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毒死了武大郎?别造谣了,人家其实是对恩爱夫妻

因为《水浒传》这部享誉古今的文学名著,潘金莲和武大郎这对夫妻可谓是家喻户晓。

《水浒传》中,武大郎身材矮小,长相猥琐;潘金莲貌美如花,生性放荡。最终,耐不住寂寞的潘金莲在邻居王婆的挑唆下,与奸商西门庆勾搭在一起,并黑下心来,毒杀了善良的丈夫武大郎。后来武大郎的弟弟武松归来,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严惩了王婆这个恶婆娘,为哥哥报了大仇。

而《金瓶梅》中,潘金莲作为绝对女主角,戏份更多了,也更加狠毒。她与西门庆合伙毒死了武大郎后,被西门庆迎入了府中,成了他众多小妾中的一名。期间,潘金莲设计杀害了西门庆的几个小妾,心思歹毒至极。西门庆死后,她被大夫人吴月娘扫地出门,后被归来的武松杀死,报了杀兄之仇。

两部小说虽然过程略有不同,但潘金莲无疑都是一个狠毒的蛇蝎美人形象,武大郎都是一个相貌丑陋的小商贩形象。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的一些人物,在历史上都有其对应的原型,如官家宋徽宗、东京名妓李师师、及时雨宋江、奸臣高俅、童贯、方腊等等。那么潘金莲和武大郎这对夫妻,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他们与《水浒传》中的形象是否一致呢?

潘金莲毒死了武大郎?别造谣了,人家其实是对恩爱夫妻

《水浒传》中武大郎、潘金莲剧照


恩爱夫妻

据考古学者考证,潘金莲和武大郎这对夫妻,在历史上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二人同是北宋河北清河县人,潘金莲家住在黄金庄,武大郎家住在隔壁的孔宋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俩是老乡。

在出土的武大郎墓碑上,有这么一段铭文: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日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索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从此段铭文,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重要信息:

  • 武大郎并非死于非命---被毒杀,他活到了暮年,并且被人尊称为“公”,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 武大郎的妻子潘氏,并非出身贫贱,她出身名门,是一位淑媛。
  • 武大郎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生活清贫,但也绝非沿街叫卖馒头(宋时的馒头叫炊饼)的小商贩。
  • 武大郎文武双全,富有才华,中过进士,当过七品官。而且他因为官清廉,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 “良士贤妇”一词说明,与《水浒传》中,潘金莲嫌弃厌恶武大郎的故事情节不同,真实的潘金莲、武大郎夫妇间感情十分融洽,完全称得上是举案齐眉、伉俪情深。
潘金莲毒死了武大郎?别造谣了,人家其实是对恩爱夫妻

另外,根据考古学者测量墓中武大郎尸骨,判断他的身高在1米75以上,绝非《水浒传》中所描述的侏儒。

而潘金莲的身世,经过考证,她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闺秀,其父是贝洲知州。她自幼深受诗书熏陶,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聪慧知礼,贤良淑德。与武大郎成婚后,共生有四个儿子,她一心相夫教子,生活幸福美满。

这样的模范夫妻,却被描述成一桩“美女配野兽”的不幸结合,真是天大的冤枉。

历来小说创作者对于其中人物原型再加工和变动在所难免,除了小说作者本人的情感倾向和认知外,也有为了艺术效果而为之的因素,可是像这般“颠倒黑白”的变动,却是有些令人诧异。

施耐庵为何要将这对夫妻塑造得那般不堪呢?

潘金莲毒死了武大郎?别造谣了,人家其实是对恩爱夫妻


施耐庵的道听途说

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子孙后裔中,有个叫武双福的,他是二人的二十四孙,据他所说,夫妻二人的名声遭到损害,与武大郎的一位姓王的同学有关。

从前面的铭文可知,武大郎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他的这位王姓同学曾经在物质上帮助过他。后来武大郎高中进士,继而为官,家道蒸蒸日上,而这位王姓同学的家业却逐渐败落。听说武大郎在做官,这位王同学就兴高采烈地去找武大郎了,希望武大郎能帮他在官府谋个一官半职。

武大郎通过寒窗苦读多年才得了这么个七品官,哪里就有能力帮他这个布衣人士谋官呢?武大郎很犯愁,一面盛情招待了这位老同学,一面想着门路。

王同学就在武大郎家住下不走了,一住就是小半年。武大郎经过多方周旋,仍是无法替他谋到官职。而王同学左等右等,见谋官无望,认为是武大郎没有尽力帮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于是气愤地不告而别。

王同学越想越生气,渐渐地憎恨起武大郎来,于是写了很多谩骂武大郎的帖子,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贴着,不但贴,他还编成歌谣传唱,吸引了大批不知情由的百姓围观,于是就对武大郎产生了很深的误解。

武大郎因为官清廉公正,惩治过不少坏人,这些人抓住了机会,对武大郎的这些传闻添油加醋了一番,卖力地大加宣扬,使得武大郎的清明形象尽毁。

然而,这位王同学回到家,却见到武大郎早已经暗中给他家送来了很多银两,把他家破败的房屋都修好了,还给他置办了良田,使得他日后生活安然无忧。

潘金莲毒死了武大郎?别造谣了,人家其实是对恩爱夫妻


王同学这才知道武大郎并非忘恩负义之徒,顿时后悔不已,自己不该贴那些谩骂他的字条。

他立刻返回去,想揭掉自己贴的那些谩骂字条,可是已经晚了,武大郎的“恶劣”名声已在当地传开。

经过无数人的艺术加工再传播,武大郎的故事,就变得越来越离谱荒谬了。

施耐庵在撰写《水浒传》时,从民间搜集了各种奇闻逸事,其中自然少不了经过添油加醋后变得无比“精彩”的武、潘夫妻的故事。

施耐庵又经过自己天才的加工和再创作,将二人的故事融入《水浒传》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对夫妻于是变得更加“恶名”远播了......

潘金莲毒死了武大郎?别造谣了,人家其实是对恩爱夫妻


大仙说

因为施耐庵当年创作时没有经过考证,使得武大郎、潘金莲这对贤伉俪遭受了这么大的不白之冤,被后世唾骂了几百年。这深深伤害了二人的后世子孙。

有趣的是,施耐庵的后人——画家施胜辰,为了表达对武家造成伤害的歉意,亲自前往武大郎后人家中拜访,作了十六幅画,还配上诗文,向世人澄清《水浒传》对武、潘夫妇的误会。

武大郎画像上的配诗为: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家祠堂断公案,施家欠帐施家还。”

施家后人的这一举动,向世人证明《水浒传》中武、潘夫妻着实是被冤枉了。

本以为误会自此解除,然而,《水浒传》这本小说实在太过畅销,传播得太广,知道真相的人终究还是少数。于是,对武、潘夫妻二人的讹传也被接着延续下去了......

参考文献:《水浒传》、《金瓶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