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是清朝太廟裡唯一的漢臣,他是如何得到雍正青睞的?

在清朝,太廟裡面供奉的必須是宗室的王公,或者非宗室的功臣,而張廷玉是這之中唯一一個漢人,他是如何得到雍正的青睞的呢?

張廷玉是清朝太廟裡唯一的漢臣,他是如何得到雍正青睞的?

首先是因為,張廷玉具有很好的文學素質,他在剛到南書房工作的時候,就非常的突出。他記錄雍正所說的話,可以做到速度又快、記錄的又準確,所以雍正非常欣賞他的這一個優點。雍正每天只需要口述十幾道聖旨,張廷玉只要聽了以後,就能把雍正講的口語翻譯成文言的形式,而且內容質量也非常高。

張廷玉還精通滿語,清朝的時候,有些機密文件都需要用滿語來記錄,所以他待在皇帝身邊遊刃有餘。而且張廷玉的記性非常好,他甚至熟背高級大臣簡歷,所有縣令的名字他都記得一清二楚,雍正根本不需要浪費時間查閱,只要問張廷玉就可以,所以雍正非常依賴他。

張廷玉是清朝太廟裡唯一的漢臣,他是如何得到雍正青睞的?

第二就是張廷玉非常知道該怎麼樣做一個合格的大臣。張廷玉從小飽讀詩書,深深地明白為人臣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的父親張英,也是為他以身作則,張英當官幾十年都沒犯過錯誤,所以張廷玉耳濡目染,長大後也是一個穩重的孩子,做什麼事都非常識大體。

張廷玉是清朝太廟裡唯一的漢臣,他是如何得到雍正青睞的?

第三點就是,在雍正的眼裡,張廷玉是一個沒有私心的人。作為一個皇帝,身邊的大臣有多能幹,這個皇帝就有多麼如坐針氈,但是張廷玉是如何平衡這些事的呢?皇帝最怕身邊看重的臣子有私心,所以張廷玉做任何事情,都以雍正的角度為出發點,有什麼對雍正是好的,什麼對雍正是壞的,他全拎的清。

張廷玉是清朝太廟裡唯一的漢臣,他是如何得到雍正青睞的?

張廷玉還不在意自己所收穫的多與少。當張廷玉的兒子中了探花以後,張廷玉心中暗自思量,他跑到宮裡請求雍正把自己的兒子降為二甲,雍正看到張廷玉如此,自然是明白張廷玉的意思的,後來雍正還公開的表彰張廷玉對國家的貢獻,表揚他的大公無私,清正廉明。

張廷玉是清朝太廟裡唯一的漢臣,他是如何得到雍正青睞的?

張廷玉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能幹還不計較自己所得的人,做官清廉,在有人買通他洩露試題的時候,他也是用一首詩拒絕別人,做的又得體,又文雅。他雖然是皇帝的寵臣,也不會居高自傲,他是皇上的影子,是為皇帝出謀劃策的人,但不是左右皇帝選擇的人;他是臣子,處處輔佐雍正,自己則從不邀功,把光芒都烘托到了雍正的身上,這樣的臣子,有哪個皇帝會不愛呢。

張廷玉是清朝太廟裡唯一的漢臣,他是如何得到雍正青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