加宴會的民眾,基督的下面是狗在啃骨頭,這是死亡的符號,暗示人類註定的命運。畫面中的女人都漂漂亮亮的,穿金戴銀,還有包著頭巾的穆斯林婦女,既表現出異國情調,又體現出威尼斯奢華的生活。這幅畫1798年進入盧浮宮,不知道是怎麼來的,但是它對德拉克洛瓦和其他法國畫家影響很大,他們不禁驚歎“太奇妙了!太神奇了!你看那午後的色彩!”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除了佛倫羅薩和威尼斯畫派,還有一個帕多瓦畫派,其代表人物是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下面這是一幅他的畫。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勝利的聖母瑪利亞(Madonna of Victory )》,曼特尼亞作於1496年。曼特尼亞稍晚於波提切利,但還是屬於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的早期。畫面中,左邊的曼圖亞侯爵雙手合十跪在那裡,正在接受坐在靠背椅上披著斗篷的聖母和抱著的基督的祝福。聖母腳下站著的小孩是施洗約翰,地上跪著的是曼圖亞侯爵夫人。後排僅露腦袋的是聖米歇爾和聖喬治,前排站立的是曼圖亞的主保聖人安德魯和朗基努斯。這些人物是在一座花架下,花架上掛滿了果子、小鳥和寶石,那個紅珊瑚是聖母的符號象徵。曼特尼亞的畫更像是雕塑,人物的輪廓非常清晰,看上去有點乾巴巴的,缺少情感的表達。而且人物也還帶有拜占庭味道。

因為我們時間有限,看了意大利精華之後,再趕快去法國館看看法國精華,就沒有顧上去找一幅卡拉瓦喬的畫看。卡拉瓦喬是上面這些意大利畫家之後的一位大師,生活在十七世紀,被大家公認是意大利巴洛克繪畫的開山人。法國畫家能和委羅內塞巨幅畫相比的是下面這幅。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路易·大衛的《拿破崙一世加冕禮》,這是拿破崙一世定製的記述他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的加冕禮,還要把教堂裡的牆畫成新古典風格的木牆。畫面上是祭壇前面的臺階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子,構成一幅宏大的場面。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為了政治的需要,這幅畫裡儘量再現了當時的場景,但是也有美化的成分。畫面中間有拿破崙的母親坐在看臺那裡,實際上她並沒有參加這個典禮,她對拿破崙當皇帝非常生氣。畫家把拿破崙描繪成了減肥以後的英俊小生,把約瑟芬也畫成了年輕十幾歲的少婦。沒辦法,拿破崙的首席畫師給皇上畫畫就得這麼塗胭脂抹粉。教皇庇護七世坐在那裡不情願地給拿破崙祝福,就是前面說的基督的祝福手勢,除了基督只有教皇可以做這個手勢。為什麼教皇不情願給拿破崙祝福呢?因為還沒等教皇拿起皇冠,拿破崙就一把搶過來自己戴上了;然後他又自己搶過後冠給約瑟芬戴。站在畫面最右邊穿紅衣背對著我們的是拿破崙的外交部長、外交大臣塔列朗,他正很不屑地看著拿破崙的後腦勺。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約瑟芬身後拽著婚紗的是宮裡的二位侍女,也不叫什麼夫人。那個小男孩是約瑟芬的兒子,男孩後面站著拿破崙的三個妹妹,妹妹們後面站著拿破崙的一個哥哥二個弟弟。畫面上,大衛把那些觀眾都淹沒在耀眼的燈光、閃亮的珠寶、華麗的絲綢和柔軟的天鵝絨墊子裡。大衛精心地安排整個畫面的光線,光照是從拿破崙正前方的上面照射過來的,所以拿破崙整個前面都是亮的,而其他人則根據位置有明暗不同。大衛就是那個表現奢華的先驅,觀賞這幅畫的人多有沉醉在這種奢華場景中張口結舌的。

再看一幅路易·大衛的。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The Oath of the Horatii)》。大衛因為獲得羅馬大獎而去羅馬留學,這是他1784年從意大利留學回來的第一幅畫,也是新古典主義的第一幅畫,成為新藝術風格的宣言,在西方美術史上有重要地位。

這是一個羅馬歷史故事,其實有很多戲說的成分,就是屬於野史。說是古羅馬時期的羅馬城和鄰近的阿爾伯城發生爭端,打鬥多年不分勝負。雙方疲於爭鬥,就決定以決鬥的方式定勝負,雙方各派三名狠手組成敢死隊互相鬥狠,哪一方贏了,他代表的城市就是勝方,成為二座城的大王。羅馬城一方派出了荷拉斯三兄弟,阿爾伯城派出的是吉力亞斯三兄弟。其實這兩家有交叉婚姻關係,又是連襟又是妯娌的很無奈。打鬥的結局是六個敢死隊員只活下來一個,就是荷拉斯兄弟中的小弟,整個結局是一場悲劇。1640年,法國劇作家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把這個故事寫進了他的古典主義四悲劇之一的《荷拉斯》。大衛仔細研究了這部悲劇,選擇了荷拉斯兄弟出征前向父親宣誓的場景。父親要求兒子們發誓把榮譽和國家放在首位,要麼取得勝利;要麼戰死沙場。右邊是三兄弟的妻子們,其中還有對方敢死隊員的姐妹。她們沉陷在絕望中,眼看自己的丈夫上戰場,還有可能是去和自己的兄弟拼命。悲傷的母親只能躲在暗影裡哭泣,要麼失去兒子,要麼失去女婿。整個畫面就是一個舞臺,人物在前景燈光下,後面的背景就是簡單的佈景,沒有多餘的裝飾,畫面透視遠方消失點正好和父親舉著劍的手重疊在畫面的中央。前景的人物佈置讓人聯想到三角楣裡的浮雕,最高點在中間,兩邊逐漸下降,後來的浪漫主義畫家說大衛的這幅畫就是上了顏色的浮雕。這幅畫的尺寸也非常大,在牆上佔了很大的地方,上邊差不多已經到房頂了。畫面中充滿了有力的直線,三兄弟宣誓伸出手臂的橫線和父子軀幹豎線交叉;父子們雙腿站立對角線交叉;父親手裡的劍和右腿平行。三組人物分別落在暗光背景的三座多利克柱大門裡,前景的光線從左上方射過來,把父親的正面全部照亮。作為整個畫面的中心,父親身上紅色的披風製造出強烈的效果,一把就抓住了觀眾的目光。右邊女眷們淡素的服裝和中心強烈的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強光照射下的前景和昏暗的背景也形成鮮明的對比。雖然大衛早年曾經跟隨布歇學畫,但是這幅畫中強烈的色彩、鮮明的對比、簡潔的畫面和有力的線條完全突破了之前布歇的那種洛可可風格的奢華豔麗和矯揉造作,在藝術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即使現在看也是讓人眼前一亮,特別是在現場看原作,真地是非常震撼!

再看一幅路易·大衛的。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薩賓婦女的調停(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路易·大衛作於1799年。

大衛在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追隨雅各賓黨頭目羅伯斯比爾,還做了國民公會的成員。1794年熱月政變後,大衛被當作雅各賓黨頭領之一給抓進局裡住了下來,他在那裡倒是也在琢磨畫。他的學生們想辦法把他撈出來以後,他就開始畫這幅畫。這幅畫說的也是古羅馬時期的故事,比上一幅畫的時間更早,是公元前800年羅馬建城時期的故事。羅馬剛建城的時候多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外來務工者,但他們不是像我們《超生游擊隊》裡那樣攜家帶口的,而基本都是單身漢。羅馬城裡缺少男主外女主內的那些內人,怎麼辦呢?當時的城長叫羅穆盧斯(Romulus),他就帶著手下的搶了一批隔壁達坂城的姑娘,不對,是薩賓城。而他自己則是搶了薩賓城長塔提烏斯(Tatius)家的閨女艾希莉婭(Hersilia)做了壓寨夫人。17世紀的法國畫家普桑(Nicolas Poussin)曾經畫過這個題材,叫做《搶劫薩賓婦女》。這麼一來,薩賓人當然不幹了,他們就在塔提烏斯的組織下要去救出自己的女人。羅馬城裡的那些外來務工者根本打不過薩賓城裡的正規軍,很快就被薩賓人打到了城長家門口。大衛就開始畫這個時候的場景,畫面中間的婦女是艾希莉婭,她的左手邊是爸爸塔提烏斯,她的右手邊是她家那個男主外羅穆盧斯。艾希莉婭的腳下蹲著一個薩賓婦女,手指著前面的孩子在喊“艾希莉婭,你的孩子都掉地了”。羅穆盧斯的腳下也有一個薩賓女人,她正懷裡抱著孩子拉著城長的大腿,喊著“別打我孃家人呀”。艾希莉婭身後還有伸手擋飛石的Lady in Red,還有舉著孩子躲避刀槍的Lady in Yellow,還有衝著塔提烏斯喊著“別傷著我閨女”的Lady in Green。你看看,穿著紅黃綠的女人都在場了,現代交通信號燈的紅黃綠就是從這裡來的。打鬥局面中,最怕的就是女人的尖叫,這畫面上可是有不少女人在尖叫。混亂中,艾希莉婭挺身而出,她站在雙方城長之間隔開了他們,兩邊城長一看她,這個說“我閨女”,那個說“我內人”,就不打了。艾希莉婭就調停他們,“住手!蕩蕩乾坤,老丈人和女婿打什麼打?老爸,還不趕快把你外孫抱起來?老公,你叫爸了嗎?”一看這陣勢,後面的人就舉起了頭盔喊著“不打了,不打了,都去認泰山了。”兩邊各自鳴金,赤兔馬上的戰士也把大刀插回刀鞘,都去抱孩子了。自此,羅馬元老院裡給薩賓人增加了一半席位,而且後來有幾位薩賓人還當了羅馬城長。

大衛的這幅畫你別看場面很大,可實際上只有前面兩排人露臉,後面的人就是一鍋粥,那羅馬城長家的牆頭上倒有人露臉了,可是太遠了看不清公母。兩邊的家物什兒也很有趣,羅馬這邊有挑著一條髒床單的,不知道是不是讓丈母孃拿去幫洗洗;薩賓那邊就更逗了,有人拿扎槍跳著一捆柴禾,好像是給女兒家送燃料的;還有舉著糖葫蘆、羊肉串的,這肯定是給外孫子帶的營養品呀。在一片混亂中最突出的是畫面中間穿白衣的艾希莉婭,腳上穿著草鞋,腰裡扎著草繩,說明城長家裡餘糧也不多。還有就是他身後的紅衣女郎,紅色表示停止。除了前排的人,畫面上最突出的是黃衣女郎手裡舉著的孩子,為了孩子而停戰的意思。代表“前進”的綠色則是隱匿在艾希莉婭的身影裡,表示滅燈。一場大戰就這樣被美麗的艾希莉婭化解了。大衛在這幅畫裡脫離了上一幅畫裡的古羅馬風格,這裡是古希臘風格,古希臘的戰士都是像“烤肉四絲”那樣上戰場的。這幅畫裡也是表現出均勻的色彩,沒有強烈的色彩對比,也沒有強烈的色彩衝擊;而且光照也比較均勻,沒有強烈的明暗對比。大衛把這個叫做“純希臘”,他試圖通過這種畫法向古希臘藝術致敬。這幅畫是大衛最自鳴得意的作品之一,完成之後他沒有先拿去沙龍展覽,而是拿到盧浮宮辦的個展公示。對了,大衛在國民公會任職的時候是被選為文藝委員,他就極力保護盧浮宮,並且到處鼓吹把盧浮宮辦成博物館,最後還真是辦成了。所以,大衛在創辦盧浮宮博物館的初期是干將之一,立過功。

剛才說大衛住在班房的時候是被他的學生們想辦法給撈出來的,他出來之後當然就會更加盡心地教他們畫畫。可是五個手指頭還不一般長吶,那些個學生也不會個個都成器。其中的一個學生最後成了大畫家,繼承了大衛的衣缽,這個學生就是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我們是通過安格爾畫的一個連的東方浴女瞭解他的,這次在盧浮宮見識到了其中的一幅,就是下面這幅。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這幅最有名的叫《大宮女(La Grande Odalisque)》,受拿破崙的妹妹卡洛琳委託而作,完成於1814年。安格爾以正統的學院派自居,對非正統的浪漫派很有點不以為然,特別是對德拉克洛瓦。他自稱是老一輩藝術家的傳人,不時提到尼古拉斯·普桑或者路易·大衛的名字,其實人家普桑是古典主義,而大衛是新古典主義,二人還是有所不同的。不過,安格爾並不是以大衛的學生出的名,而是以他自己的作品贏下的聲譽和在繪畫界的地位。他的繪畫中那些畸形、扭曲的形體預示了現代藝術的誕生,對畢加索、馬蒂斯等人都有很大影響。上面這幅《大宮女》就很典型,當時的藝術界對這幅畫的評價說作者已經偏離了新古典的軌道,跑到異國情調的浪漫主義去了。畫裡表現出來的人體有比例失調和違反解剖原理,在盧浮宮一展出就受到廣泛的抨擊。從這幅畫裡可以看見很多大師的影子,所以有評論家在看他這幅畫的時候不斷跑到其他大師畫前脫帽鞠躬。大家普遍認為畫中模特的姿態來自喬爾喬內的《德累斯頓的聖母》和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回眸的姿態來自大衛的《雷加密夫人肖像》,解剖失調則來自帕爾米賈尼諾的《長頸聖母》,說這是典型的樣式主義。這種以古典的形式描繪浪漫題材的東東被批評家群起而攻之為潮流的反叛者。而且畫面上宮女肌膚的大片暖色和背景的大片冷色這種強烈的色彩對比也讓批評家們很受不了,反正他們把安格爾這幅畫說得一無是處,弄得作者都抑鬱了。相對於當年對這幅畫中解剖失真的批評,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可能安格爾是成心這麼做的。經過測量發現他是做了仔細的測算,這個女子背部脊椎的彎曲和骨盆的扭轉是不能同步的,研究的結論是安格爾這個形體中的脊椎多出來五節,而不是有些人說的三節;多出來的這五節影響了骨盆和脊椎下部,差不多就是整個腰椎的長度。其實,經過測量發現不是脊椎太長,而是頭太小,又回到了古希臘早期的九頭解剖結構。

再看看安格爾的下面這幅畫。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羅傑營救安潔麗卡(Roger Delivrant Angelique)》,安格爾受託作於1819年。這個故事來自十六世紀意大利詩人阿里奧斯托的敘事詩《瘋狂的奧蘭多》。羅傑是一位英俊的騎士,有一天他騎著他的坐騎巡視到法國西海岸,他的坐騎就是畫裡的那匹鷹首馬身獸。突然,他發現一個美女被剝去衣服用鎖鏈綁在蒂爾斯島的岩石上。原來這是被蠻子拐來的安潔麗卡,他們要把她當作祭品獻給海妖。羅傑來到安潔麗卡身邊時,海里掀起了巨浪,浪裡出來的不是白條,而是一隻黑海妖,他正要來享受這個犧牲。羅傑及時趕到,和海妖展開激烈搏鬥,最後用他的長矛從海妖的雙眼之間刺入它的方腦殼。羅傑殺死了海妖,救出了安潔麗卡。故事的最後沒有童話裡的結尾:They live a happy life since ever.

這幅畫怎麼樣?安潔麗卡美麗無比吧?海妖窮兇極惡吧?羅傑英俊瀟灑吧?鷹首馬身獸英姿颯爽吧?岩石瘦骨嶙峋吧?海水黑浪翻滾吧?反正很好看吧?黑暗的背景下,安潔麗卡溫暖的色調和羅傑燦爛的形象突出在前景裡,海浪激盪烘托氣氛,岩石陡峭則渲染險象叢生。海妖放在了畫面的右下角,雖然陰險,卻是在暗色調中,完全成為英雄和美女的襯托。主題的輪廓勾畫得非常清晰,背景則是隱於昏暗。可是當年這幅畫和上面的《大宮女》一起展出時,同樣受到批評家們的抨擊。有個評論家叫做銀四特(Silverstre)的說安格爾畫的安潔麗卡不好,有甲狀腺腫大症狀。還有一個評論家叫挖肉塊(Waroquier)的說她是“三乳安潔麗卡”。你說這不是胡扯嗎?這幅畫也是安格爾最喜歡的作品之一,他後來又畫了好幾個版本的,現在收藏在不同的地方,盧森堡博物館、安格爾紀念館、倫敦國家畫廊和底特律美術館。

路易·大衛還有一個學生也很有名,就是吉羅德-特里奧松(Girodet-Trioson)。看看他的這幅畫。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睡眠中的恩底彌翁(Le Sommeil d'Endymion or Effet de lune)》,特里奧松1791年作於羅馬。這是特里奧松的早期作品,這個時候他已經顯出要和老師分道揚鑣,而且是要向浪漫主義發展了。理想化的男體是來自古希臘的靈感,而月光、神秘兮兮、夢幻氣氛則都是浪漫主義情調。在希臘神話中,恩底彌翁是凡人中最標緻的小夥兒,他正以“烤肉絲”的形式睡在一棵樹下。因為冒犯了宙斯的太太赫拉,恩底彌翁被赫拉罰在這裡睡三十年覺,但是這三十年裡他保持青春不長歲數。月亮女神塞勒涅禁不住如此美男的吸引,便趁夜深沉的時候來窺窺。塞勒涅就是羅馬神話中的狄安娜,因為這個塞勒涅是月亮女神,她來的時候就化成了一束月光,照射在恩底彌翁的臉上,當然還有身上。西風之神澤菲羅斯為了讓月光輕易照射過去,就輕輕撥開擋亮的樹枝。這幅畫裡既沒有英雄也沒有寓言,就是一幅純美術畫。恩底彌翁的身形瘦長,姿勢讓人想起巴洛克風格。這幅畫裡的光線和過去的傳統大不一樣,樹影婆娑中的一束藍色調冷光,照在恩底彌翁身上的效果反映出特里奧松對光影的口味,月光下的肌膚沐浴在一片蒸汽中,就像達·芬奇的朦朧畫似的。這種奇異的效果就是後來的浪漫主義情調,浪漫主義經常就是這種從左上角射向右下角的點光源效果,德拉克洛瓦就擅長此道。特里奧松當年正在羅馬的法蘭西科學院學習繪畫,按照規定,他每年必須要交一幅畫作為作業送到在巴黎的皇家美術學院,這是他當年交的作業,後來在1793年的沙龍展出。

再看下一幅。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十七:盧浮宮驚鴻一瞥

要不是左下角的那片黑色,要是右上角的天再藍一點,我就要說這一定是布歇了,其實它還是特里奧松。這幅畫叫《皮格馬利翁和伽拉泰亞(Pygmalion and Galatea)》,特里奧松作於1819年。皮格馬利翁是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敘事詩《變形記》裡的塞浦路斯國王,這個國王善雕刻,他不喜歡本地女子,可是塞浦路斯那個小島上又看不見外國女子,他就乾脆單身了。這個國王有一手雕刻的好技藝,他就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女像,詩裡沒說大象是怎麼上的島。反正皮格馬利翁把他心裡念想的完美女子形象都雕刻到這座象牙像上了,並且給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伽拉泰亞。從此,皮格馬利翁就把雕像伽拉泰亞當成了自己的戀人,給她買花裙子,給她戴金溜子和項鍊,每天給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還對她傾訴衷腸。這一切就打動了愛神維納斯,她便賜予這尊雕像生命,讓他們結為夫妻。這幅畫描述的是皮格馬利翁不斷撫摸伽拉泰亞,突然發現她的臉紅潤起來,逐漸身上也從象牙白變紅潤起來,伽拉泰亞就這樣活了起來。這個故事說明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中國古話叫“有志者事竟成”。英國作家蕭伯納曾經把這個故事寫成一部喜劇,中文翻譯為《賣花女》。再後來有多事的好萊塢人把這部劇拍成了電影,叫《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裡面的美女是赫本去的。

盧浮宮裡面真是人山人海,好在我們有一位領航員帶著,在短時間內看到了不少精華。盧浮宮的二十四件鎮館之寶(Masterpieces)我們看到了六個:古希臘雕塑《米洛的維納斯》和《薩莫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委羅內塞的《迦拿的婚禮》、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路易·大衛的《拿破崙一世加冕禮》和安格爾的《大宮女》。因為裡面太紛雜,有幾件鎮館之寶是走過路過最終錯過:提香的《照鏡子的女人》和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被縛的奴隸》。我在法國館沒有看到德拉克羅瓦的畫,解說員說剛好送外展了,所以沒有看到那幅《6月28日,自由引導人民》,也沒有特意去看那位香豔的布歇。法國印象派在單獨的一個展館,沒有去。威尼斯風景畫都沒有看見,也在一個單獨的展館。特別遺憾的是在意大利館裡沒有看到拉斐爾的作品,其實意大利館有好幾個房間,我們只看了其中一小部分。這個盧浮宮非常值得花一週時間仔細地看,以後要好好策劃一下,安排一個巴黎十日遊。現在只能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盧浮宮。


(修訂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