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70.7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掌上春城訊4月8日,掌上春城記者在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六場)上獲悉,截至目前,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70.7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1039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41%,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佤族、普米族、阿昌族、拉枯族、布朗族、景頗族9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今年將集中力量,努力實現剩下2個民族的整族脫貧,保持與全國步調一致。

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70.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施榆兵介紹,通過雙方主要領導每年率隊到對方省市調研對接,召開聯席會議、簽訂扶貧協作協議等,雲南省相關州(市)及縣已與上海市15個區和廣東省珠海、中山、東莞3市主動對接,88個貧困縣與東部開展“攜手奔小康”活動。

2016年以來,上海市和廣東省累計投入財政援助資金133.08億元,實施幫扶項目4127個,幫助37.22萬建檔貧困人口脫貧。全面動員上海、廣東各類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扶貧協作,上海社會各界捐贈資金6.1億元,廣東捐贈資金5.6億元。

引導95家企業到雲南貧困地區 394個扶貧車間助力脫貧攻堅

全省共選派971名幹部赴上海、廣東掛職鍛鍊,選派農業、教育、衛生等專業技術人才4326人次赴上海和廣東學習交流。上海市援派幹部十一批152名(其中廳級幹部1名,處級幹部89名),廣東省第三、第五、第六扶貧協作工作組共組織108名掛職幹部進駐怒江、昭通開展為期3年的幫扶工作;兩省市選派2448名專業技術人才到雲南開展智力幫扶。

2019年上海引導95家企業到雲南貧困地區,實際到位10.57億元,帶貧3萬人。廣東引導94家企業到昭通怒江,實際到位19.12億元,帶貧11.3萬人。共建產業園區。滬滇共建產業園區3個,引導11家企業入駐,實際投資4.81億元。粵滇共建產業園區7個,引導16家企業入駐,實際投資1.43億元。援建扶貧車間。滬滇援建341個,吸納就業1.8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6692人。粵滇援建53個,吸納就業2580人,其中貧困人口1399人。開展消費扶貧。通過上海西郊國際、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10.17”扶貧日展銷等平臺,僅2019年,上海就採購雲南特色農產品5.48億元,廣東採購4.98億元。

組織5.78萬貧困人口到省外就業。其中,赴上海就業2817人,廣東就業1.89萬人,到其他省區市就業3.6萬人。幫助12.14萬人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組織1萬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到東部就讀職業學校,幫助畢業生321名實現就業。

“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41%

在“直過民族”聚居區脫貧攻堅工作方面,實施“一族一策、一族一幫”,持續推動“一個民族聚居區一個行動計劃。集中投入343.9億元,實施六大工程25類項目,建設村組道路8444公里,完成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608個、小型農田水利專項工程2339個、小型水庫建設130個,建設互聯網基礎設施3514個、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點)8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52所、鄉鎮衛生院(所)35所、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94個和村級社區服務站131個,村莊環境整治493個,“直過民族”聚居區604個貧困村全部實現通硬化路、生活用電、動力電、光纖、寬帶,全部建成標準化衛生室等。全省“直過民族”聚居區水、電、路、通訊及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了顯著的改善。

扶持農業龍頭企業164個,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組織670個,培育特色農戶1755戶,發展經濟作物、林果及林下產業種植93.79萬畝,養殖牲畜(禽)537.9萬頭(只),發展農業產品加工業127個,民族特色手工業覆蓋11948戶,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4308人;對27822戶貧困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實現貧困家庭學生有學上、上得好學;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住院報銷比例接近90%等。

截至去年底,已助力15個縣實現如期摘帽,549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貧困村出列,16.24萬戶6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此外,推廣應用手機APP開展普通話和識字培訓,對1000名少數民族教師和2萬名“直過民族”青壯年勞動力進行普通話培訓;創建350個普及普通話示範村。45歲以下勞動力普及國家通用語言達標42883人。不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減少到3.73萬人。大學生由1513人增加到2018年的4840人。許多“直過民族”貧困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實施技能專項扶貧行動,開展就業培訓18.43萬人次,轉移就業12.41萬人。

掌上春城記者:楊曼嬌

編審:周曉雪

終審:李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