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大方言—江淮官话

前面我已经介绍了河南两种分布比较广的方言,中原官话与晋语。今天我来介绍的最后一门河南方言可能大部分河南人比较陌生,因为分布地区比较少,但是在河南也是占了比较重的地位,这就是江淮官话黄孝片。

河南三大方言—江淮官话

说到这个名字大家不禁要问:江淮官话不是安徽江苏一带的语言吗?就算河南与安徽是临近省份,那为什么会叫黄孝片呢?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平常所讲的江淮官话当然是主要指江苏安徽一带的语言,并且主要以南京话为代表,但是在江淮官话里面所分的片区有一种叫黄孝片,“黄”指湖北的黄冈,孝指湖北的孝感,其实黄孝片主要是指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通用语言,而在这其中又以湖北的黄冈和孝感为代表。在河南部分呢,因为河南东南部与湖北东部毗邻,两地文化想通,语言类似,其中豫南信阳市的浉河区南部、新县、光山县是江淮官话黄孝片的主要使用地区。

河南三大方言—江淮官话

其中河南东南部的方言形成大致是由于移民形成的。新县,光山,潢川一带受湖北东部影响较大,也就是麻城红安,孝感一带。宋代黄孝地区的移民已经不仅仅只来自北方,还有来自南方的移民。 北宋时期湖北东北部山区是南方移民的一个重要分布区。淳熙十一年江东流民累累不断前往黄州“请耕闲田”(《诚斋集》卷125《吴燠墓志铭》)。据宣统《黄安乡土志氏族录》,清代当地的家族中有6 族系在南宋时自今江西境内的南昌、 九江、吉安等地迁入。张国雄所列宋代迁入的26 个氏族中,蕲春有6族,黄冈3族,广济3族,麻城2族,红安、黄梅各1 族,共占被统计的宋代氏族的62%。 显然,在宋代鄂东北人口中,江西移民占相当比重。这应该是江西移民对河南东南,鄂东及鄂东南江北地区成系统影响的发端。宋金对峙时期,鄂东、鄂北及鄂东南江北部分为宋金分界线的南侧,人口消耗就极大。而元灭南宋时,自襄阳而东,河南东南,鄂北至鄂东地区也饱受战争摧残。元末的农民战争对人口 亦有极大的消耗。在这种背景下,元末明初洪武大移民给黄孝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为前几次移民所不能比拟。由于大量移民的进入,导致河南东南部地区的土著数量远少于移民数量,移民的到来也带来了新的语言,就形成了今天的河南江淮官话。

河南三大方言—江淮官话


河南三大方言—江淮官话

如果想了解河南其他方言欢迎阅读我之前的作品,欢迎点个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