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大白兔”

大白兔奶糖,作为经典的老牌国货,它不但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两年更是频频出现新动作!

唇膏、香水,大白兔迷上了跨界

继与美加净合作推出奶糖味的润唇膏之后,大白兔联名之路一发不可收拾,曾有网友说过,希望能见到大白兔的护手霜、身体乳,这次大白兔×气味图书馆,就给大家安排得明明白白。

还是原来的包装,还是熟悉的味道,从香水单品开始一溜延伸到沐浴露、身体乳、护手霜、香薰及车载香薰。都是记忆里奶香奶香的味道,用上这些,简直就是一颗行走的大bei兔奶糖,怪不得会有网友调侃,会不会被别人吃掉?

不务正业的“大白兔”

包装上采用了,大白兔经典的红蓝白色调,还有标志性的大白兔LOGO,识别度非常高!

大白兔联名合作款首发当日,线上2小时就售出了6500多件,没想到发售半天就被抢光了!

日销2000杯,大白兔奶茶红遍社交网络

近日,朋友圈里被一杯大白兔奶茶疯狂刷屏,不少消费者排队两小时只为一杯童年情怀。

据冠生园食品官方微信5月29日宣布,正版大白兔奶茶店已在上海上线。店中包含多种口的大白兔奶茶(含冰淇淋),均价在20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该奶茶店为快闪店,开放时间到8月18日为止。

自上线以来,该款奶茶便刷爆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由于目前全国仅限上海有售,故消息一出,大白兔奶茶便风靡网络。

据报道称,该品种的奶茶每人限购4杯,5月29日当天卖出了1000多杯茶饮,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日销售量大概在2000杯左右。有消费者表示,口味与一般奶茶无太大差别,之所以花时间排队主要为的是情怀。

不务正业的“大白兔”

形式不重要 内在创新才是真理

首先不可否认大白兔奶糖一系列的跨界举措,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令人眼前一亮。尽管价格涨了好多倍,但仍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可以说这种创新探索是成功的。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抛开销量来说,跨界可以,但不能喧宾夺主,取代了产品本身的地位,买大白兔奶糖是为了当初的那个口味,那么跨界从侧面反映出了奶糖微不足道,主配角的定位要明确清晰,比如我看一场电影,看完之后我只记得了配角,主角是什么,在里面演的什么我都忘记了,那么是不是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不务正业的“大白兔”

虽然屡次跨界合作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对于品牌方而言,情怀并非长久之计。作为民族老品牌,过去几年,上海大白兔糖果厂经营日益惨淡,净利润连年直线下滑。

据其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其在2009年的营业收入为5861.23万元,净利润为1137.76万元;2010年营业收入2662.59万元,净利润仅74.52万元,比2009年降低93%;2011年前10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639.24万元,净利润更是大幅降低为13.44万元。

对比三年数据可知,上海大白兔糖果厂的营收和利润一直在下滑,2010一年净利润比上年减少了1063.24万元,2011年继续下滑,净利润缩水近80%。

有数据显示,在诞生的这60年中,大白兔仅仅经过两次大幅度改良。一次是在2012年11月,一次是在2014年2月,此后再无重大改动。

因此,对于60岁高龄的大白兔而言,如何推陈出新,从根源上解决品牌老化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老品牌,老企业,产品会因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放在大白兔奶糖身上,它身上的承载的担子更大,因为它是一代人最熟悉不过的回忆,怎么能将这些回忆顺延到现在以及将来,从产品自身来说就应该想好产品的创新还有奶糖本身文化的保留和发扬,而不单单是跨界那么简单!

创新之路不止一条,找到创新发展之路,也不是企业前行的句号。“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到什么是时候都是企业该思考的问题,大白兔也不例外!

来自纳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