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一 人彘事件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太后,也就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吕雉。

她和“人彘”这个标签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吕雉“为人刚毅”,这样的评价就知道她的脾气。

作为好酒色的刘邦来说,有了地位之后,疏远吕雉是必然选择。

吕雉的儿子刘盈又被刘邦评价为“不类我”,

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被评价为“如意类我”。

对吕雉而言,这是个很危险的评价。

但吕雉之结发之妻,刘盈是嫡长子,早已册立为太子,而刘如意不是。

矛盾产生了,刘邦很为难。

但对于吕雉太子刘盈和戚夫人赵王如意而是是生与死的问题。

吕雉和戚夫人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张良考虑的是国家大局,刚建国,不能再折腾了。

于是帮太子请来了商山四皓。

吕雉在赢了,戚夫人输了。

志得意满又满怀仇恨的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具体来说:

砍断手足,烧掉耳朵,灌上哑药,放在厕所里和屎尿苍蝇相伴。

吕雉对自己的作品很得意,要儿子刘盈来参观一下。

刘盈来了,看了,然后哭了,接着这个富有仁爱之心的皇帝病了。

心视觉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无法处理朝政。

吕后并不满意对戚夫人的史上最狠个人打击,

还一了百了,还用鸩酒毒死了赵王刘如意,还想毒死最有实力的竞争者齐王刘肥。

如果不是刘肥会来事儿,献出一城,又尊吕雉的女儿鲁元为太后的话,估计也得死。

从表面上看,吕后是为自己的儿子扫除障碍,

但实际上怎么分析,吕后都夹杂了太多的个人私欲。


二 随意废立皇帝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先立刘盈长子刘恭为帝,但刘恭并不是皇后所生的,而其生母已经被杀。

刘恭知道后,说:“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

(孩儿啊,你还是太嫩了。这话,是杀身之祸的话啊。)

吕太后知道后,觉得将来这位满怀复仇之心的小皇帝将来是个大麻烦。

先谎称皇帝生病被幽禁,继之以暗杀。


再立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弘。

实际上都是吕后掌权,这两任小皇帝都是傀儡。


三 疯狂大封吕姓,称王称侯遍天下。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禄封赵王,上将,掌长安城的北军

吕产为相,掌长安城的南军。


为了培植吕姓势力,吕雉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境地。


赵王刘友的妻子姓吕,赵王不喜欢这个女人,喜欢别的女人。

吕氏女的醋坛子倒了,嫉妒之下,居然跑到吕后那里去说自己丈夫要将来收拾姓吕的。

机会难得,于是吕后把赵王召来,围起来,守着,不给饭吃,活活饿死了。


自己的外孙鲁元王张偃势单力薄,那就封其二字为侯。

和自己一起在项羽当做人质的审食其当左丞相,太傅。


只能总结出四个字:任人唯亲!

同时又杀了大量的刘邦子孙,吕姓补缺,

这让朝中老臣们周勃、灌婴都看不下去了。


但事情总有例外----朱虚侯刘章

他的身份很特殊,他是齐王刘襄的弟弟,同时娶了吕禄的女儿。

夫妻两个人感情应该挺好。

所以刘章知道吕氏家族的阴谋。


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日食出现,大白天像晚上一样。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雉的心理压力很大。

去祭祀祈福回来的路上,有碰上一只黑狗撞了一下肋骨。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占卜的说,这是赵王刘如意来报仇作祟。

这样,心理压力就更大了。

四个月之后,薨了。

临死之前,她最担心的就是担心吕氏家族是否能长守富贵。

她担心的,正是老臣们和刘姓诸侯迫切想干的。


四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宴宾客,眼看她楼塌了。


齐哀王发出书信,联合刘姓诸侯王要干掉诸吕。

相国吕产派灌婴出战,结果灌婴阳奉阴违。

这样一来,麻烦了。

吕产和吕禄这两个吕姓的核心人物有了三个方面的担心: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内惧朝中的绛侯周勃和朱虚侯刘章;

外患齐国和楚国的军队来攻打、灌婴有可能调转矛头。


这时候,吕产和吕禄一定悔不当初。

自己要的大保健,咬牙也得忍着。

周勃用人质威胁的方法让郦寄,这位吕禄的好友交出了兵权

刘章用了陈平的计策杀死了吕产。

这两位一死,“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捕斩吕禄,笞杀吕媭,诛燕王吕通,废鲁王偃。”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


结语


吕后执柄十五年。

眼看她起高楼,

眼看她宴宾客,

眼看她楼塌了。

吕氏一族荣耀十五年,毁灭一瞬间。


思考:

1假如戚夫人赢了,刘如意当了太子,戚夫人会如何对待吕后呢?

2为什么在古代外戚干政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呢?

3如何才能避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