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随着扶风逆行抗疫英雄李盼、王辉等人物在报刊杂志网络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其背后把他们推向观众的作家和记者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有一位名字频显报刊网络,被众人熟知,他就是《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邀作家、扶风县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常炜同志。

“我每天都被身边发生人和事感动着,他们顾大家舍小家逆行而上抗击疫情的精神,时刻激发着我写作的激情,宣传好他们的事迹,让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看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信念是我的义务和责任!”常炜同志说到他的宣传报道,无不感叹地说。

战鼓为抗疫擂响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新型冠状病毒瘟疫,向华夏大地席卷而来。尽管多数人“足不出户,宅家报国”,却无时不感受到帘外“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激烈场面。

90后姑娘李盼,在扶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护士工作,当看到武汉急需全国医务人员援助时,新婚不久的她踊跃报名,2月2日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常炜第一时间联系扶风县人民医院、李盼及其家属,在报刊网络刊登出《致敬最美逆行者——扶风县人民医院护士李盼出征驰援武汉》《疫情当前:扶风白衣天使李盼 直面生死“逆行” 成最美“抗疫”英雄》等等一篇篇文章,为英雄李盼击鼓助战。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随着扶风籍赴鄂医务人员的增多,常炜又先后在报刊网络推出《为巾帼英雄点赞!抗击埃博拉宝鸡扶风籍女军医再次驰援武汉》《扶风巾帼英雄勇上阵 武汉一线战疫魔》《在武汉疫情现场,有一名80后扶风籍医生在战斗》《扶风籍医生昝雷:把民族瑰宝中医药应用在武汉抗疫一线》等等一系列文章。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特别当得知扶风县的三名青年李孝平、高号亮、丁兴平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瞒着家人参加了闻名世界的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共同参与创造用短短10天就建造出共1000多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中国速度”时,常炜又提笔写出了《扶风三青年勇担当 参与创造火神山医院“中国速度”》等等文章,为扶风豪士的大无畏的家国情怀擂响战鼓。

号角为爱心吹响

防控疫情牵动着人心,也激发着爱心。当防控一线缺乏医用物质时,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慷慨解囊,纷纷捐款捐物。

杨彬强是扶风县午井镇南官村人,陕西蚂蚁爱心公益团队负责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10万元,无私捐献给抗击疫情的家乡一线医务人员。常炜得知他的事迹后,立即写出一篇《宝鸡扶风籍爱心人士为家乡医务人员捐献爱心款10万元》为他的爱心吹响号角。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随着杨彬强捐款事迹的报道,捐款捐物的企业和爱心人士蜂拥而出,《战疫情 “中国好人”李朝辉一直在行动》《退役军人王新发 勇担社会责任 爱心捐助家乡》《疫情面前 陕西好人朱芳丽这样做》《抗疫战中 扶风残疾人袁兴才奉献爱心》《众志成城抗疫情 扶风妇联在行动》《抗疫情 新贸集团在行动》《扶风 暖心的饭菜送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等等一篇篇文章从常炜的笔尖流出,《众志成城 爱涌扶风》,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共同抗击疫情奉献爱心,这些暖心的举动,不仅温暖了一线的干部群众,更温暖着整个城市。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退伍不褪色,战“疫”闪光辉。吕家庄村退役军人王辉,在疫情中参与镇村疫情防控工作途中不幸遇难,年仅27岁。常炜跟随媒体第一时间采访,写出了《为了相拥在春暖花开》 《淳厚家风让生命绽放光辉——走进“最美退伍军人”王辉的家庭》 等一系列文章,呼唤爱心,凝聚正能量,用诚挚的爱心缅怀英雄!致敬英雄!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常炜用笔奏响爱心的号角,把一篇篇文章汇聚成抗击疫情的暖流,不断传递人间大爱和榜样的力量,引领更多的人投身疫情防控中,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丰厚的道德滋养和精神动力。

旌旗为复产飘扬

旌旗猎猎马蹄急 响鼓重锤战“疫”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决打胜经济发展保卫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复产,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面对海外疫情多点暴发的险情,扶风县不断把支持复工复产、恢复和稳定就业、畅通交通运输、保障市场供给等各项工作做细做扎实。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常炜又深入复工复产一线,了解企业疫情防控的措施和复工复产的情况,写出了《扶风 蔬菜大棚春意浓》《扶风 村镇工厂全面复工 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扶风驻村工作队 暖心助力找销路 小树苗圆了群众致富路》《扶风 退伍老兵种药材 遍地黄金遍地银》等等文章,为企业率先复工复产飘扬起一面面鲜红的旌旗。

在扶风县新兴产业园一厂房车间,记者看见常炜正和同事对该厂复工复产做进一步深度报道,上去刚寒暄了两句话,他就说:“我们还有下一个采访点呢,今天上半天还得抓紧时间把稿子赶出来,闲了聊吧……”说着就匆匆离去。看着远去的背影,记者心里不仅问道:“扶风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闻嗅觉敏锐的你,何时能闲呀?”

陕西扶风:永不停歇的抗疫宣传员

据他的同事说,常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经常深入抗疫一线,抓取感人的瞬间,都是第一时间发出报道。从疫情发生至今,常炜白天采访写稿,晚上加班赶稿,从来没有休息过片刻。在他的心里,就根本没有礼拜天和休息日这两个概念。知情人士透露,常炜目前已用坏了自己的两台电脑,单位办公电脑也是刚刚新换的。

“新闻宣传工作讲究的就是时效性和真实性,常炜同志就是这么做到的。他时刻关心周围的人,及时了解身边群众的呼声,第一时间能替大家说出心里话。”83岁高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有突出贡献的西周著名考古专家罗西章老师谈到常炜同志,很有感慨地说。而且,他把CCTV拍摄《中国影像方志》扶风篇《千年西周故城盛唐瑰宝惊艳世界》时,在周原博物院为珍藏的西周国宝题写的《国之重器》赠送给常炜同志。

据记者了解,常炜同志从教育系统进入县委宣传部工作以来,笔耕不止,勤奋写作,在《人民政协报》《陕西日报》《宝鸡日报》《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国网》《陕西传媒网》《宝鸡新闻网》等报刊杂志媒体网站发表文学作品、新闻消息、通讯报道上千篇(条)数百万字。曾荣获国家“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图片奖、陕西省职工文化艺术节文学征文报告文学类一等奖、陕西省首届职工网络文学大赛报告文学优秀奖、宝鸡新闻二、三等奖、《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优秀通讯员、宝鸡市外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著有长篇小说《沉陷的漩涡》、《心祭》,散文集《行走周原》,报告文学集《国家记忆》等。(唐志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