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不开刀的硬核技术,我们通过3例真实故事来了解ERCP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成人ERCP的飞速发展,ERCP技术逐渐应用于儿童胰胆管疾病诊治,如胆总管结石、良恶性胆道狭窄、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胰瘘、胰腺囊肿等。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通过微创技术使胆胰疾病患儿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避免外科开腹手术,预后良好。

健康科普丨不开刀的硬核技术,我们通过3例真实故事来了解ERCP


下面谈谈消化科

最近接受ERCP治疗的三个患儿情况:

01

先说说消化科的“老患儿”军军(化名)的故事吧!军军12岁,三年里反复以“阵发性腹痛、呕吐” “胰腺炎”就诊陕西各大医院,多次因饮食稍有不当,随之腹痛急性发作。3年内反复住院15次的经历让家长和患儿身心俱疲。长期腹痛严重影响到军军的学习生活,不能正常饮食,营养缺乏导致体重下降,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多次住院学业落了很多,休学一年,不能正常融入学校生活,自然对军军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其父母多方打听,来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就诊。

就诊初期,焦虑的父母不信任孩子的病可以治愈、不信任医生所定的治疗方案,依从性差,军军内向、不愿交流、不配合治疗无疑都给治疗和护理增加难度,方莹主任和任晓侠副主任主动与军军及父母谈心,了解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走出消极的情绪,积极阳光的面对疾病。但军军的父母依然拒绝内镜手术,选择保守治疗,经过十来天的治疗,腹痛明显缓解出院,出院后科室坚持定期电话随访。胰腺炎需要长期控制饮食,学龄期的军军却常常偷吃零食,胰腺炎反复发作,腹部CT已经出现慢性胰腺炎改变。保守治疗只能缓解一时病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此次住院,消化科两位主任再次分别与军军父母深入沟通病情,消除顾虑,画图解说,最终孩子父母决定内镜下ERCP手术治疗。

手术在大C导管室如期进行,在导丝引导下插管顺利,胰管造影显示胰管扩张、充盈缺损,在十二指肠镜及导丝引导下先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使用取石气囊将胰管结石取出,沿导丝置入胰管支架内引流,快速有效的解决了问题,腹痛缓解出院。截止发稿前,随诊出院2月的患儿,病情平稳。

02

接下来说说因反复腹胀、食欲不振,同样诊断为胰腺炎的小美,小美的父母依从性高,很快就同意内镜治疗。随之小美的手术安排妥当,术中导丝引导插管,导丝顺利进入,但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跟进胰管颈部困难,造影显示胰腺分裂、胰管狭窄,放置胰腺支架支撑、引流,术后患儿腹痛明显缓解,效果立竿见影。

03

最后这一例患儿翔翔是最让人揪心的,以乏力一月余、加重五天收治于胸外科,入院时明显呼吸困难,胸部CT提示气管向右偏移、左侧胸廓饱满、肋间隙明显增宽、大量积液,呈“白肺”表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罪魁祸首竟是因为胰腺假性囊肿破裂造成胰腺胸膜瘘,胰液外渗导致胸腔大量积液,因当时患儿病情危重,情况不稳定,在胸腔镜下放置闭式引流管,引流积液,患儿病情逐渐稳定。经消化科会诊后行ERCP明确诊断,术中造影后显示造影剂外渗,胰腺狭窄,予以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胰管支架置入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病因多数因急慢性的胰腺炎引起。因此,孩子长期的腹痛不容忽视。

儿童疾病越来越复杂,家长、医生不能忽视胰腺疾病,不能认为这是大人才得的疾病。ERCP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是有效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