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发展两栖攻击舰的一些思考

对我国发展两栖攻击舰的一些思考

在我国海军舰种当中,迄今仍缺少一个舰种,即两栖攻击舰。美国从1959年就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两栖攻击舰“硫黄岛”号,并于1960年9月下水,1961年8月服役;中国在此领域整整缺席了60年。我国第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虽于2019年9月25日下水,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服役。一旦入役,它就将弥补中国海军舰艇中最后一种重要舰种的缺失,也更进一步完善了海上作战能力的组成与提升。我国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及其即将投入运用,符合与满足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海军为了更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及海上作战任务的需要:

一是中国的两栖攻击舰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周边海上方向岛礁攻防作战,即两栖登陆作战的需要,包括南海、台海等岛礁攻防作战任务的需要。为此,该级舰上搭载有型号齐全的直升机,包括运输直升机、反潜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等型号,以及两栖突击车及大批全副武装陆战队员,能完成垂直与平面登陆的立体作战需要。

对我国发展两栖攻击舰的一些思考

建造中的075型两栖攻击舰

二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海军各种作战平台与武器装备也成体系、大批量、快节奏入役,战斗力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均有了大幅、明显的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武器装备领域及某些系统方面,我还存在着某些短板与不足,例如我海军在一段时间内还无法装备类似美国F-35B那样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舰载机,这样要想夺取一定空域制空、制海权;特别是如果无航母参与,我将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且在对地对舰、对敌滩头阵地实施压制与打击时,其打击压制力度往往不够。但是,如前所述,未来中国海军更多地是在我国中近海海域实施作战行动;鉴此一方面我可依仗航空母舰来夺取制空制海权,来完成压制与打击任务,另一方面,我可以借助日渐强大的岸基力量,如岸基航空兵、火箭军等兵力兵器,对我两栖攻击舰等予以增强或弥补。当然,从长远来看,中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还是需要自己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舰载机,唯此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

三是两栖攻击舰应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们先期已发展了071型船坞登陆舰,但该型舰吨位略显小(约2万吨左右),且其主要以以水面突击为主。与之相反,两栖攻击舰以搭载垂直突击作战为主,水面突击为辅;不仅投送力度加快,而且打击力度加大。近些年来,我国在建造与试验大型战舰上取得不小的成绩,最突出的是我国现如今已有两艘航空母舰相继入役,且第一艘航母距今服役时间已接近8年,各方面均有了相当的经验(当然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无疑,这些经验对于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同时必须看到:两栖攻击舰的建造、试验和今后的运用,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这种舰的发展也面临着复杂“巨系统”制约,舰上也包括有几个大系统、几十个中系统、几百个小系统;况且舰上最多可搭载30架各型直升机。因此,两栖攻击舰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普通、单一功能的大舰。实际上,它与航母有些类似之处,只不过是大型战舰与大批直升机的有效结合,也需要综合统筹与发展,也要有良好的适配性。

四是正因为两栖攻击舰系统众多、设备庞杂,且舰机结合,编制的人员众多等,所以无论在其设计、建造、试验、维护、保养,以及将来的投入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律、规范条例来实施、来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只要在材料、工艺水平、人员素质、精心程度、经费使用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哪怕是蛛丝马迹的小问题、小弊端等都有可能引起较大事故或问题的发生。我国两艘航空母舰在设计、建造、舾装、试验、服役与维修保养中,做到了完美无缺、无大纰漏,正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可能造成失误的蛛丝马迹。当然,事物出现问题也是难免的。但一旦出现问题和事故,要及时更正、立即改进,同时要查找源头、发现症结,并做到举一反三,坚决杜绝类似或更大的问题和事故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