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2020US.News全美大學最新排名發佈+深度解析

9月9日,世界權威排名機構、美國著名的綜合性報道評論週刊U.S. News & World Report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以下簡稱U.S. News)官方正式發佈

2020年美國大學排名 (2020 Best College Rankings) 。


官宣!2020US.News全美大學最新排名發佈+深度解析

2020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包括超過1800所學院和大學的數據,其中包含影響學生選校決定的多種因素,比如學校地理位置、學術研究範圍、學費及獎學金等眾多方面。

本次發佈的榜單主要包含美國大學綜合排名、公立大學排名和文學專業排名等。U.S. News提供將近50種不同類型的數據排名,方便用戶索引和查看各類型排名,進行對比和選擇。

在過去的30年,我們的排名作為極具參考價值的擇校指南,幫助無數的莘莘學子,在做出人生最艱難的選擇時,得到具有指導性的建議,從數以千計的美國高校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想學府。

院校排名不是擇校唯一標準,U.S. News數據應全面使用

USNGE中國區品牌經理Ben Nicholson發現,很大一部分中國留學顧問、留學生及其家庭都只關注U.S. News的排名,這說明大家沒有全面瞭解和熟悉使用U.S. News中發佈的數據。

針對國內留學領域過於注重學校排名的問題,Ben Nicholson表示,事實上U.S. News在美國教育領域涉及廣泛,並不只提供院校排名,但因為信息交流不夠充分,導致留學行業的不透明化,學校和申請人之間只能通過量化數字、標化成績進行交流,久而久之就導致了排名在人們心中的妖魔化。

“院校排名雖然是重要的擇校標準,但不應該成為學生選擇學校的決定性因素,留學生及其家庭可以根據地理位置、留學成本、安全因素、專業排名、學校排名和學校對國際學生的友好程度等不同的因素來綜合考量,而以上提到的數據都可以在U.S. News找 到。”

“在留學生選擇目標學校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專業的選擇,很多學生和家長會通過綜合排名來選擇學校,但不同的學校有它自己的優勢和能力,學校排名並不能完全代表這所學校的實力。”

同時,Ben Nicholson表示,在比較學校和專業排名的同時,還有一些數據應該被關注,比如畢業率、退學率和留校率。“

2019 VS 2020 排名變化趨勢分析

2020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前30的榜單,請查看:


官宣!2020US.News全美大學最新排名發佈+深度解析

官宣!2020US.News全美大學最新排名發佈+深度解析

本次排名除芝加哥大學降至第6名外(下降3位),前三名基本沒有變化。綜合排名的冠軍寶座仍然屬於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第二,哥倫比亞大學排名第三。

全美大學排行榜前20名的院校沒有新增或減少,但各個院校的排名順序已經重新洗牌,其中排名變化較大的學校如下:

- 羅切斯特大學

躋身前30名(從第33名上升至第29名)

- 佐治亞理工學院

躋身前30名(從第35名上升至第29名,相對上升幅度較大,名次提升6位)

-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掉出前30名降至第34名

受新卡內基分類標準的影響,有4所新院校從地區排行榜進入全國排行榜前100名。22所新院校從區域排行榜進入全國排名前100-200名;其他從地區排行榜進入本次榜單的院校主要集中在第200-381名。這些新院校的加入迫使很多名次居於前100名中下游的院校名次下降,甚至掉出前100名,主要包括:

- 佛蒙特大學

從第96名降至第121名(大幅下降25位)

- 新罕布什爾大學

從第106名降至第125名(下降19位)

- 猶他大學

從第119名升至第104名(大幅提升15位)

- 奧本大學

從第115名升至第104名 (大幅提升11位)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2018年發佈的《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在2017/18學年之中,中國留學生超過36萬,約佔留學生總數的1/3。中國已經連續八年蟬聯赴美留學生來源地的第一位,是不折不扣的留美學生輸出大國。

2018年,U.S. News發佈了首份國際學生首選大學名單,根據國際學生相關的指標(錄取流程、入學指導、英語語言課程,以及住宿、安全、就業服務和學生社團等校園服務)評選出了排名前300左右的全國性高等院校,制定這份新榜單的原因,主要在於“表彰在國際學生群體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學習過程中,為其提供最佳支持的院校。”此榜單將在每年秋天更新。

在30年的歷史沉澱下,U.S. News & World Report 憑藉自身的公信力,成為無數國際留學生的“擇校白皮書”。隨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赴美深造,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致力於幫助學生們做出人生最重要的選擇,順利圓夢美國知名學府。

U.S. News排名的指標依據

該排名通過對美國大學基於各項指標加權平均計算所得,這些指標主要包括:學術聲譽、畢業率和新生返校率、師資力量、新生水平、經濟實力、畢業率表現、校友捐贈等

基於對教育的更多關注,我們也不斷努力在院校排名方法論上做出改進。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U.S. News排名在方法論上有如下一些更新。今年的核心新變化包括下面參數和權重的調整。

第一,我們按2018年12月更新的卡內基分類,上百所美國大學的所屬類別將有所變化。最大的變化是美國綜合大學排名的規模,從312所增加到399所;135所新學校加入“最佳大學”排名名單(由於許多高校採取開放式招生,因此並未納入正式排名)。

第二,取消了高中諮詢顧問排名(權重為5%),提升同行評審調查的權重(從15%上調至20%)。這意味著學校的聲譽評估不會因這兩個類別的權重變動而發生變化。

此外,為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今年我們對其他排名的展示方式也做出了更多優化。

第一,基於去年新增的社會流動性指標,我們在本次發佈中納入新數據排名。新社會流動性數據排名適用於U.S. News的分類排名(如:美國人文科學學院),呈現在下拉菜單“其他排名”下的子排名。

該排名基於高校畢業生獲得聯邦佩爾助學金(Federal Pell Grants)的比例,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校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佔比。

第二,我們將發佈學校的整體學術成就(延期畢業率、畢業率表現),其中包括上述的社會流動性指標,作為新成績數據排名。

這兩項排名本身不是新增的排名,與往年一樣,仍然作為評估學校整體情況的指標。我們特別對網站的頁面顯示進行了優化,更加方便用戶查閱。

除這些新變化之外,歷年排名方法的既有指標和參考數據保持不變,以下是具體因素的佔比:

35% Outcomes

教學成果包括學生的畢業率和延期畢業率等,今年新增了獲得聯邦佩爾助學金(Federal Pell Grants)的學生畢業率以及同其他學生畢業率對比因素。

20% Faculty Resources

師資力量包括課堂規模、教職員工工資、師生比例、全職教師比例等等。

20% Expert Opinion

專家意見,由U.S. News評選出來有資格的專業人員(頂尖的學者、校長、招生主任等),對於他們所熟悉的大學的學術質量進行評價。

10% Financial Resources

經濟實力,即學校的財政資源,主要表現在對於每個學生的教育投入,這能夠影響學校的整體教育質量。

10% Student Excellence

學生表現,主要為學生的考試成績(ACT/SAT),以及高中排名前10%的比重。

5% Alumni Giving

校友捐贈,能夠直接或間接表現出校友對於母校的認可程度,也影響到資金來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