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奔向延安,不辱使命


「紅色經典」奔向延安,不辱使命

(李清濰)

李清濰,又名李松舟,1923年11月經鄧恩銘、王盡美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山東沂源地區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東里店小學黨支部的組建者。王濤,原名王富春,今山東省沂源縣南流泉村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相同的革命志向,使他們選擇了奔向延安。

01 相約啟程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地處沂蒙山區深處的沂水縣城,也動亂起來。面對日軍的鐵蹄橫行,人們的心頭被陰雲籠罩,沉悶中壓得喘不過氣來。一批頑強地生存著的共產黨人,日夜思慮著救國圖存的大事。

10月,正在沂水縣城瑞溥小學任國語教員李清濰,得知山東省第三鄉村師範學校(簡稱臨沂三鄉師)的王富春,要奔赴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的真理,便毅然決定與他一起同赴陝北。這次同行的還有瑞溥小學的一個同事尹平符。沿著去臨沂、臺兒莊、徐州的路線,他們靠著兩條腿一步步走到徐州。

在徐州火車站,北風凜冽,寒冷刺骨。洶湧的人流,行色匆匆。從華東、華北聚集來的人群,從這裡奔向阜陽,奔向武漢,去尋找棲身之處。前線潰散下來的士兵夾雜在逃亡的青年學生之中,歪斜斜、亂紛紛。隴海路上的火車時開時停,火車行進到風陵渡時,為了安全通過,避免敵人的空襲或炮擊,不得不在夜間偷渡,緩緩而行,李清濰他們好歹總算平安到達西安。

02 1月5日到延安

西安故都剛剛歷經“雙十二事變”的洗禮,城垣黑色磚牆上“團結禦侮”四個大字依然清晰可見。雖是新的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局面,但仍籠罩在國民黨“限共、溶共”的氣氛之下,即便是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門前,也有國民黨設的特務紙菸店在監視辦事處的活動。

李清濰一行在西安一家報館裡找到沂水老鄉王光華。王光華是中共沂水縣委成員,沂水1933年武裝暴動失敗後,輾轉各地,與黨取得聯繫後來到西安。由他介紹,李清濰一行到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然後到了西安以北的雲陽鎮,參加了西北青年救國會名義辦的青年幹部訓練班。西北青年幹部訓練班由中共中央主辦,是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預科。短短的三個星期的學習結業後,他們得到了去延安抗大的批准。登上了去延安的大卡車,離開了雲陽鎮。

李清濰在回憶中寫道,1938年1月5日 ,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天。就在這一天,我們的汽車開進了古老而又年輕的延安縣城。多少次夢迥縈繞,多少次翹首遠望!延安,革命的聖地,延安,遊子的慈母!我們來啦!站在廣場上,尚朱來得及拍去一身征塵,就傳來一個消息,毛主席指示,“青年們衝過重重封鎖線來到延安,就是很大的考驗了,不必再經入學測驗,都編入班內學習好了。當時正是十冬臘月,可我卻感到暖流在全身湧遍。


「紅色經典」奔向延安,不辱使命

(王濤)

03 毛主席的話永難忘
編班後,統一換上了灰色的棉軍裝,束上了紅色的皮帶,掛上紅領章!雖然正是滴水成冰的時節,可他們的心卻是熱的。嘹亮的歌聲、號子聲不時衝出校舍,迴盪在晴空裡。延安的物質條件是十分艱苦的,但業餘生活依然是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團拜、晚會、運動會、重大紀念活動很多。不過,延安抗大學員最高興的,還是聽中央首長做報告,尤其是能著見到毛主席、經常親自聽到毛主席的報告!

風和日麗的3月10日,毛主席作了關於抗戰前途的報告。毛主席站在會場當中的一個方桌上,啦家常般地講,現在作文章有個通套,以“自從蘆溝橋事變以來”作開頭,以“最後勝利是我們的”結尾。這當中文章的內容,要大家來作。戰士用槍來作,文人用筆來作,農民用鋤頭來作,老太婆用紡線車來作。大家集體創作,就完成了這篇大塊文章。

毛主席風趣地將游擊戰術比作是“跳蚤”戰術。說,日本兵開進我國,住下要造飯,我們游擊隊便來打槍,好象跳蚤,人睡著了就叮。你醒了,要去捉,它就跑了。你睡著了,它又來,你醒了它又跑了,弄得你寢食不安。你想睡覺想吃飯,一便只有退兵。退到東北去睡覺吃飯。東北仍然如此,便只有退到日本島去,我們就利勝了。

毛主席問大家,如果日寇強渡黃河,直奔延安而來,我們將何以處之呢?稍一停頓,他說道,我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不是逃跑主義。因為我們的跑不是為了逃命,而是為了打,找更好的地方,更好的時間來打。

04 成長為抗日的勇士

由於形勢需要,王富春這期學員的學習時間比原計劃縮短了二分之一,提前畢業。畢業前夕,毛主席親自作了動員報告。毛主席詳細介紹了新四軍和八路軍的情況,著重強調了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性。他說,山東曾出過一百單八將,沂蒙山區是建立游擊區的好地方。主到敵後做群眾工作,最好是當教員,鬼子來,你帶著老百姓的孩子去逃反,他信任你了,你再去做抗日救亡的宜傳,他們就容易接受了,還可以用舉辦農民訓練班的方式發動群眾。最後,主席鼓勵大家要有決心有勇氣,要在實際的鬥爭中不斷錘鍊自己,成為抗日戰爭的勇士。

李清濰、王富春一行先後奉命告別延安,奔赴山東抗日敵後戰場,不辱使命,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抗日鬥爭,為驅逐日寇,建立新中國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本文根據李清濰、尹平符等人回憶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