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行業一週資訊盤點

北京市委就研究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召開會議

福祉說|養老行業一週資訊盤點

4月1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會議研究了《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指出,要按照"老有所養"的要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做好政策銜接,推動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落實好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七有""五性"評價監測體系。加強對民辦公助養老機構的監管,嚴厲打擊以"以房養老"名義開展非法集資等侵害老年人權益行為。


福祉君評:"帝都"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對政策風向的把握站在最前沿。此次就進一步推進落實養老服務發展提出若干要求,表明"養老服務"之風會繼續吹下去,全國各地都將針對各地養老產業發展狀況提出切合實際的相關具體落實措施。


甘肅11部門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

福祉說|養老行業一週資訊盤點

3月30日甘肅官方披露,該省力爭到2022年,新增醫養結合服務機構200家,佔全國總體規模的5%以上;實現所有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老齡辦等11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促進醫養結合事業快速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簡稱《行動計劃》)。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解讀該政策時表示,該省即將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但當前全省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資源短缺情況嚴重,醫養資源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突出。甘肅官方計劃從建立多層次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提供精準化醫養結合管理服務、建立全過程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三個方面促進醫養結合事業快速發展。


福祉君評:2019年10月25日,老齡健康司發佈《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強化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銜接、推進醫養結合機構"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保障政策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加強隊伍建設五個方面,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進一步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天津市首家嵌入式社區養老院推出系列養老服務受歡迎

4月2日新華網消息,天津市和平益美嵌入式社區養老院為慶祝入托四個月的崔大爺康復出院,舉辦了一個簡單的歡送儀式。崔大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過敏性哮喘等多種疾病,入托養老院後,社工組織護理員、醫生、康復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為老人量身制訂了詳細的護理康復計劃。

四個月的集體生活中,經過養老院的精心護理,再加上和平尚安醫院的針灸和系統訓練,崔大爺的身體慢慢康復起來,由剛來時必須扶助行器行走,到出院時可以自行穩步行走,整個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久違的笑容也重新回到了崔大爺的臉上。和平益美嵌入式社區養老院是和平區民政局在全市打造的第一家集社區、居家、機構三種養老服務模式於一體的新型綜合養老服務共同體。

通過探索新模式,提供在社工介入下的日間照料、夜間照料、短期託老、長期照護、大病術後康復護理服務、家庭護理能力提升、老年人助餐、延伸家庭入戶服務、心理干預、排險上門等一系列的養老服務。自投入運營以來,已開展各類養老服務6萬餘人次,受到入托老人和家屬的普遍歡迎。


福祉君評:嵌入式的本質是資源嵌入、功能嵌入、多種服務方式的嵌入,具有相對低成本投入、機構小型化、服務多樣化的特點。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醫養結合"的智慧醫養模式,有利於整合資源,為老人提供更全面、專業的精細服務。


國家戰略研究預測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階段

福祉說|養老行業一週資訊盤點

4月2日西海都市報報道,根據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預測,21世紀我國人口老齡化將歷經四個重要發展階段:快速人口老齡化階段(1999年-2022年),急速人口老齡化階段(2022年-2036年),深度人口老齡化階段(2036年-2053年),重度人口老齡化階段(2053年-2100年)。

其中,現階段2019年-2022年人口老齡化速度有所放緩。此階段的典型特徵是少兒人口數量和比重不斷減少、勞動力資源供給充分,有利於我國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各項戰略準備。未來十年老年人口進入增速最快時期並將迎來第二個增長高峰,年均淨增110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3.26%,老年撫養比快速提升。


福祉君評:這是一個養老方式變革的時代,更是一個養老觀念變革的時代。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子女的減少,人口紅利的消失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必須直面養老問題,需求決定供給,越來越多的需求體現巨大的發展紅利。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數據來源"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


來源:中新網、新華網、福祉科創、北京日報、西海都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