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戰”45天,稅警“閃擊”虛開網

違法分子網羅人員、註冊收購大批“工具企業”,跨省作案,大肆虛開。但肆無忌憚的違法團伙沒有想到,覆滅的日子來得如此之快……


“暗戰”45天,稅警“閃擊”虛開網

製圖:徐燕青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但每當回想起“11·19”虛開團伙大案偵辦時那緊張忙碌、驚心動魄的45天,山東省濟寧市稅警專案組的辦案人員依然心潮難平。

  

  ——僅用45天,辦案人員就破獲了這起團伙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共搗毀4個犯罪團伙,抓獲16名犯罪嫌疑人,查處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企業160戶。在違法窩點,辦案人員現場查獲營業執照70餘份,金稅盤500餘個,公章560餘個,身份證60餘個,空白增值稅專用發票1.8萬餘份,手機50餘部,電腦20餘臺,打印機10餘臺,初步計算案件涉案金額價稅合計達16億元。

  

  目前,該案件近40名涉案人員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另有20人被取保候審,其中15人已被司法部門依法起訴。


齊魯大地 戊戌年末現大案    

  2018年11月15日,凌晨5時,兩輛轎車如離弦之箭一般急馳出濟寧市,奔向省城濟南……上午9時,山東省公安廳名為“鷹擊3號”的虛開違法案情部署會議如期召開。  

  會議主持人向在座的公安、稅務等部門骨幹人員表示,四部委打虛打騙領導小組通過對全國稅務機關申報數據、發票數據、稅務登記狀態等信息進行仔細篩查和分析,從中發現並鎖定了若干虛開團伙的違法行跡。  

  其中,山東省的一個違法團伙涉嫌暴力虛開違法,涉及企業85戶,涉案金額4.4億多元。涉案地區涉及濟寧市、濟南市、臨沂市、濰坊市、上海、安徽、河北四省13地市的22個區縣。從線索信息來看,其中濟寧市涉案企業最多,共有24戶,涉案金額9600萬元,山東省公安廳等四部門決定,此案由交由濟寧市公安局、國家稅務總局濟寧市稅務局聯合進行查處。 

  案情就是命令。接到線索後,濟寧市公安局和稅務機關抽調人員迅速組成專案組。面對案件涉案企業戶數較多、違法人員結成團伙作案的特點,專案組決定創新案件查處方法,打一場有準備的硬仗——以信息為抓手,使用大數據技術,以發票為線索,以人員為重點、以資金為脈絡,追蹤違法人員行跡,一張大網正悄然張開……


條分縷析 尋蛛絲找馬跡

  

  辦案人員分析企業稅務登記信息資料發現:24戶涉案疑點企業成立於2017年2月~2018年9月,都是新辦企業,其中16戶企業已轉為非正常企業。  

  從這些企業所在行業來看,除有6戶是木材加工行業外,其他行業沒有明顯規律。但企業人員交叉任職情況突出:其中有9戶涉案企業的財務負責人是李某,其還兼任5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7戶涉案企業的財務負責人是馬某。至此,涉案人員李某和馬某進入專案組人員視線。但是辦案人員瞭解李某和馬某的情況後,發現這兩個人均是會計代理記賬公司的代理記賬會計。代賬會計代理多家企業的賬務工作也無不妥,但是,為什麼這兩人代賬的公司有這麼多非正常戶? 

  帶著這個疑問,專案組調取了24戶涉案企業發票數據,併到相關銀行調取了涉案企業的銀行賬戶流水數據,隨後將發票信息及銀行流水信息進行了比對分析,發現疑點企業中有15戶企業有明顯的資金迴流現象:其中6戶企業收到資金後,通過李某的個人賬戶迴流到下游企業;5戶企業的資金通過馬某的個人賬戶迴流到下游企業。此外,辦案人員發現,還有6戶疑點企業稅務登記提供的銀行賬戶信息為虛假信息。

  調查發現的這些情況,表明李某和馬某兩個人在涉案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扮演的可能並不僅僅是代理記賬會計這一個角色。

  在對24戶企業申報數據信息分析的過程中,辦案人員發現,有3戶疑點企業通過在申報表中填報虛假信息的方式,虛假申報;有6戶企業實際已全部將申領的發票對外頂額開具,但是並沒有進行納稅申報,而是在開票後直接走逃——這兩種行為方式,是暴力虛開違法的典型特徵。

  2018年11月19日,綜合前期調查結果,專案組先期鎖定了李某和馬某兩個案件嫌疑人。專案組將案件命名為“11·19”專案。


信息導航 違法團伙“出水”

  為了掌握更多違法證據,讓違法人員一一顯形,將虛開團伙一網打盡,專案組決定進一步擴展案源。 

  稅務機關與公安機關分別利用自身的技術和專業優勢,兵分兩路對案件線索和案源進行擴圍。

  稅務機關以金稅三期系統、防偽稅控系統、稅務發票稽核管理系統和電子抵賬系統為依託,以涉案企業的登記信息、開票信息為基礎,將涉案企業上下游企業、關聯新辦企業,以及已轉為非正常狀態的木材加工等涉案企業全部納入核查範圍,以查找、識別出虛開團伙的更多虛開“平臺企業”。

  對於非濟寧市本地的企業發票明細等涉稅數據,專案組多次提請省級稅務部門予以技術支持。在獲取大量數據信息的基礎上,專案組建立了包含嫌疑人身份信息、申報數據、發票流向、資金流向等核心數據信息的案件綜合信息數據庫,並通過對數據庫中數據的交叉比對和分析研判,將核查範圍擴展到160戶企業。

  公安機關通過稅務機關提供的涉嫌企業名稱及企業銀行賬戶,核查企業銀行開戶情況,並以此為線索,及時採取偵查、監控措施,掌握了涉嫌虛開團伙大量涉案通信證據。

  在此基礎上,專案組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綜合各類調查信息,結合涉案企業的發票信息和資金交易信息,逐漸鎖定了涉案人員李某的上、下游人員吳某、王某、毛某等人,以及涉案人員馬某的上、下游人員張某、董某、董某某和陳某等人。至此,虛開團伙的組織架構和基本人員已浮出水面。


雷霆出擊 端窩點除毒瘤  

  2018年12月15日夜,濟寧大雪紛飛。 

  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辦案人員昂揚的鬥志。稅警聯絡辦公室的燈光徹夜不熄,映照著窗外飄舞的雪花。 

  案情逐漸明朗。下一步如何才能實現順利收網,精準搗毀違法窩點,一舉摧毀犯罪團伙? 

  根據案件特點,專案組提出了根據涉案企業涉稅信息收網的設想。在對涉案企業開具發票的特點進行分析後,辦案人員選取了80戶涉案企業。綜合運用公安部門技偵、網偵等技術,經過監控,專案組最後鎖定了虛開窩點。

  歷經45天的奮戰,“11·19” 專案最終迎來了全面收網的時刻!

  2019年1月15日凌晨,濟寧市公安局集合經偵、技偵、刑偵等部門以及當地派出所共60餘名幹警,與濟寧市稅務局9名人員組成聯合收網組,對案件主要涉案團伙人員進行抓捕。與此同時,在濟南市同步開展收網行動,對主要涉案人員毛某進行抓捕。由於部署周密,16名進入專案組視線的團伙核心涉案人員,在行動中無一漏網。

  在隨後的訊問中,面對專案組出示的大量證據資料,案件的幾個核心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了其虛開發票的違法事實。

  根據實際掌握的情況及違法團伙組織架構關係,專案組將涉案人員分為四個虛開團伙,分別為:李某犯罪團伙、馬某犯罪團伙、董某犯罪團伙和董某某犯罪團伙。四個犯罪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以虛假註冊或收購的方式網羅160家企業,夥同中間人李某、吳某、毛某和陳某等人,在沒有真實交易的情況下,非法購買發票虛抵進項,同時以收取開票費的方式對外虛開銷項發票,涉案價稅合計16億元。

  

  時值農曆臘月十六,春節即將來臨,濟寧市充滿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專案組經過連續幾天的突擊訊問,已非常疲憊。但為了鞏固辦案成果,將案件辦成鐵案,他們顧不上休息,又踏上了外出協查、取證的征程。30名辦案人員分7個小組奔赴江蘇、上海、合肥、唐山等地對涉案企業的部分上、下游企業及有關人員實施外調。在全體辦案人員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春節後,涉案違法團伙的主要核心人員被檢察機關全部予以批捕。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隨著案件的成功告破,等待涉案違法人員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