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是要培養‘超級記者’”!山東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教改實驗紀實

一場馬拉松式新媒體大賽獲獎的背後

“最終是要培養‘超級記者’”

在山東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一個培養“超級記者”的教改實驗正在進行。

3月31日,山東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的微信工作群裡新增了一條消息:今天,2020年第八屆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正式啟動。

“這幾乎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接力賽,”發佈消息的是該院分管教學的副院長李百曉,之所以稱為接力賽,是因為2019年第七屆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剛落幕,該院2016級廣播電視學專業李悅芸、張興文、李馨蕾的作品《閱讀的變遷》(指導教師:程春梅)獲得H5作品優秀傳播獎;2017級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王浩榮、曲朝琪、孔文慧、冷冬旭、劉佳林的作品《育嬰師》(指導教師:董小菲 王育紅)獲得融媒體人物專訪APP類二等獎;文化傳播學院獲優秀組織獎。

在這場歷經一年的競賽長跑中,該學院首次斬獲獎項,得之不易。這一路,不僅是參賽師生付出心血汗水的創新之路,更是該學院以學科競賽為平臺,從競賽內涵、課程建設、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學風建設等方面,逐步探索學科競賽與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融合之路。

一個探索:跨課組團參賽的開啟

剛結束的第七屆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由方正電子集團聯合中國編輯學會、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版集團數字傳媒公司、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天中數字媒體公司、廣東省出版集團數字出版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吸引了全國百所高校的近千部作品參與評比,賽程競爭異常激烈,最終評出58部H5作品和13部APP專題。

“真是一年的‘長跑’,”指導教師董小菲感慨,“前一年寒假期間就開始選題策劃和課程安排,第二年三月才出結果。”

用“馬拉松”來形容這次參賽一點也不誇張,大賽時間跨度之長,評審過程之嚴謹苛刻,在學科專業競賽中是極為少見的。大賽2019年3月正式啟動,按照賽制規定不僅看作品的質量,也注重作品的傳播,因此作品要經歷院校初評、區域複評和全國終評三個階段,評委們都是行業及全國新聞傳播類高校的知名專家,評選嚴格,入圍門檻也較高。

在參加過前幾屆大賽的經驗基礎上,文傳學院這次顯然是有備而戰。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探索。

“我們決定嘗試打通專業課程之間的壁壘,把分散的新聞實務課和理論課徹底打通,編入一組課程,依託競賽作品的選題、製作、推廣等步驟,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創新。”李百曉說,在學院的統一協調下,2019年1月,《電視編輯基礎》《網絡新聞實務》《新聞調查》《數字排版技術》《圖像編輯》《融合報道》6門課程組建了專業課程群。以對學生的應用型培養為目標,以作品產出為課程群建設的驅動力,對各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等各環節進行了整合。六門課程編入一個課程群,授課教師成立一個參賽指導團隊,6門課5名任課教師開啟了跨課組團參賽的嘗試。

“新聞傳播相關的專業,實踐性較強,需要學生掌握多種實務能力,而課程之間卻相互割裂,缺少有機結合,”李百曉說,面對這種矛盾,學院一直以比賽與實踐教學的結合為切入口,探索課程之間的整合滲透。而由於不同的新聞實務課分散在不同學期,因此需要找到一個週期比較長的競賽,以便將不同教師納入賽程。“新媒體創意大賽的賽程長,就成了我們搞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驗平臺之一。”

顯然,全國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僅僅是競賽平臺之一。在文傳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專業大賽成為常態,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青春中國”山東省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山東省大學生新媒體藝術大賽等,屢屢可見文傳學院的學子。

“立足實驗室管理,抓好專業大賽出口,”李百曉說,這是學院實踐教學的改革方法之一,實驗員蒐集與學院專業相關的學科競賽、專業比賽信息整理成冊,及時將大賽信息適時推送給學生、教師及學院各教師工作室。而任課教師則立足課程教學,在學期初就開始選擇相關聯的比賽植入課程建設,提前醞釀培養,並組織學生積極有序參賽。

教學中融入專業競賽,儼然已成該學院的實踐育人的特色模式,最終目的是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具備新聞實務能力的“超級記者”。

一次摸索:分還是合?以實踐教學效果為指揮棒

跨課組團其實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何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如何選題創意推出高質量作品?實際教學過程和賽程是否契合?一系列的難題還擺在面前。

建章立制是一劑強心針。該學院優化調整了學院各教師工作室,成立了文化傳播學院大學生學術實踐中心,並制定了《文化傳播學院大學生學術科技獎勵辦法》等,理順了各部門之間的職責任務,為參賽教師及學生提供了政策、資金等保障支持。整個學院師生全力以赴動了起來!

2019年3月剛開學不久,第七屆中國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賽程發佈,5位教師發現這一屆大賽的主題與寒假期間商定的主題“家國70年的變遷”不謀而和,他們興奮之餘更多則是擔憂。

“我們能想到的主題,其他院校應該也能想到,”指導老師王育紅說,在集體備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並體驗到組團之後課程的整體性,5位教師首先設計了針對6門課程的大型融合實訓項目集,確定統一主題,確定好各門課程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完成在同一主題下的不同作品。2019學年,這6門課程確定的總主題就是品讀家國70年,總體思路就是針對該主題,不同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所長,引導學生根據新媒體創意大賽的要求,分別創作適合於紙媒(圖像編輯、數字排版技術)、電視(電視編輯基礎、新聞調查)、廣播(電視編輯基礎)、新媒體(網絡新聞實務)中等不同媒體類型的作品,最終通過《融合報道》這一課程引導學生將不同課程中所蒐集創作的素材或作品,融合到一個更加完整的報道中。

“新中國成立70年如此重要的時間節點,作品選題容易撞車,如何在比賽的選題中脫穎而出呢?”經過討論,大家決定結合學校女性研究的優勢,深挖身邊普通女性的生活細節,在家國70年的變遷中,展現出平凡女性的風采,發現女性的力量。

根據這一選題方向,指導老師分別與班級學生進行了溝通,參賽班級的學生行動也很迅速,很快遞交了選題申請表,5位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提交的選題進行了集體討論,從每組學生提交的至少三個選題中,幫他們一一敲定了最終題目。

選定題目並聯系採訪對象後,遇到了一個新問題。第七屆中國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作品種類豐富,涉及的知識不盡相同,作品多、指導老師多,意見和想法就多,在聯合指導的過程中,能夠給學生很多啟發,但同時也令學生會不知所措,拖慢了學生作品的進度。

該分開的分開,該合璧的合璧!5位教師又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討論,將各自的指導情況相互交流。最後決定,對學生按教師進行定向分配,每人2-3組對點性指導。這樣,教師在給出自己指導小組的意見後,在微信備課群將指導的情況跟其他人及時分享,其他人如有意見或建議,及時反饋給指導教師供他參考。

“由此,既能保證學生對接的教師,始終是一人,但又能體現出5人教師團的整體指導優勢。”指導老師王展說,這一切都是摸索著來,但是整個團隊的原則就是一切以教學效果和競賽為指揮棒,服務實踐教學目的。

一次成長:逼著自己去學會去理解,真的很颯

培養人才是教育永恆的目的。在整個賽程中,學生們的表現也讓指導教師們動容。“他們真的是變化很大,不論是專業實踐能力,還是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都有了很大提升。”王育紅感慨道。

參賽的主角是所授課程班級的學生們。選題確定後,學生小組立馬開始聯繫採訪對象。採訪馬套村的小組,在選題審核通過的當天下午,就去了村裡,看場地採點,為了節約來回的交通成本,他們去一趟就一刻不停地選角度拍拍拍,直到拍到自己滿意的鏡頭為止。

獲獎作品《育嬰師》的拍攝小組,為了捕捉小朋友起床前的一瞬間,同時又不打擾到小朋友的正常生活,每天7點就把機器架在小朋友的床邊,終於在第3天拍攝到了想要的鏡頭。“我們都知道這次大賽對作品要求很高,”小組成員王浩榮說,所以必須拿出專業的水準,把老師教的知識和技能化為實踐能力。

除了參加這次大賽外,學生作品還可以參加其他相關的專業競賽,比如馬套村的視頻就拿去參加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並獲得了優秀獎。“這些獎項將極大的增強了學生們的專業自信,為將來他們踏上社會和工作崗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董小菲說。

除了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參賽學生在人際溝通、生活實踐等方面的能力和感悟也不斷深化。採訪濟南面塑紅人的小組,起初屢屢遇挫,採訪對象剛開始對他們置之不理,不予配合,他們一度崩潰大哭,但在老師的勸慰和指導下,他們學會了理解採訪對象,一直蹲在現場,在不打擾採訪對象的情況下進行拍攝,最終打動了採訪對象,對他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有時候我們感覺一個人冷冰冰的,可能只是我們還沒有真正瞭解她。想要真正瞭解一個人,需要的是時間和深入的接觸,而不是靠報道、視頻和文章。”人物專訪《麵塑奶奶》拍攝小組的成員楊建君在記者手記中深有感觸,最後她還寫道:“我們一起看過凌晨五點的朝霞,一起擠過傍晚七點的公交車,一起在不斷電的小陽臺通過宵。相信那些煩躁過又欣喜過的日子,將來一定會成為我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從一開始不會提問,不會拍攝鏡頭,不會與人有效溝通,到現在敢去大街上街訪,敢給陌生的採訪對象打電話,敢獨立拍攝小短片,這一年真的是收穫滿滿。”這是多數參賽學生的心聲,他們坦言很多東西是在課堂上學不來的,參加大賽能夠逼著自己去適應這個專業,適應這個社會,“真的很颯!”

新的一屆中國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已經開啟,文傳學院的師生再度踏上新的征程,期待這個過程更“颯”!

鏈接:

一個體系的探索:

課、證、賽、研、創“五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一系列專業競賽的融合滲透教學改革的嘗試中,該學院一個教學體系正在逐步成型。

“我們學校的發展定位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於實踐教學改革,”李百曉說,因此學院制定並實施了課、證、賽、研、創“五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方法與改革措施,拓寬了專業內涵式發展路徑。

課,是重點抓好優質課程建設。他介紹,目前,針對獨立實驗課等作品直接“輸出型”課程,重點實施優質課程建設培育計劃,逐漸取消模擬性演練式考核引入實戰,直接採用社會大賽的參賽標準要求作為課程結課考核方案,所有作品經過學院實驗室的進一步整合製作後,全部投向比賽。“這種對結課的考核方式的確有些大膽,”他說,但是也的確有效。

證則是鼓勵學生多考取專業類證書。對此,學院多方拓展資源,聯合方正公司對部分學生進行了“方正電子編輯排版師”和“方正電子媒體設計師”等考證指導。據學生反饋,通過考證的方式增強了學生專業技能。

“專業大賽的參與過程中,離不開實驗室管理。”他說,實驗員蒐集與學院專業相關的學科競賽、專業比賽信息整理成冊,將大賽信息適時推送給學生、教師及學院各教師工作室。任課教師則要立足課程教學,在每一個學期初開始選擇合適的比賽植入課程建設,提前醞釀培養,並組織學生積極有序參賽。

科研能力也是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因此該學院還鼓勵學生申報課題,發表學術論文,培養科學研究能力。對此,學院整合各教師的個人工作室,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特長,建立大學生學術實踐中心,鼓勵學生積極申報課題、發表學術論文。

“雙創”教育是實踐教學中的重點之一,該學院在專業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的培養模式向“深耕、產出、創新”的工作模式轉換,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教學進行深度融合,注重教學成果的創新性轉化,培養具備紮實專業素養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寬口徑應用型人才。另外,學院還立足於實踐教學改革,組織教師進行參賽經驗交流,將個體智慧轉化為集體經驗,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等綜合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