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浅析阶层和家庭文化对底层阶级向上流动的影响

逢年过节,北上广的火车站、飞机场、地铁站总是人满为患。2306购票网站的服务器因承受不住那几天的高峰流量崩溃。一年几次的返乡大潮是黄牛党赚钱的好机会。返乡大军里的每个人面色匆忙,归心似箭,推着万向轮和拧着包包,穿上自己最得意的行头,荣归故里。之后,留下一座座空城,一片片寂静。

有些人可能是热门商圈的外卖员,只是城市的过客,经过几次来来回回,最后不会再会回来了。

有些可能是拿到城市户口的乡村大学生,打算工作并安居在城市,可能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然而,留下来的新移民对一座城市有多大的归属感呢?他们对城市上层阶级的文化会有多大程度的认同呢?他们在城市的新生活能否和城市主流生活文化融合?新移民的二代将来会生活在两种家庭文化之中吗?

《乡下人的悲歌》:浅析阶层和家庭文化对底层阶级向上流动的影响

《乡下人的悲歌》中,J.D.万斯真实地讲述并剖析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对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会带来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外祖母从山区向北迁居到市区,希望逃离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级,最终是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底层家族成功实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

为什么不是万斯父母那一代人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呢?

因为他的外祖父母、大姨妈、叔叔、姐姐,以及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要求,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离婚、自杀、争吵、家庭暴力、精神创伤等阶层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影响。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真诚而又有力地记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作者和他的家人共同经历了一个现实问题:阶层文化和家庭文化是如何对穷人造成影响?他认为一定是金钱以外的东西出了问题。

1

万斯的外公和外婆出身于山区两个以武力执行正义而闻名的大家族。两人因未婚早孕,不得不另谋生路。所以,他们决定到米德尔敦新工业发展区耕耘新生活。

米德尔敦有很多像外公外婆这种来自山区的新移民家庭,外公和外婆只是搬到了陌生的地方,所居住的社区还是熟悉的乡巴佬圈子。而且,外公外婆受制于家乡人的偏见“自我膨胀得连裤衩也穿不下”,频繁地往返于城乡之间那条著名的拥挤的“乡巴佬公路”。

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和当地土著一样,居住在现代化的大房子里,但生活方式和习性却显得格格不入。在当地土著眼里,这些乡巴佬家里的孩子众多,时常有各路亲戚留宿。当地政府还得处理土著与在后院养鸡杀鸡的乡巴佬之间的邻里纠纷。

有一次,万斯的舅舅一个人在商业娱乐中心逛玩具,被服务员勒令放下手中的玩具。万斯的外公和外婆恶狠狠地冲进店里,用拳脚暴打了那位无礼的服务员,并毫无顾忌地砸乱了那间店铺。外公给店员留下了一句“下次这样的话一定会杀了你”,便痛快离开了。

在米德尔敦的饭店就餐,万斯的外婆会被店员要求小声讲话以及注意脏话,她时常感到被压抑和不舒服。而在家乡,外婆可以大声地点餐“他妈的快点”,并不会被人当作刻薄的老泼妇。

年轻的外公外婆大抵是秉承着一种乡下人的文化思想生活在新城市。外婆是全职家庭主妇,负责照顾孩子和家务,外公是零件工厂的一名车间工人。他们怀着对美国梦的虔诚,勤奋地工作,换取到富裕的物质生活。

《乡下人的悲歌》:浅析阶层和家庭文化对底层阶级向上流动的影响

2

然而,这种和睦的生活很快被外公和外婆自身的文化认知隔阂所打破。

在万斯的姨妈出生后,万斯的外公突然间不再温和。虽然万斯的舅舅认为他们家当时过的是中产阶级生活,但外公的行为却与社会对一位中产阶级父亲的期望相差甚远。外公酗酒成为常态,外婆则一度封闭自己,离外界越来越远,被邻居家的孩子们称为“邪恶的巫婆”。

中年的外公展现出乡下男人特有的劣根性,整天在外喝酒玩乐,糊弄老婆,经常花钱捣鼓新汽车。外婆以乡下人固有的方式——暗战和暴力应对婚姻和家庭的矛盾,停止料理家务,家里一团麻。

当万斯的姨妈11岁的时候,外婆在深夜拿花瓶砸到外公头破血流。外婆甚至愤怒到往外公头上淋汽油,点火烧伤外公。外婆和外公争吵最激烈的时候,外公不小心给了万斯的姨妈重重的一拳。外婆为了瞒着住在外面偶尔回家看看的舅舅,却让万斯的姨妈躲起来不露面。

尽管外公和外婆的婚姻长期处于冲突不断的状态,但他们对三个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种盲目乐观的态度。外公和外婆认为他们的孩子正在接受的是现代化高中教育,肯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和人际关系。

直到他们寄予在下一代身上的美国梦被打破。万斯的舅舅当时为了逃离家庭,高中毕业后,立即选择了一份工厂工人的全职工作。万斯的姨妈高二和男朋友偷吃迷幻药,高中退学,16岁结婚,被丈夫虐待。万斯的母亲则18岁怀孕结婚,不到一年离婚成为单亲妈妈。

外公和外婆这才是意识到家庭的不安对孩子们的影响,终于一起回归生活的正轨。他们逐渐和好,一起修复曾经的伤害:帮助万斯的姨妈从争吵的婚姻中脱身,借钱给万斯的母亲、帮万斯的母亲看孩子、支持万斯的母亲戒毒康复、提供住所、支付护士学校学费。

很不幸的是,万斯的母亲最终还是成为了家族里的输家。万斯的母亲一生都在挣扎:反反复复的毒瘾、数不清的前任、无度的消费、永无休止的家庭暴力与自杀。万斯的母亲的生活如同外公外婆所出身的山区里绝望的底层人民一样堕落。

万斯的舅舅和姨妈则重建新家庭新工作,并踏上正常的生活。

《乡下人的悲歌》:浅析阶层和家庭文化对底层阶级向上流动的影响

3

受阶层文化和家庭文化的限制,年轻的外公和外婆没能把爱和稳定给予万斯的母辈代。在老年时期,他们尽心尽力在填补孙辈万斯和他姐姐成长之中父亲母亲两个角色的空白。

最主要的是,他们处理矛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乡下人那种一秒钟从心平气和切换到杀人的行为模式。

曾经频频家暴的外公,后来对万斯说:“对于一个男人的评价要看他怎么对待自己家里的女人。”

曾经兴奋地教万斯如何通过臀部打架成为一名打架高手的外婆,后来以相反的方式教育万斯:“你不能打架,除非是万不得已。”

外公更是教会万斯如何射击,万斯的射击成绩排名前几名。外公每天在家和万斯一起练习数学运算题,并教会万斯“知识的缺少和智力的低下并不是一回事”的道理。

外公还时常向万斯灌输一些积极向上的社会观念:“你们这一代人将来得靠自己的脑子吃饭,而不是靠双手”“体力劳动固然是光荣的,但那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工作,你们这一代人需要做些不同事情”“你要成为的是工程师,而不是工人”。

外公去世后,万斯家族的生活又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为了不给年迈的外婆增加负担,万斯和姐姐独立地过了一年多没有规律的高中生活。当生活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时候,外婆决定和万斯一起生活。疲惫的外婆给了万斯一个充满爱和稳定的家,万斯感受到梦寐以求的那份安宁。

《乡下人的悲歌》里万斯以慈爱来形容晚年的外婆,可是光有慈爱成就不了后来的万斯。外婆的伟大在于,她吸取了之前混乱的家庭文化和非理性的阶层文化带来的教训。在万斯高中后两年,外婆非常专注于万斯的个人学习和成长。

即使家庭经济困难,外婆依然坚持给万斯买了一部昂贵的电子计算器。这件事对万斯来说,是一堂重要的价值观课。当万斯对打高尔夫球这项运动感兴趣,外婆会打电话向万斯的舅舅求取一支普通的高尔夫球杆,万斯的舅舅寄给他们一支精美的马基高高尔夫球杆。当万斯回家告诉外婆,他在高尔夫球场被人嘲笑球鞋不合时宜,两人只是戏谑而过。

外婆还建议万斯去找份兼职工作,告诉他是时候体会赚钱的辛苦,并学会看待社会。

当万斯找外婆讨论自己在便利店做兼职收银员的社会见闻:一位福利女王先用食品券买汽水,再低价卖出变现,然后购买较贵的烟酒和手机。万斯感到困惑,为什么许多一生劳作的人只能勉强度日。外婆直白地教导万斯:“有工作的穷人和没工作的穷人的区别,只在于后者懒。”

当万斯矫情地不愿上班,想留在家里和姐姐的孩子玩耍。外婆睿智地提醒万斯:“如果你想周末与自己家人一起度过,你得去上大学,然后找一份能够支持这种生活的工作。”万斯高中时期所交的朋友都是一些上进心强的朋友,他和他的朋友都考上了州立大学。这大概也得益于外婆曾放下狠话“如果让我看到你和那个坏孩子在一起,我一定让那个人消失”。

晚年的外婆像是在新旧文化之间找到了平衡,原来是粗暴刻薄,后来是犀利笃定。作为见证者,万斯也跟着开挂。

处于青春迷茫期的万斯,因为没有准备好上州立大学而犹豫不决,万斯舅舅家的表姐向他提供了一次重要的人生指导:建议他先参加海军陆战队,学会领导力和自律。这是万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海军陆战队的经历教会他自信与希望,使他敢于迎接挑战,懂得全力以赴的生活哲学。万斯成为了一个健康理性的成年人,从被保护者变为保护者。他明确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过什么样的生活。

《乡下人的悲歌》:浅析阶层和家庭文化对底层阶级向上流动的影响

后来的万斯,通过一天只睡四小时式地努力,提前一年从州立大学毕业。之后,他被耶鲁大学法学院录取,毕业后成为一名精英职业人士,拥有健康和谐的家庭以及良好的社会人脉资源。

4

我们的生活,无论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和家庭背景以及父母没教好造成的。

在年轻的时候,万斯的外婆外公没能意识到阶层之间最大的鸿沟在于文化和教育,他们被古旧的家庭文化所束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找不到新旧文化之间的平衡,结果没能及时适应新的阶层文化,后果是耽误了万斯母亲辈那一代人。

工业化移民只是让类似外婆外公那样的乡下人从一个地方搬到了另一个地方。作为新移民,他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是和山区里绝望的底层阶级一样,陷入了非理性的家庭生活和消费主义沼泽之中,关于储蓄、健康、运动、教育等长远规划全无。

当美国的经济重心从北向南迁移,这些新移民的工人阶级被动返贫。他们甘愿拿着救济金生活,因为仅凭此就能获得比辛苦劳作的人更优越的生活。政府一系列和善的福利政策加剧了白人工人阶级的溃败,大部分“乡下人”不再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万斯的母辈们正是在一种消极、悲观、避世的社区文化压力下成长,带着精神创伤艰难地生活。

《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万斯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至少他出身在一个有爱有忠诚有美国梦的乡下家族。在那段耶鲁大学求学经历中,万斯受到一种强烈的思想文化冲击。精英人士思考求职就业和人生方向的方式以及运作社会资产的力量让他大开眼界,也遇到了一个帮助他战胜性格缺陷和情感心魔的妻子。这与万斯的母亲在那个社区无法找到一个合格的伴侣,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万斯的外婆懂得把自己对孩童的满腔热情化作成为一名儿童福利律师的志向,不至于人到中年与城市阶层的生活文化产生隔离。

如果万斯的外婆和外公作为新移民,能够及早抓住机会向周边的阶层文化学习,健全他们的家庭文化,那么万斯的母辈们将是别样的成长经历。

如今国内正处于城市化移民大潮之中,每位新移民都竭力使自己拥有一所漂亮宽大的现代化房子。可它只能代表物质经济的暂时性充裕,阶层和家庭文化的落后可以导致一个家庭的溃败,也加大了底层阶级向上流动的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