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美譽的宋代最偉大女詞人,易安居士李清照,是一位通曉音律、長於詩詞、工散文、能書畫的才女。

也是唐宋年間婉約派六大詞人之一,且是六人中唯一的女詞人。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在《花間集》裡的兩位詞作大家溫庭筠和韋莊,風格各不相同。溫庭筠的詞風偏“密而隱”,而韋莊的詞風偏“疏而顯”,而這兩種不同的風格就開啟了之後“婉約派”和“豪放派”的先河。

因而唐宋詞的婉約派鼻祖,理應是溫庭筠。

他的詞風影響了之後幾位婉約派代表詞人,分別是李煜、柳永、晏殊、秦觀和李清照。

而像蘇軾、辛棄疾這類詞作大家,則是豪放派的代表。

然而豪放派詞作家也會寫一些婉約的作品,如辛棄疾那句千古流傳的經典詞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他婉約代表作品之一《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

同樣,婉約派的詞作大家自然也會寫一些豪放的作品。

比如李清照的《漁家傲》就是一首高境界的豪放詞佳作。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醉花陰》:委婉含蓄

在我們印象中,李清照的詞大多都是寫一些閨情幽怨,詞風是含蓄、委婉的。

如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作品都是大家熟悉的名作。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相傳這首《醉花陰》還有一個故事。

《琅嬛記》(元,伊世珍):

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歎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

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

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正易安作也。

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說明這首詞最好的就是這最後三句。

這三句中,“人比黃花瘦”是警句,“瘦”字則是詞眼。

詞眼就如同一個人的眼睛,是全首詞精神集中表現的地方。

這首詞是李清照和趙明誠婚後不久,明誠離家遠遊,李清照不忍相別,用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所作。

一般在詩詞中,警句是不輕易拿出來的。

因而在這句“人比黃花瘦”之前,先用了一句“莫道不消魂”帶動語氣來作為引子,再加上一句寫動態的“簾卷西風”,最後才拿出“人比黃花瘦”來。

整三句結尾一氣呵成,前面兩句環繞後面一句,起到綠葉紅花的作用。

這就好比一個經典的電影特寫鏡頭一般,可謂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這首詞末尾一個“瘦”字,歸結全首詞的意境,前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為了表達這點精神,所以“瘦”字確實稱得上是這首詞的“詞眼”。

“人比黃花瘦”五個字,以生動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義,更是與首句中的“愁”字緊密聯繫在一起,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類似這樣的精妙之詞,還有如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的“綠肥紅瘦”之句,也是為世人所傳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漁家傲》:蕩氣迴腸

就是這樣一位我們心目中委婉含蓄至極的婉約派詞作大家李清照,卻用《離騷》、《遠遊》這樣的感情來寫小令《漁家傲》,不但在五代詞中沒有過,就算在整個北宋詞作品中都是極其少見的。

一位婉約派女詞人,能夠寫出這樣一首有氣魄的豪放作品,實則讓我們刮目相看。

漁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整首詞都是在描寫夢境,開頭兩句便描寫了拂曉時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之前還從未有人在詞裡描寫大海的。

或許李清照是山東人,對海的見聞比較多,所以才能寫出大海這樣的境界來。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兩句,用了“接”、“轉”、“舞”三個動詞,來描寫海天跌宕的景象。

“星河欲轉”則是點出了拂曉時刻的時間,“千帆舞”則是描寫了大風,這並非江河中的景象。

詞的上片後三句,大致意思就是說:原來我就是天帝那兒來的人,現在又回到了天帝處所。

這句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裡的“我欲乘風歸去”之“歸”是相同的意思。

而在下片中,那句“我報路長嗟日暮”則是引用了《離騷》中的“欲少留此靈鎖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李清照的“路長日暮”是想表達人世間不自由的感慨。

結尾幾句則引用了《莊子·逍遙遊》中的關於說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之句,大致意思就是:

“看大鵬已經高翔於萬里高空之上,大風吹吧,把我的帆船也吹送到蓬萊三島中去吧。”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李清照的自由吶喊

為何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能夠寫出這樣蕩氣迴腸的豪放作品來呢?

其實這跟李清照所處的時代密不可分。

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於種種束縛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這般有高度修養和才華的女詞作大家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束縛下,當然會讓她感到煩悶和窒息。

《漁家傲》這首詞,就充分表達了李清照想要擺脫束縛,追求光明、追求自由的渴望。

然而這種願望在她生活的時代,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她只能把這種想法寄託在夢境當中。

即便只是寄託在夢境當中,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能不安於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敢大膽地提出衝破束縛、嚮往自由的要求,也是極其難得的。

放眼整個封建社會歷史,這樣的大膽表達,也都是極其少見的。

因而這首僅存的李清照豪放詞作品之所以能夠被世人稱之為“罕見”,不僅是詞作品本身的好,更是因為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極其少見。

也難怪梁啟超在評價這首詞時都說:“此詞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詞》中語。”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正是李清照這種內心對於自由的嚮往,才讓她通過《漁家傲》來吶喊出心中的不快。

或許這也算是在長期束縛、壓迫之下的一種突破吧。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種時代的束縛,那麼李清照會不會作出這樣豪放的詞作來呢?

《漁家傲》整首詞風豪放,意境闊大,想象豐富,是一首浪漫主義的絕佳作品。

而之所以能夠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於李清照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衝破這種生活現狀的思想情感。

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的生活經歷和情感,而想要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來的。

所以我們常說一句話:生活,就是最佳的練習場。

當你被生活壓迫時,如果你不能掙脫開來,那麼你自然就會被它打到。

可如果我們不給自己設限,那麼你就會收穫自由。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人生不設限,才會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生活在當下的時代裡,已然比李清照所處的時代更好。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開始變得焦慮不安起來。

似乎每天都被快節奏的生活追著在跑,都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代表作《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觀點: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事實上,給人套上枷鎖的,就是人自己。

現代人非常喜歡習慣性的給自己設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量力而行,自知之明等等傳統的教育方式,讓我們隨時都在給自己設限。

就好比換做我們是“李清照”,可能就會跟自己說“我是婉約派的詞作家,所以不能寫豪放作品”,為什麼不能寫?因為別人會說我們不對。

我們每天都在抱怨工作壓力大,抱怨生活壓力大,抱怨自己沒時間、沒自由。

但當有人提出“你可以突破自己的限制,追求想要的人生”這樣的建議時,我們又只會搖搖頭說一句“哪有那麼容易”繼續回到按部就班的生活。

“哪有那麼容易”似乎成了我們逃脫的經典借口。

而如我們這般哀哀怨怨的狀態,可是像極了“婉約派”之人。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天生沒有了四肢,但依然活出了精彩人生的尼克·胡哲在《人生不設限》這本書中寫到:

當你放棄夢想,就把上帝框住了。畢竟,你是他的創造物,他創造你是有目的的。

因此,你的生命不應該受到限制,就像上帝的愛不受侷限一樣。

事實上,在尼克·胡哲的一生當中,他就是在這麼踐行著。就如同他的書名一樣,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天生殘疾人所以給他的人生設限。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糟,尼克說:當我的父母看到我出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然而,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象的生活。我只能說:“我的遭受奇蹟可畏。”你也一樣。

他並不認為自己沒有手腳就受到了限制,反而他認為:“沒手沒腳,沒有限制。”

這就如同佛家說“斬斷三千煩惱絲”是一個意思,並非是你的“頭髮”在束縛著你,而是你的態度在限制你自己。

生在封建時代,一個女子受到時代的束縛,卻依然能夠喊出“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般蕩氣迴腸的豪放之詞來。

作為現代人,我們為何卻成天哀怨連天,不敢突破自己呢?

真正只有不給自己設限,才能遇見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如何突破自己的限制,用“豪放”詞來譜寫一首小令?

我們雖說處在現代文明時代,但其實內心還是依然受到了強烈的束縛。

可跟封建社會不同的是,我們有衝破這種束縛的選擇和權利。

相信如果李清照這樣擁有高修養、高才華的女子生活在當下時代裡,絕對不會只是一個“婉約派”詞作家。

單從她藉著《漁家傲》這首詞的“吶喊”來看,也絕不是一個安於現狀,每天“哀怨惆悵”的“弱”女子。

所以李清照是生於封建社會,心卻是開放自由的;而我們是生在現代文明社會,卻內心活得像封建社會的女子。

那麼到底該如何做,才能突破自己的限制,擁有更好的人生呢?

接下來我用3個小故事來幫助大家理解如何突破自我設限?讓你們也可以用“豪放”的詞來撰寫一首婉約小令。

故事一:韓信的意志。

漢初四傑之一的大將軍韓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把劉邦拋開,也稱“漢初三傑”。

早年,韓信身無長計,又不會謀生,常常吃別人家的閒飯,大多數人都厭惡他。

當時,淮陰縣有些以殺豬為生的屠戶,其中有個青年很鄙視他,接著還得寸進尺,當眾羞辱他,市井之人都嘲笑他,認為他太過懦弱。

然而韓信意志堅定,認為自己定將是一位能夠做大將軍的不世之才,即便是受了“胯下之辱”也毫不在意。

之後投靠項羽未能如願,再轉投劉邦,在蕭何的引薦之下終於還是如願以償當上了大將軍。

而在之後韓信也是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為劉邦奪得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邦曾說:“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要突破自己的限制,首先就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因為如果一個人的意志不夠堅定的情況下,那麼就會很容易被現實打倒。

試想一下,如果換做你是韓信,那麼在被人厭惡、受人羞辱時,你能夠做到像他那樣意志堅定嗎?

或許我們早就自暴自棄了吧。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專業、擅長的點來找到自己未來想要獲得的成就方向,然後堅定不移的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無論遇到什麼阻礙,都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信念,哪怕是受到了“胯下之辱”一般的打擊,也不能改變自己的初衷。

這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很難。

可人生在這個世上,又有什麼事情是輕鬆容易的呢?

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見到困難就放棄的“懦弱”。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故事二:馬雲的遠見。

如果光是有意志而沒有遠見,那麼可能我們依然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目標。

在當前社會上很流行一句話叫做“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並非是告訴大家不用努力,而是在努力付出之前要有正確的目標和方向。

馬雲在創業的時候也並非一開始就順利,也並非一開始就做的互聯網。

馬雲1994年第一次創業,乾的是翻譯社,月收入700,房租2000。

1995年馬雲第二次創業,開始幹起了互聯網,啟動了“黃頁”項目,在推銷黃頁項目的時候,還一度被認為是騙子。

1999年馬雲第三次創業,創建了阿里巴巴。

2003年馬雲推出個人電子商務網站——淘寶。

之所以簡單概述這幾個關鍵事件,一方面是馬雲的創業史大家已經很熟悉了而且到處都能找到詳盡內容,所以在此就不多贅述;另一方面就是想要這樣簡明扼要的表達馬雲的遠見眼光問題。

而這幾次創業看似比較獨立,但其實是有非常強關聯性的。

做翻譯社,是因為馬雲英語好;而英語好,才被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討債,於是馬雲才能夠在西雅圖“意外”接觸到互聯網;接觸到了互聯網才啟動了黃頁項目,以及之後的阿里巴巴和淘寶。

這就是遠見眼光帶來的必然結果。

相比之下,馬雲是有堅定信念和意志的人,也是非常努力的人,但同時他又是一位具有超前遠見眼光的人。

所以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要具備這樣的遠見眼光——即便我們無法做到馬雲那邊超前,但至少自己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還是可以做好的。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故事三:尼克·胡哲的樂觀。

人之所以會給自己設限,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悲觀情緒所導致的。

1982年12月4日,胡哲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天生沒有四肢,只有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

在他六歲時,父親教他如何用身體僅有的“小雞腳”打字。而母親則為他特製了一個塑料裝置,好讓他學會“握筆”寫字。

10歲時試圖在家中的浴缸溺死自己,但沒能成功。

在胡哲19歲的時候,他打電話給學校,推銷自己的演講。被拒絕52次之後,他獲得了一個5分鐘的演講機會和50美元的薪水,開始演講生涯。

自此之後,尼克胡哲就開始了自己的“不設限”人生。

在尼克胡哲推銷自己的演講時,有一個非常驚訝的數字“52次”,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有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態度,誰能夠接受52次被拒絕?

我想大多數人可能在被拒絕三次之後就直接放棄了,畢竟我們一直以來都被“事不過三”給自我限制著。

特別是很多從事銷售工作的朋友,在一次兩次被客戶拒絕之後就心灰意冷,甚至一度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其實當你看到尼克胡哲推銷自己的演講經歷時,你是否還會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呢?

樂觀的心態並非就是說你一定要每天樂呵呵的,而是當你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依然能保持自己的初衷和信念。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通過這3個小故事你會發現,我分別列舉了一箇中國古代的大將軍、一位當代中國的大佬和一位國外的演說家。

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之所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講故事,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在突破自我設限的問題上,是不分年代、不分國籍也不分年齡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想要突破自己時,那些所有你腦海裡蹦出來阻止你的理由統統都是藉口而已。

如果你想要突破自我設限,那就需要有堅定的意志、遠見的眼光和樂觀的態度

堅定的意志是為了讓你在遇到挫折和阻礙時可以勇往直前;

遠見的眼光是保障你的努力並非是無用功,而是可以有實現的可能性的;

樂觀的態度則是讓你在遇到被拒絕、被質疑,甚至是被辱罵時還依然保持初衷,繼續前行。

無論是韓信、馬雲還是尼克胡哲,其實他們都具備以上三種特質。

還有那些古今中外功成名就之人,無不都是如此。

李清照僅存的豪放詞《漁家傲》:人生不該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我們雖說面臨著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束縛,但並不代表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不能突破自我設限,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就像李清照一樣,哪怕生活在封建社會之中,也不影響她用“豪放”的詞來寫出《漁家傲》這樣的蕩氣迴腸的小令。

我們也一樣可以在看似限制重重的環境中,豪放一把。

最後,借用李清照《漁家傲》中的一句詞來與大家共勉: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對於李清照的豪放作品,你如何理解的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