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喜鵲”,搭建校地合作“連心橋”

當好“喜鵲”,搭建校地合作“連心橋”

“剛解決了招工難問題,這又給我們帶來了合作協議,古語說喜鵲叫、喜事到,依我看,工作組來了,我們的好事就到了……”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轟高興地說。

4月1日,在省派魯東大學“四進”工作組的“牽線搭橋”下,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與魯東大學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涉及科技創新、協同育人、資源共享、學科共建等4方面內容、14條具體措施,雙方就水產養殖、造船海工等方面開展聯合研發、項目攻關、深度合作達成共識。蓬萊市委書記韓耀東出席簽約會議,並表示此次簽約是“四進”攻堅行動結出的碩果,蓬萊市委市政府將積極創造條件、提供環境,與魯東大學在教學科研基地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習就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維度合作,共同打造新舊動能轉換校地企合作的齊魯樣板。

“工作組要主動對接企業發展需求,及時跟進合作項目協調服務,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真正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魯東大學黨委書記徐東昇表示。

当好“喜鹊”,搭建校地合作“连心桥”

工作組進駐蓬萊以來,先後8次到京魯船業調研,瞭解到“企業技術工人緊缺、嚴重影響訂單完成”情況後,第一時間與煙臺市教育局、煙臺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及各駐煙高校等10多家單位取得聯繫,通過多個平臺廣泛發佈招工信息,為企業新招員工258人,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缺口。“5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們的背後是學校,我們還有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只有像喜鵲一樣,搭起更多合作橋樑,幫扶才會更有力度、更有實效。”工作組組長張景瑞表示。

在農村,瞭解到疫情期間村民文化生活單一匱乏問題,工作組成員、魯東大學圖書館館長劉樹華主動提出向欒家口村捐贈200本科普圖書,並通過微信成立村民讀書會,分享讀書心得,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群眾一致好評;在社區,為助力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積極協調校法學院教授王景遷來蓬,為11個城市社區100多名工作人員,作題為“黨建引領四社聯動破解社區治理難題”的專題報告;在項目現場,工作組調研發現軍民通用深遠海保障基地項目在不可抗力舉證方面存在困難,及時協調校法學院相關負責人,為企業提供專業法律服務……

“工作組進駐以來,不僅到一線察實情、出實招,更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為當地農村、社區、企業、項目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蓬萊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到。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張越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