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世界水電的“中國高度”

新中國成立時,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只有36萬千瓦。1978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為1727萬千瓦。目前,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超過3.5億千瓦。經過70年的艱苦努力,我國水電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直至全面超越,在全球水電發展中亮出了獨一無二的中國名片。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水電基本以學習、模仿、跟隨國外為主。隨著工程能力快速進步,技術創新不斷湧現,中國水電開始超越並領跑世界水電行業。以壩工技術為突破,三峽、龍灘、小灣、溪洛渡、錦屏等一座座世界級工程先後建成,中國成為全球水電開發的時代標杆。

建設這些世界級水電工程,任務艱鉅、使命光榮,所遇到的困難也前所未有。就我參與的錦屏水電站而言,被國內外水電界公認為建設管理難度最大、施工難度最大、工程技術難度最大、施工環境危險最大的巨型水電站之一。但工程建設者們以艱苦奮鬥精神勇攀科技創新高峰,取得了高壩工程技術、高邊坡穩定技術、長隧洞施工技術等一系列首創性工程技術成果。錦屏工程更是創造了世界水電的“中國智慧”“中國高度”。正在建設的兩河口水電站投產後,可使雅礱江中下游枯期發電能力超過汛期,可以極大地改善四川電網豐枯問題,對於電力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我國水電事業蓬勃發展,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也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一名水電建設者,我親歷並見證了近40年來祖國水電事業走向繁榮的歷史進程。在為我國水電事業取得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同時,我將牢記“貢獻清潔能源、服務國家發展”的使命,在打造雅礱江流域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基地的征程中繼續奮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