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聯賽首回合戰平利物浦,聯賽盃1/8決賽淘汰切爾西,聯賽盃半決賽次回合力克曼城,聯賽次循環擊敗切爾西,索爾斯克亞麾下的曼聯在強強對話中屢創佳績,這些比賽的共性之一就是紅魔均依託三中衛體系執行防反戰術。經過近一個賽季的打磨,索式曼聯的戰術路線圖已經初步成型,攻擊性較強的4231陣型被用來對付中下游球隊,重心靠後的三中衛體系則被用來遏制Big6對手,布魯諾-費爾南德斯的加盟賦予了這套防反戰術新的活力。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大陸流非萬能,三中衛亦實用】

在依靠年輕球員打造全新4231體系的過程中,索爾斯克亞展現出了不錯的學習和調整能力,同時,少帥對三中衛體系及其延伸思路的運用,也是紅魔本賽季戰術層面不可忽視的亮點之一。儘管只在幾比賽中使用過三中衛體系,但索爾斯克亞每次使出B計劃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集中力量在“兩頭”解決問題是比較符合這支曼聯的特點。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上賽季後期,索爾斯克亞就曾多次使用三中衛體系救急。

經過本季夏窗的調整,曼聯的戰術風格和人員結構出現了重大變化。收穫了兩名防線強援後,曼聯後場的穩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球隊在強強對話中的抗壓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在本賽季已經結束的Big6內戰中(包括盃賽),曼聯取得10戰5勝2平3負的戰績。在聯賽客場不敵阿森納之前,紅魔一度在長達四個月的時間內保持著對同級別對手的不敗紀錄。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索爾斯克亞放棄了“巨人陣”,原有的戰術補丁埃雷拉和林加德也變得可有可無,前者離隊,後者淪為替補。

進入2020年之後,曼聯在強強對話中的戰績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儘管也有聯賽盃半決賽次回合擊敗曼城這樣的表現,但他們在其他比賽中均被對手所限制。曼聯成績的滑坡,一方面是因為球員的體能進入瓶頸期,難以支撐高消耗的戰術打法,另一方面就是索帥嘗試加入更多技術性元素的嘗試造成了體系的動盪。在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加盟後的第一場比賽中,索爾斯克亞同時遣上了三名具備10號屬性的球員,但並沒有打出預期中的控制足球。在球隊遭遇困境的時候,索爾斯克亞再次變陣三中衛救火,擊敗曼城和切爾西的比賽表明這支紅魔的戰術駕馭能力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三中衛體系在曼市德比中經受住了考驗。

【防守強人支撐局面,三中衛體系固若金湯】

在索爾斯克亞上任後的最初幾場比賽中,曼聯真正參與防守的只有六名球員(433/4222陣型),即四名後衛+雙後腰,博格巴和林加德的回防只是為了保證一定的人數,兩人更大的作用體現了由守轉攻階段。在防守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紅魔的守將會選擇優先退守填塞禁區,將邊路的外側通道讓給對手。當防守壓力的不斷增大,索爾斯克亞開始要求前場球員更多地參與到防守中,重啟穆里尼奧時代的352/532體系便是基於這種理念。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在對陣切爾西的三番戰中,索爾斯克亞完成了多次變陣,三中衛/五後衛體系很好地遏制了藍軍的兵鋒。

在使用四後衛體系的比賽中,曼聯的邊鋒與邊衛之間經常出現斷點,這一方面是因為曼聯在反擊中追求速度,快速通過中場打身後的進攻支援方式導致後排球員很難及時跟進,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盧克-肖和萬比薩卡容易遭到對手壓制,很難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進攻中。在馬奎爾和萬比薩卡加盟後,曼聯的防線已經具備了圍繞核心球員打造防線的能力,兩名強援在近期的比賽中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曼聯的三中衛體系便於攻擊手在中路形成合力。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萬比薩卡VS威廉,曼聯的三中衛體系展現出了寬度優勢。

在變陣三中衛之後,曼聯的三名前場球員獲得了較高的進攻權限,弗雷德也有更多插上進攻的機會,盧克-肖從邊中衛位置發動進攻很有突然性,五後衛體系帶來的寬度優勢也有利於化解對手的高位逼搶。曼聯用重心靠後的陣型設定可以“誘導”對手實施前場壓迫,達到快速消耗對手的目的。當曼聯決定採取高位逼搶策略時,他們也可以將陣型重心前移,恢復對邊路區域的控制。在這個過程中,布蘭登-威廉姆斯和萬比薩卡等年輕球員們的跑動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釋放。

【“意式模塊”演繹技術足球,B費解決進攻難題】

自索爾斯克亞執教以來,曼聯的中前場配置十分穩定。在上賽季的比賽中,馬蒂奇&埃雷拉都是雷打不動的後腰組合,麥克托米奈和佩雷拉只能在足總盃對陣雷丁這樣的比賽中首發登場,弗雷德也只撈到了寥寥數次首發機會。索爾斯克亞為前鋒鬆綁,導致雙後腰的比賽負荷很大,“鐵人”馬蒂奇和埃雷拉先後受傷,失去“僚機”的博格巴亦是獨木難支。到了本賽季,曼聯的中場全面“翻新”,麥克托米奈和弗雷德成為主力,球隊的防守有了長足進步,缺少的就是能夠穩定銜接中場和鋒線,在最後一傳和射門環節發揮作用的球員,布魯諾-費爾南德斯的到來解決了這一問題。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布魯諾-費爾南德斯是解決

在穆里尼奧時代,曼聯的主要推進方式是長傳和個人盤帶。索爾斯克亞上任後關閉了“1號公路”,曼聯成為了一支注重地面配合的球隊,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就是這樣能夠帶來技術元素,同時還可以適應英超節奏和強度的現代10號球員。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對陣切爾西是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參加的首場英超強強對話,葡萄牙人表現出眾。

【三中衛助力“三前鋒”,索帥把控核心競爭力】

傳統4231或433體系的鋒線一般由1中鋒+2邊鋒組成,而索爾斯克亞打造的鋒線主要是由風格相似的“前鋒”組成,在中路合力打擊對手是他們的比賽特點。索爾斯克亞在建設鋒線力量時的力度是驚人的,他對鋒線的重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他總是在努力地減輕鋒將們的防守壓力,二是他很注重保證前鋒的人數。在最初的幾場比賽中,索爾斯克亞沒有要求三叉戟過多地參與防守,他希望前場球員能夠將精力全部投入到進攻中,以較高的兵力投入來彌補單兵實力不足的缺陷。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博格巴缺陣,馬夏爾成為了曼聯陣中天賦最高者,法國人表現出了不錯的戰術執行力。

前鋒出身的索爾斯克亞擅長給年輕射手開小灶,包括拉什福德和馬夏爾(以及已經離隊的盧卡庫)在內的多名前鋒,都在其任內改變了打法和位置,也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由於在引援思路方面出現了問題,曼聯的鋒線人員儲備一度達不到爭四球隊的要求,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和伊哈洛的加盟解決了這一問題,如今的紅魔已是萬事俱備。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在曼聯鋒線最困難的階段(拉什福德受傷、B費尚未加盟),馬夏爾為球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在索爾斯克亞任內,馬夏爾逐漸掌握了“肋鋒”打法,即在持續衝擊邊路的同時注意向中路靠攏,像前鋒一樣尋求破門機會。三中衛體系不設邊鋒,前場攻擊手既能在中路形成合力,也有較大的活動空間,這是有利於馬夏爾發揮的。考慮到博格巴即將傷愈復出,索爾斯克亞在大部分比賽中還是傾向於使用四後衛體系,曾經在穆里尼奧時代後期打出高效率的左路組合(盧克-肖、博格巴和馬夏爾),有望成為索式曼聯在爭奪歐冠席位時的通關密鑰。

拿來主義效率高,索爾斯克亞玩轉三中衛

【總結】

Big6集團的形成標誌著亂世英超已經出現了階層固化的問題,“爭冠”和“爭四”的門檻一再提高,強隊必須保證對中下游球隊的高勝率,並儘可能地在強強對話中爭取更多的勝利(而不是平局)。曼聯能夠在索爾斯克亞任內保持高勝率,就是因為主打了壓迫和進攻的戰術,三中衛體系就是支撐主打“兩頭”戰法的最佳載體。索爾斯克亞的戰術可謂兵無常勢但總能切中要害,他敢於試錯、能夠玩轉不同人員組合的特點,深受傳統英式足球文化影響的教練一般不擅長使用三中衛體系,索爾斯克亞能夠用“舶來品”連續取得強強對話的勝利,他的執教天賦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