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拳论也有害处,从遇敌好似火烧身说一说练习内家拳的原则

首先声明一下,本文不解释。遇敌好似火烧身这句话。

经典拳论也有害处,从遇敌好似火烧身说一说练习内家拳的原则

写的文章越多,得到的评论也越多。看的评论越多,也就越能看清当今练拳界人们的功夫底子。

本人练形意拳多年,不敢说练得有多好,但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我在评论区曾经留过一句话:话不在多,有两句就现形了。有的人话说的高高明,却掩不住自身功夫的浅薄。

显摆是很多练拳人的通病,自以为是是你功夫的绊脚石。前人练出的结果告诉你,不等于你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用他人得到的成果来为自己立论,那是强求。

有的人拳还没有练会,就整出一堆佛家,道家,儒家的东西,来充内涵,故作高深。还是风云生一语道破,就不是个练家子。

触类旁通,要到一定的层次并且和你平日的接触有关。

比如拳道相通那是拳家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涉猎有感悟而互通。这是结果 是结果互证,而不是过程相推。不是说你拳上不会了,从道上找突破;道上不行了,拉拳来凑数。

正所谓一通百通,而不是不通加不通等于通。

再比如内外相通也是各自到最后的结果相通。有人说发力(劲)有什么呀?嗯,我练练肌肉就有了。我说肌肉力是外家的东西。他说你们祖师爷不是说了吗?内外相通。

如此错误,不一而足。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结果倒推是练形意拳的误区。

原本以为这些人只是寻找捷径,急功近利。

其实他们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以对证错来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是去纠错求证,总是拿一堆理由来辩解。正如网友的论断嘴硬。还是把风云生的那句话送给他,就不是个练家子。

这里说一说练拳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理论大多是前辈功夫成就后的总结,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并非适用于每一个练家,也不会适用于修炼的每一个程度。

在以往,师父自然会把适合你修习程度的理论讲给你,所以有师父看着的人不大会发生印证错误。但现在是网络社会,拳家接触的理论多,而能找到的明师却少,因此住往会发生修炼程度与理论不匹配,自己却沉溺假象中难以醒悟。

其实真正适于一般拳家的理论并不多,也不复杂,内外三合足以。但人们往往好高骛远,不断去套用更深的理论。这是大谬。百家号写拳术的作者不算少,大多是随意借用前人的理论来强证自己的观点,真正有自己感悟的练家子作者很少。能够有自己理论体系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我建议你认准一两个作者,看他们的文章就可以了。涉猎太多,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好处,甚至会适得其反。说到这里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当然只是一个愿望并不敢强求,希望你能够关注我。我发现一些拼凑理论,说大话的作者关注度非常高。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说明我们的练习者缺乏基本的判定能力。

形意拳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话:遇敌好似火烧身

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这是前辈对自己功夫运用的总结,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以期让后人有一种触类旁通的体悟,并不是一种修炼的法则。

现实中甚至有的人用火头烫徒弟来练这种反应。有没有帮助呢?也许有。但这种做法却是强求。你练到一定程度。本身就具备了这种能力。你不到一定的程度,强行求取,就会失去原本的面目。火烧身任何人都有反应,但普通人成不了高手。

形成的反应能力必须能落在规矩之内,所以遇敌好似火烧身也要从规矩内求,是先强化规矩

如果你按照规矩练拳练到一定程度时,师傅一指点,你就容易明白。如果你从结果来求,你做出的反应就入不了形意拳的规则。你得到的是火烧生身的反应,而不是形意拳的反应。偏离了形意拳,即使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大用。

其实这个能力人人都有。要把这个能力限制在形意拳的规矩内,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了。有人说没有这个能力就不是形意拳。大错特错。

所练在形意拳的规则内,就是形意拳,没有火烧身这个能力,只是功夫高低层次有别。相反,你有了这个能力,却不在形意拳的规矩内,就不是形意拳。这就是从结果倒推带来的害处,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仅仅是指出这么一点,如果你处处以此为之,那就是差之千里,谬以千万里了。所以不要被拳经中的某句话所误导。

不要胡乱地拿来,就为我所用,更不要去试图证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