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攢錢,花了它你賺得更多!

別攢錢,花了它你賺得更多!

生活的規律來源於實踐,若想猜測十年後的場景,我們需要首先回顧,已經過去的四十年。

最近四十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四十年前我還沒有上小學,記憶中家裡出了床,一張桌子,一個五斗櫥,也就沒有什麼了,那個五斗櫥,還是我父親自己親手打的。

那個時代吃不飽飯,最盼望的就是過年,無論有沒有新衣服穿,但不僅可以吃飽,還可以吃到肉。

豬肉,那個時代什麼肉最好最值錢,是肥肉,越肥的肉越值錢!

第一,78年的時候,你能猜到88年什麼東西最不值錢?

若說值錢的東西,古董,像章,郵票,小人書。

假如有人在78年時,花錢買下上述幾樣東西,等到10年之後,你就發財了!

但要說什麼東西變得不值錢,其一是“錢”,因為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足27元,但這個數字到了1988年,變成了132,足足漲了5倍。

也就是說,你在1978年把100元錢藏在抽屜裡,等到1988年拿出來,相當於只剩下25元。

類似的還有各種生活用品,比如縫紉機,自行車等等,但這些東西的貶值速度,距離“錢”本身的貶值速度,還是慢了一點。

【結論:1978年時,未來10年最不值錢的是“錢”。】

別攢錢,花了它你賺得更多!

第二,88年的時候,你能猜到98年什麼東西最不值錢?

那個10年裡,我們生活中最大的變化,是住房開始市場化,原先城裡人住的多是集體宿舍,在那時候開始變成了私有房屋。

假如那時候有人提前買了房子,到了1998年的時候,他就發財了!

比買房子更發財的是,買股票。

1990年底,上交所正式開業,半年後深交所開業,在隨後直到1996年股災,股市的瘋狂,足以讓每個進入股市的人,撈足了身價,只要你堅持持有任何一種股票。

但在那個10年裡,什麼東西變得最不值錢?

排在第一的依舊是“錢”!

1998年時,城鎮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653元,相比於1988年的數據,再次上漲近5倍,反過來說,假如你把錢藏起來,等於又虧了75%。

與前一個10年的情況類似,各種生活用品方面,除了能當作收藏品的東西,在1988年看起來再昂貴的東西,留到1998年,也就是個渣。

【結論:1988年時,未來10年最不值錢的還是“錢”。】

第三,98年的時候,你能猜到08年什麼東西最不值錢?

在這個十年裡,變得最值錢的東西,毫無疑問是房子,飛速飆升的房價,已經成為所有人的痛,在那個非常時期裡,炒房是最賺錢的生意。

有個笑話說,十年前你努力創辦一家公司,並且非常成功,但等到十年之後,你的公司給你帶來的財富,頂不上十年前,你碰巧買了一套房子!

再說什麼東西變得最不值錢,不要說了,又是“錢”!

2008年時的城鎮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暴增到1894元,是1998年的2.9倍,這個數字看起來不起眼,但實際帶來的效果,甚至比以前更大。

因為基數大了,從幾百元,變成幾千元了!

除了錢,變得不值錢的還有家用電器,手機,汽車等等,但這些東西已經成為消耗品,算不得數。

【結論:1998年時,未來10年最不值錢的又是“錢”。】

第四,2008年時,未來十年後最不值錢的東西,不用猜了。

現在還不可能有2018年的數據,但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3033元,是2008年的1.6倍,這些數據或許並不準確,但從數據的增漲幅度上,依舊可以看出規律。

增漲的倍數越來越慢,但增漲幅度卻越來越大。

這個十年裡,市場上“錢”的增加量,實際上被人為降低了。

另外考慮到,在已經過去的10年裡,國家對於樓市的調控,處於最嚴厲階段,這一因素在未來十年裡,有可能因為房地產稅的開徵,建設西部等等原因,逐漸放開。

於是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從未來十年裡,市場上“錢”的增加量,應當會加快,最起碼不會低於2008~2018年的水平,即,在2028年,城鎮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有望達到近5000元,是2018年的1.6倍。

簡單說在2018年,一個三口之家每月可以用出去近萬元,而到了2028年這個數字是15000元,全年一個家庭可以消費18萬元。

結束語: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十年之後,最不值錢的東西依舊是“錢”本身,沒有其他。年輕的時候賺到錢,不要有傳統的攢錢心理,但也不是要月光。大多數時候,是沒有找對用的地方。但如果真的有需要,大膽用吧

關注【短篇集】,分享每一個精彩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