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闲云潭影,物换星移

一转眼

距离微信2012年4月19日推出朋友圈功能

已经近8年时间


我们在朋友圈

记录生活的喜怒哀乐

有心酸、有美好

也有一些永远舍不得删掉的回忆


你细数过自己发了多少条朋友圈吗?


很多已经被自己淡忘的事情

朋友圈还帮你记得


你最舍不得删掉的那条朋友圈是什么呢?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一点不夸张的说,内心确实很骄傲”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樊家川作业区 朱红丽

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如此骄傲。作为一名长庆油田采二员工,看到采油二厂从建厂初期到如今跨越300万吨,由衷感受到了每一个人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征程中的价值所在,这一刻值得永远记忆。站上新起点,对未来充满了更多信心和期待,加油!


“大咖云集,跟着大师们好好‘学艺’”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樊家川作业区 齐振乾

能一次性见到这么多专家技师,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粉丝。创新创效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身在创新求变的洪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这场交流会,使我看到了太多其他油田优秀的技术,向他们学习!


“正式成为了一名石油人”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樊家川作业区 向用发

离开校园后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从正式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开始,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希望等到多年过去,看到这条朋友圈,还能回忆起22岁时,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加入了采二这个大家庭!


“万物皆可立”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樊家川作业区 刘韡林

永远难忘在零下15度的夜晚,冒雪徒步完成了水源井单流阀的更换,打湿的棉工衣在回来的路上被冻成了“铁衣”,回到宿舍脱下来已经可以稳稳立在门口。“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不止是一句口号。我觉得我们很辛苦,但同时我也深深为自己而自豪。


“写下了十年时光”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西峰采油二区 王小银

上班十年来,工作笔记记了一摞摞,里面承载了多年来的心血和对这份工作的热爱。随手翻看,每口井的措施制定、区块的动态变化、站库欠产原因以及各大会议的重要指示精神,都被我密密麻麻记录在册,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如同昨日的场景清晰可见。昔日的战友已各奔东西,想你们!


“心酸且幸福着”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西峰采油二区 王小银

这是我生了二宝休完产假后上班的第一天,从未离开过我的娃娃起床后不见我,满房子的找我,找不见了就抱着我的衣服哭,谁要也不给,心里觉得既心疼又可爱。现在,每天下班都能在小区的院子里看见等我回家儿子,幸福感爆棚。


“真好,拥有这么多回忆”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西峰采油二区 王亚婧

朋友圈里有满满的回忆,每次翻看的时候,当时的场景也历历在目。一直没有删除朋友圈的习惯,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留存纪念的绝佳方式。多年以后,再看现在的朋友圈,一定会很有感触吧。


“工作会终于结束了”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西峰采油一区 张海玲

2020年1月20日,这一天是一年的回顾也是又一年的开始。这一年,办公室增添了两个新同事;这一年,即使有时候手忙脚乱、烦躁不安,但是工作都顺利完成了。辛苦告一段落,最重要的是,压在心头的工作会终于结束了,整个人重获新生!


“为什么一连4年都在单位过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华池作业区 刘翔瑜

上班四年,年年都在单位过年,但和同事们在一起,也丝毫不孤单,我们成为了家人一样的存在。每一年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年都有新的故事,对未来充满期待。


“同样的学雷锋日,不同的感触”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南梁作业区 张红玲

2019年的学雷锋日,我们去了井场开展志愿活动,新分来的大学生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抽油机,那种新奇的表情我至今还记得。一转眼,没想到今年的学雷锋日如此特殊,大家戴着口罩,避免人员聚集,原定的志愿服务计划也因此搁置。希望一切都能尽快好起来,现在才觉得平凡的生活弥足珍贵。


“希望我是2020年最幸运的崽”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南梁作业区 赵惠

上班以来第一次在井区过年,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天、发红包,比想象中要热闹许多。第二天早上大家一起早起包饺子,一共包了4个带硬币的,被我一个人吃掉了3个,听说一年都会有好运气哦。太喜欢井区的节日氛围了,开心!


“在活动中,又撒了一把‘狗粮’”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集输大队 刘翠媛

在采油二厂工作了10年,这是我第一次从筹备开始就全程参与的我厂主办的大型活动,心里感到很荣幸。在这次技能中国行活动中,我和老公都担任了一部分讲解工作,这些照片记录了我们一起努力奋斗的样子,我觉得非常珍贵。


“怀念井区的凉皮”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岭北作业区 李小婷

这条朋友圈是今年抗击疫情期间,我们里91井区响应国家号召,宅在井区基地,自己动手做凉皮时发的。我很喜欢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区长严谨朴实,书记亲切暖心,很像家里的长辈。得知我们要做凉皮却没有凉皮锣锣后,书记还专门跑去附近老乡家借了一个。这份其乐融融的温暖,使我难忘。


“师恩难忘”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岭北作业区 张少华

毕业快四年了,没想到导师还一直牵挂着我。每次相聚都会问我工作怎么样?能不能适应?2018年5月,他开车到油区看我,临走的时候叮嘱我:“到哪都要好好干,别丢了咱的人。”想来最近因工作繁忙,也很久没有去看望老师了,最近一定要去拜访一下。


“不平凡的2020年,让我们更怀念日常的平凡生活”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岭南作业区 张伟

大家都说“活久见”,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真是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2020年的开篇格外坎坷,作为支部书记的我,一连50天没有回家。学着科学配比消毒水、弄清楚各种不同类型的口罩,帮大家联系采购各种生活必需品......这段隔离的岁月,我永生难忘,但这种和同事们同一战线、共同战斗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力量。如今疫情基本控制,我们井区安然度过,忽然觉得平凡真好。


“只说出‘董家滩’三个字,就代表了化不开的浓浓情怀”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技术监督中心 张永文

这是每一个老长庆人共同的记忆。董家滩,我们在这里长大、工作、成家,虽然他已经荒凉落寞,但在我们的记忆中依旧鲜活。电影院、少年宫、旱冰场、子弟学校,记录了这里曾经的辉煌,长庆儿女拼搏奋斗的青春岁月,都在这些沉默的老建筑里了。


生命不过就是一场记忆,人生很多事,都是因为你记得,它才存在。

——王安忆


漫漫人生路,总是悲喜交织

我们不停失去,又不停获得

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美好、难忘、甜蜜

都以回忆的方式

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


祝福每一个还在前行路上的你

既有前程可奔赴,也有岁月可回头


那些朋友圈里封存的记忆


你最难忘的一条朋友圈

是什么时候发出的呢?

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作者/采二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