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三原史称“甲邑”,古称“池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三原已有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也有很多历史名人。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之一。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每年八月十五、过年,城隍庙里都会有耍社火的习俗,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等等无一不展现着三原人民的热情,热闹的场景吸引无数人前来观看。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李靖故居位于三原县城北4公里处的鲁桥镇东里堡,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这里古色古香,宏伟壮观,是渭北驰名的古典园林。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看过《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周莹,天资聪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建起了陕西吴氏的“商业帝国”。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而历史上确有其人,周莹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她的娘家就是周家大院。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张艺谋导演的《活着》,陈道明主演的《桃花满天红》等都是在这取景拍摄。

三原除了有悠久的历史,其美食也是不容小觑。距西安一个小时的车程就能直达,小编怎么会落下它呢~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提起三原,必定要说一下“老黄家”。

泡泡油糕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泡泡油糕是三原县著名的小吃,外皮薄如纸,一戳就破。犹如轻纱织就,蝉翼作成。吃起来表皮松脆,底部绵软,渣渣入口油香四溢。

千层油饼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千层油饼,也有叫金钱油饼、金线油塔的,用筷子夹起来抖擞一下就是千丝万缕,吃的时候配上泡菜,口感软绵又带点韧劲,再喝碗豆浆,真是舒服~

疙瘩面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疙瘩面,一个碗里有三疙瘩面团,还有一大堆配料(臊子,辣椒油,酸汤三种配料外加一个空碗),当然吃法也很有讲究。

一面有三吃,口味各不同

第一吃:干拦臊子面

取另外一个空碗,放入一团面,再加入臊子和油泼辣子,拌匀就可以开吃啦!面条厚薄均匀,回味无穷。

第二吃:过桥面

另取一坨面,放入酸汤碗中,吃起来酸爽过瘾。

第三吃:辣臊子汤面

将碗中剩下的一团面放入剩下的一半臊子和油泼辣子,再倒入酸汤,混合好后连汤带面一起食用。臊子和酸汤完美融合,味道美不胜收。

窝窝面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这碗热乎乎的窝窝面心动了吗?烩上各种配菜,汤汁储藏在窝窝间,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窝窝面形似麻食,但又有区别。切成方丁以后,用筷子戳成一个一个的小窝,成为当地一种特色面食。

笼笼肉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笼笼肉,是三原独特的风味小吃。热气腾腾的蒸肉色泽红亮,咸辣鲜香。配上一片荷叶馍,米粉的软糯和肉完美结合,肥而不腻。

夜宵,必吃城隍庙边上的夜市~

老薛家涮牛肚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老薛家涮牛肚伴随了很多人的记忆,牛肚烫熟以后,浇上芝麻酱、蒜泥、香油和辣椒面,Q弹筋道、热气腾腾的涮牛肚就上桌了,吃上几串过瘾的很!

锅盔牙子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酥脆的饼子加上热乎的腊汁肉,咬一口都能听见锅盔牙子的酥脆。老板都是现烙现卖,炭火炉上焖个一两分钟,中间就微微鼓起,刚好能填上腊汁肉。再配点涮牛肚,别提有多满足!

蓼花糖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三原县蓼花糖,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490多年的历史。原名辽化糖,清代改为蓼花糖。其用料为江米、芝麻、白糖、饴糖等,经制坯、膨化、成型等三十余道工序制成。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底色金黄,上面粘满芝麻,咬一口,里面是雪白细腻的蜂窝状糖心,酥脆香甜。无论是用来招待客人还是馈赠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三原蓼花糖在省内外可是享有很高的声誉哦~

三原,不止有蓼花糖!跟我走吧

《寻味陕西》是一档以综艺带动美食,以美食提升品质的综艺美食类节目。节目专注于陕西餐饮推荐、分享、品鉴、探店和爆料,主持人带你踏遍陕西的每一个角落,将美食一网打尽。

如果您身边有什么好吃有趣的地方,欢迎拨打:029-88663658给我们推荐。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陕西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每周二、四、六晚21:23分播出的《寻味陕西》节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