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为人类服务一直是马克思,一生所贯彻的信念。

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同样有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的名字叫做焦裕禄。焦裕禄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兰考,他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焦裕禄精神是我们民族这个时代的脊梁,他的光辉事迹,激励着广大党员,一心一意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焦裕禄一生清廉,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任劳任怨,发挥老黄牛精神,年仅42岁便因为肝癌倒在了岗位之上。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6个还未成年的孩子。焦裕禄去世五十多年,已然过去了几代人的时光,如今他的六个子女究竟如何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62年的冬天,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困难的时期,全国多地的自然灾害都极为严重,兰考也不例外。风沙、内涝、盐碱,农业的产量极低,底层群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就在这时候,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

焦裕禄以身作则,不畏艰难困苦,时时刻刻冲在改造生产的第一线。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他带领兰考的干部与群众抗灾自救,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投入

“除三害”的斗争之中。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实事求是、严于律己是焦裕禄的工作作风,他常常深入调查兰考的底层生活状况与排险生产进度,亲自监督,这才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从而找到了战胜兰考自然灾害的正确方式,带领兰考人民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生活。

在进行底层调查的时候,焦裕禄带病实干、关心群众,冒着狂风暴雪,忍受着肝病给他带来的剧烈病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他却依旧坚持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没烤群众一把火,更没喝群众一口水。

到了梁孙庄梁俊才的家,家里只有一位卧床不起的老大爷与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老大爷问他:“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握着老大爷的手,诚恳地说:“我是您的儿子,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

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好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正是这样的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好干部,却没能躲过病魔的来临。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病逝。他死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修养》,这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以来的信念与追求。焦书记下葬那天,兰考几乎所有的人民都来看他,直到所有人都见了焦书记最后一眼,才让他入土为安。

业而不怠,童而不惯

焦裕禄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 无论工作多忙,焦裕禄总是身体力行地坚持参与到集体生产劳动之中。他经常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流多少汗,他身上就有多少泥多少汗。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就在县委决定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掀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从群众中来,往群众中去,说的正是焦裕禄这样的党员干部。

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因为工作原因身体不堪重负,家里子女较多,生活也比较困难,衣帽鞋袜都是拆洗了许多次的,缝缝补补却始终不换新的,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就连办公室装修他都十分严肃地禁止。

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不仅如此,焦裕禄还经常教育子女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

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并且因为自己的原因戏院没有收票钱,便生气地将儿子教育了一顿,让孩子把票钱如数奉还给戏院。严于律己的焦裕禄,他死后留下了六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曾经也不明白父亲如此艰苦朴素的原因,如今却在自己的岗位上,

延续着他们父亲的精神

焦守凤

长女焦守凤生于1945年,她是家中长女,要干农活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的,童年并不幸福。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别人都觉得父亲当了县委书记我们是借了他的光,其实不然,当时的她不但一点也没有沾上父亲当县长的光,反而衣食住行还不如普通人家。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她的衣服经常是缝了又补,补了再继续穿。”本可以在县委办公室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她,却被父亲安排去了酱菜厂做工人,这让当时的焦守凤十分怨恨父亲。

后来组织上调焦守凤到开封市总工会工作,像父亲一样,她事事为老百姓着想,处处为人民服务,从不搞特殊化,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评价。 上世纪90 年代,开封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她的儿女及其家庭全部下岗,焦守凤也像当年父亲教育她一样,严格要求子女靠自己实现再就业。

焦国庆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焦国庆是焦裕禄的长子,焦裕禄去世的时候,他的年纪还很小。1968年3月,初中毕业年仅十七岁的焦国庆走入军营,后来被分配到沈阳军区的“董存瑞部队”,这一干就是21年,在这21年间,“董存瑞班”班长的事迹更是上了《解放日报》。后来因为他身体原因被调去了税务局,如今的他早已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享受着老年生活的惬意。

焦守云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焦守云是焦裕禄的次女,拥有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她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勤勉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可她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人,13岁登上天安门接受领导人的接见,当过火炬手传递圣火,同时她还在20岁时成为年龄最小的中共十大代表。焦守云的一辈子几乎都在致力于宣传“焦裕禄精神”,把宣传整理父亲的事迹当做自己的责任与工作的一部分,她就是一位伟大的传承者

焦跃进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焦跃进是焦裕禄的次子,目前是政协第十二届开封市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从政这许多年,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将父亲“焦裕禄的精神”视作自己的毕生信念,始终不忘兰考的那些许回忆。

焦守军

焦守军是焦裕禄的第五个孩子,在17岁、正值豆蔻年华的时候,她便义无反顾地从这个院落离开,踏上了去往西南边陲的道路成为一名女兵,一去就是40多年。据她所说,焦守军这个名字是她后来自己改的。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1972年入伍,焦守军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功卓著。虽然她对于父亲焦裕禄的记忆并不多,但“焦裕禄精神”始终伴随着她的成长,使她成为了一名令人骄傲的人民解放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军队。

焦保钢

焦保钢是焦裕禄最小的孩子,在兰考县公安局刑警队工作。因为他办案骁勇干练,屡建奇功,周围人总会称赞他一句:“保钢是公安战线上的一块好钢。”后来焦保钢在河南省公安厅督察处工作。

2013年,焦保钢因脑溢血去世。国家建设需要“焦裕禄精神”,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需要“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的子女们就是“焦裕禄精神”最好的诠释者,他们秉承了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展焦裕禄的精神,将焦裕禄的精神更好的传承了下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焦裕禄是个好干部,兰考县在焦裕禄的鼓舞与带领下,兰考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如今兰考的发展也比以往更加好。

焦裕禄是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优秀楷模,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焦裕禄精神都将感召、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年党员,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往群众中去,焦裕禄精神就是我国为官参政者最基本的道德坚守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病逝了。焦裕禄同志一直将自己视作人民的公仆,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这就是兰考人民最重要的誓言,这也是他们与焦书记定下的约定,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更多的汗水与辛劳,投入到改造兰考大地的之中,因为这片土地,曾是他们最敬爱的焦书记所守护过的。

焦裕禄42岁因病去世,留下了6个未成年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兰考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他们始终记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同志,记得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焦裕禄,记得艰苦创业、奉献自我的焦裕禄,记得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焦裕禄,这就是焦裕禄留给兰考人民的无价之宝。

这件无价之宝,在这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谱写出最优美的篇章,又如同蒲公英一般,飘散到世界各地,让全国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之下,推动国家的发展更进一步。焦裕禄同志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遗愿,正在兰考人民的继续奋斗中逐步变为现实。

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那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所以与其说焦裕禄是中国的,不如说焦裕禄代表了全人类一种共通的精神和情感。实现中国梦,就要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传承这样的一种民族精神,应当是我们每个人的历史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