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麻木人心,消费沉沦灵魂",这本"美国死亡之书"预言我们现在


"这就是我们,不管什么年龄,都在一起等待付款的地方,我们的购物车上装满了色彩鲜艳的货物。队伍缓慢地移动使我们满足,让我们抽空瞧瞧架子上的小报。只要不是食品或者爱,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这儿架子上的小报中应有尽有。

超自然和外星球的故事,神奇的维生素,治癌的特效呀。对于名人和死者的迷信和崇拜。"


——《白噪音》

1949年,奥威尔回顾历史,畅想未来,写下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试图用"预言"的方式,为人类描绘一个极权的恐怖社会。

1985年,唐·德里罗依旧怀着"预言"式的,对未来社会的悲呛,用《白噪音》,试图把摸不透风充斥在人类社会每个角落的"现代恐怖"原貌,呈现给每一个沉沦的"美国人"。

如果总结历史,就会发现,其实"历史是个轮回",从1985年到现在,只约莫一代人的距离,现在去翻阅当时的历史,或许可以很神奇地看到我们即将到来的"未来"。

而当时正在发生的动荡、混乱与对死亡的恐惧等样貌,又像是在看我们经历的过去,就像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样,是的,《白噪音》的故事,或许就是我们的现在,以及快到的"未来"。


其实《白噪音》的故事,用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一场由化工废料泄露导致的"空中毒物事件",以及在此前、后一段,对死亡恐惧、消费主义、媒体报道的预言式探讨。

时隔35年,正在"灾难"进行时的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对我们现实的警示与宽慰。


热搜麻木人心,消费沉沦灵魂

白噪音,这种似乎远离我们生活的声音,在那个年代的电视里和收音机里,被放大。

作者德里罗说,死亡是一种白噪音,它无处不在,它就像是一切听不见的噪音,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故事里"人们"淹没的各种声音,如无线电,电视以及微波炉等发出的噪音,于是他写下这本《白噪音》。

他在一次访谈中谈到:

"我在国外生活了三年,当我1982年回到这个国家的时候,我开始在电视上我注意到以前没注意的事情。就是每天的有毒物质泄漏——通常就是新闻,天气预报,然后就是有毒物质泄漏。这是一个甚至没人提到过的现象。它只是一个电视上的现实。似乎只有那些亲身被卷进这样的事件中的人们才被它们影响。甚至没有人谈论它们。这就是写《白噪音》的动力之一。"

于是,正如故事里的前一部分,作者德里罗,对"我们"轻易接受电视里不断报道各种"灾难",却因此让这成为一场争夺注意力的隔屏"游戏",于是人心不免开始麻木,毕竟,你能说得出哪件比哪件更重要?

正如现在我们一睁开眼,就被塞满的"热搜"一样,那些诸如火灾、车祸、战争、性绯闻、校园暴力等等"灾难",每一件都显得如此触目惊心,不可原谅。

但说到底,除了触动一时的强烈情绪,比如愤怒的同情心,以及痛心哀悼之外,然后呢?

却是没有"接下来"的下文。

是的,十分钟更新一次的热搜,让你目不暇间,如记忆只有七秒的金鱼一样,转瞬就忘,然后继续悲天悯人般对着下一个"热搜"开始泛滥同情。

更可怕的是,正如开头的疯狂"消费主义",无孔不入融入生活的风靡一样,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渐渐被不自觉地裹挟着,适应着"前进"。

于是一场名为"对抗死亡恐惧"的"消费对抗"恐怖片,不知不觉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上演:

不开心了,可以买买买,让自己开心起来;

失恋了,与亲人吵架了,和朋友闹别扭了,可以买买买,取悦自己;

学习好累,工作太辛苦,带孩子好折磨,也可以买买买,算作给自己的补偿;

甚至,感到精神空虚了,还是去买买买,让这些填满"空隙";

最终,人到中年(老年),开始对必定到来的死亡,产生恐惧了,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买买买,因为这样可以忘记这个"事实"。

于是,这场"买买买"的疯狂消费行为,成为我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毕竟,它甚至可以让人忘记恐惧,"对抗"死亡。

故事里处于80年代迅速掀起的物质浪潮里,被后工业社会包裹的"主角"杰克,就是如此。

多不胜数的各种"美丽"商品,充裕到"浪费"的物质财富,电视让千万人没有了地理的距离,科技的进步让人"十指不沾阳春水"般快活地生活着。

商城,在杰克眼中是个神奇的"大家伙",每每提着满手,满车的购物袋归来时,那种代表着财富和美好生活的,穷人"永远"无法体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的意义,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梦想成真。

但作者德里罗想说:

"我终于明白了媒体是美国家庭中一股首要力量。它是封闭,独立,自指的。它就好像是我们起居室中降生的一个神话。就好像是我们梦境和潜意识里感受的某样东西。"

是的,所有的这些,都是一种浮在表象的安全感满足,不仅掩埋了人们对灾难和死亡的恐惧,更是渗透入人们深层次意识里的"疯狂消费主义"广告标语。

就像是现在"正在进行时"的我们,因为灾难暂时"消失",于是重归原来似"光怪陆离的加州生活"一样,开始一如之前,故事里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去无休止地谈论"遥远"的灾难。

而现在的我们,通过热搜(媒体)同样去讨论"不近"的灾难,同样的沉沦(沉浸)在轻松便捷,高科技的生活方式,与先进的现代文明里不可自拔。

(细思极恐)毕竟:

"泥石流,灌木林火,海岸水蚀,地震,集体屠杀等等,只有灾难会吸引我们的注意,我们想得到他们,需要他们,依赖他们——只要他们在别处发生。"

想想看,每每灾难发生之后,是不是"全世界"只剩下两块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以及媒体(热搜、电视等)给我们看的地方。

然后看到的开始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泛滥地"转发",然后留下诸如"加油"、"别放弃"之类的话,好似这样做,就可以传递关怀与爱的力量一样。

可是,真的如此吗?

下一秒,我们不会再被另一个诸如明星绯闻、丑闻,亦或更大(小)的灾难转移注意力,又来一次"爱的转发"?

不过,至少,可以看到整个"我们的社会"里,被营造成一个温暖而充斥正能量的氛围,还是很正面的。(不管真实的人心,是如何麻木。)

算是一种再次强调的"预言式"警示,不要轻易让"热搜"麻木我们的心;

同样,更不要把一切"不开心",寄希望于买买买的疯狂消费主义,去驱赶烦恼。


被隔屏的"灾难游戏"

正在上演一场"在身边"的生活"恐怖片"

之所以这本《白噪音》被评论家誉为"美国死亡之书",正是故事的核心是讲一场由化工废料泄露导致的"空中毒物事件",而前一部分的"平淡而美好"的生活,正是"灾难片"常用的前后对照法的铺垫。

越是平淡美好如画卷一般,理所当然的幸福生活,越是把后续灭顶一样的"灾难",衬托地那么无力而无奈。

作者德里罗不会用"低级而爽"的"白雪公主"童话的方式:比如让一个几千万宠爱于一身的白雪公主式幸福,瞬间在隐隐兴奋等待美好事物被毁灭的"局外人"(读者)的期待中,脆弱地结束。

而是把一整个如3D画面的戏剧场景,套入真实的生活中,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浸,不可自拔,好似故事里的生活,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一般,或许,也的确如此。

那些用消费填满的一切"负能量"的生活空隙,那些明明慕名而来拍摄"最美国的农舍之景",却眼里看不见"实际"农舍的我们,那些企图用一切科技代替一切生活的我们,不正是故事里的"人们"吗。

活在"恐怖片"里的我们,不跳出,比如来一场"身边的灾难",或许永远不会意识到"消费社会的荒唐可笑"。

正如故事里的"灾难"化学毒物泄露一样,城市里的人都需要紧急撤离,而杰克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因为收音机的报道和往常"遥远"的灾难热搜一样,于"高贵的人"是无关紧要的,也没有被报道,所以"高贵的我"也不需要逃跑。

不要以为这个逻辑很荒诞,正如"前一段"时间的我们不是如此?反正还远着,不在身边,所以不需要戴那玩意。直到事态扩大,离我们越来越近,才开始真正重视(逃跑)。

可笑的是,杰克正因为在路上帮汽车加油时,暴露在空气中两分半钟,就被"科学数据"判定他将在"数年后"死亡。(原文写,判定死亡已经种在他身体里,有点翻译模糊。)

而所谓的"科学数据",仅仅是一系列"大数据"里,诸如由人的历史档案中遗传状况,个人财产,体检就医情况以及心理资料,住院记录等"实际记录",来输入名字、化学物名、暴露时间后的判定。

当"科学数据"取代人(医生)的判断,人的生死也被异化成了冰冷而"真实"的,看起来没人可以逃避的数据。

更有魔幻般的"发声",在难民区的人们,对着空白的电视机愤怒着,因为里面没有播放他们"真实"的灾难,使他们自己都无法隔屏相信这是一场灾难,而不是一如往常的只是"灾难游戏"。

真实与否已经不重要了,最真实的感受是,被"肯定"的数据带来,近在咫尺对死亡的恐惧。

从此杰克再也不得安宁,定时炸弹般的被"植入死亡",往后余生该怎么办?

"加入人群,就是为了抵御死亡。脱离人群,就是作为个体的死亡冒险,即独自面对死亡。这是人群到那儿去的最重要的理由。他们到那儿去加入人群。"

然而,想象中的"电影式灾难片"并未到来,故事里对夸张的灾难描写,浅尝辄止,没有冲锋陷阵式的拯救人类,连起码的拖家带口拯救自我的对抗都没有。

除了儿子来了一场所谓的"精神领袖"式出风头的表演之外,生活很快归于平静,甚至连个像样的,各以人震撼的受害者都没有。

是的,到最后,即使挥之不去的死亡恐惧,还是让这个"幸福而平凡"的家庭分崩离析,但也是一种很自然的分离,正如日常生活中分分合合的男男女女的爱情与婚姻一样,最激烈的不过大吵一架,亦或声势浩大的"肢体交流"。

说实话,这本《白噪音》真的看着心累,作者德里罗铺垫和设计了这么多激烈到难以解开的冲突,本以为会来几段诸如家破人亡,斗争流血,以及科幻到超自然的惊险情节,却发现,每每冲到顶峰,偏偏被及时悬崖勒马,卡在中间,好难受。

但,正如最后的荒唐结局——兜兜转转之后,杰克还是孑然一身一样。

或许作者德里罗想说的就是,不要以为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就理所当然地享受这种所谓,被隔屏的"灾难游戏",殊不知其实我们正在上演一场"在身边"的生活"恐怖片"。

任由科技文明带来的时代疯狂消费主义,去抵御必然到来的死亡恐惧。

如此,只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写在最后:

或许正如这次没有如预计一般,出现的"报复性消费"场景一样,太久了,我们被"买买买"洗脑,仿佛这就是生命唯一的目的。

按下暂停键后,再继续前进的我们,或许可以从这本《白噪音》里获得早在35年前的"忠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