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筆墨純化與語言創新

──杜煒先生和他的水墨畫

作為一種民族藝術的象徵樣式,20世紀以來的水墨畫,在中國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語境。首先,西方文化的強勢介入,打破了原來的天下中心觀,使中國的水墨畫家不得不脫開傳統文脈,做出一系列形式革新,來回應濫觴於西方的現代化潮流:一方面把現代價值內化成一種文化動力,來促進自我的新陳代謝;另一方面以吸收民間的美術樣式,如白描、插圖、年畫等,來改造傳統“文人畫”,使其既能夠與現實接壤,又可以傳達現代人的意識與觀念。這即是“新中國畫”觀念的由來。畫家杜煒就是在這種觀念影響下走上藝術之路,並從中脫穎而出的。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杜煒1941年出生於廣東南海,自幼習畫,1958年考上廣東省佛山藝術專科學校,1961年畢業,同年又考取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繼續深造。受多年的學院教育,杜煒打下了深厚的造型基礎,尤其是在廣州美院近六年時間的學習,為杜煒奠定了日後的發展方向與風格特徵。廣州美院是“嶺南畫派”的策源地,該畫派強調寫實、求真等觀念,以及注重寫生的方法,對杜煒日後的美術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煒一生堅持寫生,風雨無阻,既是踐行了“嶺南畫派”的藝術主張,也是在發展“嶺南畫派”的人文精神。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1966年,杜煒從廣州美院畢業,分配至湖南益陽資江瓷廠工作,從事實用美術與陶瓷設計。談論杜煒的藝術,離不開這段社會實踐。因為正是在具體的設計工作中,杜煒接觸到了學院之外的民間美術,這無疑開闊了他的視野,為他日後的水墨畫創作打開了空間。事實上,杜煒在從事設計之餘,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實用美術與民間美術的造型方式,引入繪畫的創新之中。早在1973年,他創作的連環畫《智捕的鱘魚》,就是在這方面的有效嘗試。因為這幅作品融入了許多新觀念與新手法,初次亮相,便受到了業界的好評,後來還被選送至“全國第二屆連環畫展”,並榮獲二等獎。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挖掘杜煒的水墨畫,會發現連環畫是他的基礎,或者說,現場寫生與不斷吸收民間美術的因素,構成了杜煒水墨畫創新的不二法門。1978年,杜煒離開資江瓷廠,調入湖南工藝美術職工大學任教,成了一名美術教師。這種專業身份的確立,使杜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創作中,從而加速了他繪畫風格的形成。也是從那時候起,杜煒開始尋訪張家界,幾乎每年都會帶學生去那裡寫生。他畫面中出現的一些變化,形成一種焦墨與潑墨相融合的風格,就是受到了張家界自然風貌的啟發。可以說,是張家界的奇峰異石孕育了杜煒的繪畫,當然,也是他的繪畫賦予了張家界以神韻。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1986年,杜煒以寫生手法創作完成了26米的焦墨長卷《張家界》,此作成為杜煒的焦墨畫力作,使他在該領域異軍突起,不僅贏得了業界的認同,也令焦墨畫大家張仃先生連連稱道。本來,杜煒可以沿著這個探索軌跡繼續走下去,在焦墨畫領域鑄成大器。然而,勇於探索的性格,使杜煒沒有止於眼前的成功,而是更加激勵和鞭策他去創新、去拓展。於是,他埋首畫齋,潛心貫注,在完成了一系列焦墨和潑墨相融的力作之後,又一次鳳凰涅磐,開始了藝術的變法。於是,一種被稱之為“白粉畫”的風格,魚貫而出,躍然紙上。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中國畫向來注重筆墨,將墨分為五色,即以焦、濃、重、淡、清,來替代青、赤、黃、白、黑五色;或用濃、淡、幹、溼、黑,來象徵紅、綠、紫、碧、流黃五種間色。其中,“墨”是最具表現力的語言,無論是大山大水,還是小花小草,全靠墨來渲染,而對於畫面中的“白”,往往都會小心控制。可是,杜煒卻反其道而行,把“白”當“墨”來使用,讓“白分五彩”對接“墨分五色”,不僅引白色入畫,而且還用它來鋪陳、佈局和造型,從而形成一種別開生面的清墨畫或稱素墨畫,既豐富了水墨畫的表現力,同時,也釋懷了自我。用杜煒自己的話說,畫這樣的畫,總覺得“有一股清雅之氣溢出心底,十分舒心暢懷。”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藝術是心靈的傳感器,也是時代的晴雨表。杜煒一生信奉求真的藝術原則,走到哪裡,就會把他的藝術思想和創作理念帶到哪裡。1991年,杜煒離開生活、工作多年的湖南,調回了自己的原籍廣東。這次舉家遷徙,雖然改變了杜煒的人生軌跡,但他的藝術卻始終如一,不改初衷。這之後的杜煒,仍會不時地回湖南採風和寫生,且一直把三湘四水作為自己的藝術母題加以挖掘,創作完成了許許多多大氣磅礴,且又清新典雅的精美之作。自此,杜煒在水墨畫界另闢蹊徑,開了一方天地。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一個多世紀以來,在走向世界的滾滾洪流中,中國畫家對傳統繪畫的改造,可謂嘔盡心血,也走出了不少新徑。但是,由於受到時代潮流的裹挾,以及功利主義思想的制約,許多畫家的探索都是止於形式,流於表面。而杜煒卻承接著“嶺南畫派”的藝術主張,將自己的繪畫深深植根於現實,從寫生和民間美術中吸取營養,將其轉換為創新的能量和動力,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藝術源於生活的啟示,同時,也擴充了水墨畫的現代表現力。

2015.8.21於通州

2020.3.5改於通州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煒作品

純化與創新|杜煒先生水墨畫


杜 煒

廣東南海人。

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擅長中國畫、連環畫。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