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要学习十年语文,语文到底是什么

基础教育要学习十年语文,语文到底是什么

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高考,花的时间最多,下的功夫最大的一门学科是语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呢?

《辞海》里没有语文这个义项,《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言和文字”。这显然不是从基础教育学科这个角度来解释的。在别的材料中,又有人将语文解释为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不明确,判断就不准确,盲目教学就不可避免了。那么,作为一门教育学科,怎样来定义语文呢?

基础教育要学习十年语文,语文到底是什么

我国在解放以前,语文这个学科在中学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小学叫国语,教的是白话文。现在台湾还是把语文叫做国文的。解放初期,时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的叶圣陶先生提出了将国文和国语合并,提出了使用“语文”这个新概念。1950年,由国家出版总署编写出版全国统一使用的中小学课本时,统一使用“语文”这一名称。叶老曾经说,:“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仁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所以,我极同意叶老“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来定义“语文”一词的说法。“语”,就是人们口头说话,是口头语。所以要学习语音知识,学习普通话。“文”,就是用文字来表达人们说话,是书面语。书面语比口头语严谨周密和规范,所以要学习文字词汇语法等知识。通过学习课文,训练阅读和理解别人的文章的能力。通过写作文,训练自己写文章的能力。

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概念,学习语文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知道学习语文该有哪些内容。

下一节就来谈谈语文学习的内容,你有兴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