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宜秀区:“吹拉弹唱”奏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最强音

日前,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结合实际,细化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责任清单,明确具体任务和责任部门、责任人,抓政策执行、抓工作开展、抓落实速度,“吹拉弹唱”,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细,“春季攻势”最强音正奏响。

吹“思想”之风。

强化镇村干部思想认识,逐村召开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说问题、点不足,“红脸出汗”找短板、强力整改促发展。同时就2020年脱贫攻坚怎么抓、人均收入如何提高、返贫致贫风险怎样防范等进行集中会商,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工作思路。持续抓好脱贫攻坚理论学习,坚持集中学、自学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攻坚态势,进一步提升镇村干部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振决战决胜精气神。

拉“就业”之弦。

就业是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罗岭镇高度重视,动态更新,开展就业情况摸底调查,掌握底数,了解贫困户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给予政策及信息支持;实时对接企业和扶贫车间,优先组织贫困群众上岗就业;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战“疫”战“贫”双结合,帮助就近就地就业。截至3月底,该镇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达633人,同比增幅8%。

弹“产业”之琴。

坚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立足资源优势,找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契合点,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黄梅村,“杭白菊”是村民口中的“致富花”,不管是参与务工就业还是自己种植,推行订单农业,实实在在带动贫困群众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据了解,今年已有14户贫困群众种植菊花110余亩,预计每亩收益能达2000元。重产业发展、建“一村一品”、增人均收入、强集体经济,罗岭镇各“四带一自”新型农业主体春耕生产忙、贫困群众特色种养长短结合,产业发展呈一片向好状态。

唱“金融”之歌。

注重发挥扶贫小额信贷“靶向治疗”作用,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创新思路,深入推进“一自三合”模式,确保新形势下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放得准、用得好、还得上。强化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广泛动员、深入摸底,全面掌握辖区信贷需求;严控审查程序、及时评级授信,做到因户施贷、按需放贷,扶贫小额信贷在脱贫攻坚中助推作用有效发挥。自3月以来,已向40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200万元,实现了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深度结合,贫困户内生动力不断激发。(通讯员 齐玲玲 记者 吴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