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志中心研學探尋:新中國第一枚鐵路建設郵票原型取景地 ——銅罐驛煤窯橋

九龍坡區志中心研學探尋:新中國第一枚鐵路建設郵票原型取景地 ——銅罐驛煤窯橋

九龍坡區志中心研學探尋:新中國第一枚鐵路建設郵票原型取景地 ——銅罐驛煤窯橋

15826166697

九龍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諮詢熱線

023-89123801 023-68058242

九龍坡區政府衛生服務熱線電話

銅罐驛,黃金堡,湯家沱,沿著長江堤水工程一級泵站旁的林蔭小道,一路向東,行徑在曾經鋪設過鐵軌的小路上,一側綠樹成蔭,一側可臨江遠眺。

九龙坡区志中心研学探寻:新中国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原型取景地 ——铜罐驿煤窑桥

長江堤水工程一級泵站。肖雨 攝

4月7日,區地方誌編纂中心組織市區文史專家開展“走九龍古道·探方誌遺存”研學活動,尋找1952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三週年之際,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郵政總局發行的一套4枚的“偉大的祖國——建設(第二組)”特種郵票中關於“成渝鐵路”原型取景地——煤窯橋。

貓兒峽臨江山間

“我們腳下有座鐵路橋,從左側可以看見橋墩。”穿過湯家沱隧道,步行約500米,區文化館黨委書記唐國慶向大家提醒到。

跟著指引,大家紛紛來到道路的左側,可以看見沿山而建的鐵路橋呈東西走向,為實腹式橋,墩臺為石砌,橋面橋墩均為條石砌築。

如今行走在“橋上”,只會認為它就是一條長滿青草的鄉間小道,看不出半點“石質橋面”的痕跡。

“這些石頭都是就地取材建造,不僅經久耐用,並且節省了許多水泥。”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吳元兵一邊查詢手機中的資料,一邊介紹:我們現所在長江北岸貓兒峽臨江山間,根據記錄這座鐵路橋應該就是郵票上的煤窯橋。

為了確定判斷無誤,研學隊升空無人機以航拍的方式,對橋的全貌進行了拍攝,再與郵票電子版對比顯示,重慶“煤窯橋”的地貌景物與“成渝鐵路”郵票圖案相吻合,確認了“成渝鐵路”郵票上的“煤窯橋”就是重慶的“煤窯橋”。

九龙坡区志中心研学探寻:新中国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原型取景地 ——铜罐驿煤窑桥

煤窯橋的郵票。何向東 攝

九龙坡区志中心研学探寻:新中国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原型取景地 ——铜罐驿煤窑桥

長江北岸貓兒峽臨江山間鐵路橋 。何向東 攝

“就是這裡!”唐國慶頗為激動:郵票中背景山勢、橋洞造型都一樣,可以肯定就是這裡!

依山而建氣勢巍峨

據瞭解,煤窯橋始建於1938年,1941年後全線停工,1950年續建,因附近原有白塔煤場而得名。拱券為分節並列縱聯,12個孔13個橋墩,每跨5米,連同橋頭擋土牆通長約2千米,橋面寬5.4米,高15-25米不等。

九龙坡区志中心研学探寻:新中国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原型取景地 ——铜罐驿煤窑桥

煤窯橋橋墩。肖雨 攝

依山而建,遠望氣勢巍峨。由於上世紀80年代煤窯橋北邊拓通了一條鐵路隧道,穿梭在成渝鐵路間的火車就改道不再走煤窯橋了。

在總長度505千米的成渝鐵路間,煤窯橋僅僅是400餘座大大小小鐵路橋之一。其為何能成為郵電部發行的郵票原型?

研學隊認為,成渝鐵路作為新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取景煤窯橋第一次登上國家郵票,不僅因其恢弘的氣勢,還有其本身的文化沉澱。

蘇東坡到此留“岷江一束”

原來,與煤窯橋相距不到1公里處的貓兒峽王爺廟外的臨江石壁上,有“岷江一束”石刻。

九龙坡区志中心研学探寻:新中国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原型取景地 ——铜罐驿煤窑桥

臨江石壁上有“岷江”兩字 。肖雨 攝

相傳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經遊玩到此,見滾滾江水在此被收成窄窄的一束,於是棄舟登岸,在此寫下“岷江一束”四字,廟中和尚將其鐫刻在廟外石壁上。

“字跡半米見方,字跡風流俊雅,可惜因千年風雨浸蝕,至今只能見‘岷江’二字。”唐國慶遺憾地說。

吳元兵也找到相關資料:銅罐驛東約五里,便是貓兒峽。貓作峽為渝州三峽(另有銅鑼峽,明月峽)之第一峽,《巴縣誌》雲“……至銅罐驛下游,兩山壁立,約束江水流向貓兒峽,古大矛峽也。”

清張問陶曾也在詩中描繪這奇特風光:“石斕文章出,橫空半壁蹲,山容留禹鑿,峽意信夔門,洞雜精靈守,林荒虎豹尊,人煙可斷續,一犬吠雲根。”

又云:“小艇衝波出,殘僧橫索錢,地貧天亦棄,山穢佛堪憐,石氣灰釘積,泉痕屋露懸,只疑幽谷底,爪髮結枯禪。”

創下兩個“第一”

記者查詢相關報道獲悉,這張郵票屬於雕刻版郵票,長45毫米,寬19.5毫米,原畫稿由新中國第一位郵票設計家、中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孫傳哲設計,郵電部郵電總局雕刻師孔紹惠負責雕刻,上海大業印刷公司印刷。

1952年10月1日,為紀念新中國成立三週年,郵電部發行了特5《偉大的祖國》(第二組)郵票,全套共4枚,其中4-2為“成渝鐵路”,圖案上的橋就是原四川巴縣(現我區銅罐驛鎮)境內重慶巴南(原巴縣)的煤窯橋。

這座橋位於成渝鐵路石場車站到銅罐驛的中段,距菜園壩火車站36公里。

九龙坡区志中心研学探寻:新中国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原型取景地 ——铜罐驿煤窑桥

煤窯橋的郵票。何向東 攝

郵票上,一輛蒸汽式火車冒著白色煙霧,正從橋上飛馳而過,面值為800元舊幣。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後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這枚郵票也創下了兩個“第一”:新中國第一枚鐵路建設郵票,同時是第一枚重慶題材的郵票,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由於煤窯橋地處高山陡坡,彎道多,不利火車安全高速行駛。所以33年前便光榮“退休”——1987年,成渝鐵路實現電氣化改造,運輸能力增加一倍;打通湯家坨隧道,火車改道行駛。

如今,火車從煤窯橋呼嘯而過的場景,成為追憶,我們只能通過這枚68年前發行的郵票去回想了。

@同學們,久等了!我市中小學開學時間公佈

陶家隧道項目啟動招標 年內開工成定局

微紀錄|只有真實故事,沒有任何演員

記者:肖雨

校對:丁妮

審核:龔玲

終審:劉佳

九龙坡区志中心研学探寻:新中国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原型取景地 ——铜罐驿煤窑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