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拖了一年多,我终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拖延心理学》,是重度拖延症患者无疑了。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以前一提起拖延症,我第一反应就是,拖延就是害怕失败啊,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会导致失败,更无法承担失败所带来的后果,于是自欺欺人的拖着不做。但是这本书却告诉我,拖延并不完全是因为害怕失败,也许是因为害怕成功

01

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一样的定义:有人认为有着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人认为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就是成功;有人认为人际关系好就是成功……

简言之,成功就是能够达到预期的状态,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达到了别人预期的状态,在他人眼里,你就是成功的;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状态,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就是成功的。

而那些恐惧成功的拖延症患者,就是在恐惧预期状态被实现的时刻。

这是为什么?

02

  • 拖延的人是自信的人

因为自信,他们相信自己只要做,就一定会完美的完成,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扬。

这意味着什么呢?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成功意味着如果未来失败了,就要面对别人的失望;意味着未来要更加努力,才能一直获得别人的认可。

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是长久的努力和付出,不可避免的会牺牲掉很多休息的时间,很多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时间,来学习、工作。

扎克伯格说:

成功就像一个电动扶梯,一旦你一脚踏上去,不到顶端你就找不到地方可以下去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成功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不知不觉中推着你前行,而你却找不到任何理由和方法,逃离这只手。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有一个在全公司进行PPT汇报的机会。那时的我刚刚入职,斗志满满,非常想通过这次的汇报,获得公司的认可。然而,却不知为何,明明知道汇报的重要性,我却始终拖拖拉拉,直到汇报的前一天才完成PPT的初版。

当然,那次的汇报失败了。奇怪的是,事后我并不觉得后悔遗憾,反而如释重负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那时不理解这种心态因何而来,现在想来,是因为害怕那次汇报成功后,领导会提高对我的期待,安排给我更多的工作,而我,怕自己应付不来那些未知的任务,于是索性就用拖延来造成汇报的失败,甚至都给自己的失败找好了借口,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拖延,要是再多点时间,我肯定能完成的很好。

所以你发现了吗,和直接恐惧失败的拖延者不同,恐惧成功的拖延者,是恐惧成功后所带来的失败,那是比现在直接面对失败,还要可怕的一件事。

  • 拖延的人都是善良的人

成功代表竞争,拖延症患者不会参与竞争,因为他们知道但凡竞争,总会有获胜者,也会有失败者。若是一不小心成为了那个获胜者,他们会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内疚不已。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考试得了一百分,可是当同学问起时,不会说考了满分,因为生怕别人考的不好,自己的分数会给别人带来压力。

工作后也有这样的情形,在大城市打拼的白领回老家后,家里亲戚问起工资多少,往往不会说真实的工资水平,报个在老家收入差不多的数字,他们怕自己的收入,给在小城里的亲戚,带来压力。

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看来的好消息,对别人而言,也许是一个坏消息。他们宁可祝贺别人的成功,也不愿让别人来羡慕自己。所以很多人选择不成功,是不想去伤害他人

  • 拖延的人是内向的人

拖延的人还有一个特质,内向,不想引人注目。而成功偏偏是要站在人前,站在聚光灯下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关注。别人的夸奖会给拖延的人带来压力,他们觉得被表扬是一件好事但却会浑身不自在,被批评虽然不开心,但内心安稳

为了追寻内心的安稳,这些人宁可在台下为他人鼓掌,也不敢上台站在聚光灯下,让别人为自己鼓掌。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你看,人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生物,一方面渴望成功,一方面又因为内心中无意识的恐惧,千方百计的给自己设限,阻止自己成功

03

那到底该如何摆脱这种心态呢?

  • 1、不要想太多。

基于以上分析你会发现,恐惧成功的拖延者,比恐惧失败的拖延者,想的多多了。恐惧失败的拖延者,只看到了未来的1,而恐惧成功的人,不仅看到了1,还看到了1之后的234。

顾城有首诗“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因为那些未来可能甚至都不存在的1234,放弃眼前的努力,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聪明人会盯着眼前的目标,一件一件的去完成,而不会考虑太多完成之后的事。

  • 2、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无声告白》里有句名言“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一直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意做完这件事后,别人如何看你,你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

papi酱曾说,人生排序第一位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其他人。要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么会照顾好其他人。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人有时候就要自私一点,要先关注自己的状态,不要把目光放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上。

成年人的世界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更无需对别人的态度负责。


  • 3、坦然接受他人的夸奖。

别人愿意夸奖你,说明你具备别人值得夸奖的优点。与其唯唯诺诺的担惊受怕,不如坦然接受,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就是这么优秀。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可能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

总是想做好万全准备之后才去成功,但是,没有人是在完全做好准备之后才开始追求成功的。永远做不好准备,永远开始不了,永远成功不了。

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跌宕起伏。要是这一生,因为没有做好准备,既没有获得过成功,也没有体会过失败,这样的人生,真的是太无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