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原來裡面還隱含了成功的要訣

單田芳《燕王劍俠》二十八回:“他一生酷愛武術,堅持練功,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注意飲食和休息,為此,他的壽祿很高。”在這部評書中,單田芳引用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句諺語,經常出現在小說評書裡,形容某人為了練好功夫不怕吃苦,最終成為武林高手。這樣的練習方式真的是普遍存在的嗎?

古人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原來裡面還隱含了成功的要訣

俗語的形成肯定和社會百姓的生活經驗有著聯繫,對於練功,古人也留下很多經典實力的俗語。提到武術的話,就有“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明確的說明了功力的重要性,因為沒有基本功,也就無法向更高更強發展,那樣即使練出來也是花架子。

古人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原來裡面還隱含了成功的要訣

如果提到基本功,那就是要做好不怕吃苦的念頭。如果是武術,就是要每天練習蹲馬步,打沙包,負重跑步等基本功,還不能間斷。因此,對於學徒來說,誰能吃得下苦,能堅持下來,基本功練紮實了,那麼對於以後的發展就更加有幫助。

但對基本功練習也是最難熬的,春秋時節,天氣溫度適中,可能大家沒得還過得去。但是到了三九天,寒冷臘月,天寒地凍,在溫暖的被窩裡肯定不想起床,況且還要在戶外雪地裡鍛鍊。在三伏天,夏日炎炎,酷暑難耐,光坐著不動都汗流浹背,更別說要練功了。所以說,三九和三伏這樣的極端氣候正是考驗一個人意志力的時候,也是是否能夠堅持下來的關鍵。

古人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原來裡面還隱含了成功的要訣

正是這樣的苦練,能堅持下來的慢慢的和那些無法堅持的人拉開的距離。可能一天兩天覺不出差別,但天長日久,那些刻苦勤備的人肯定基本功更加紮實,畢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練習中留下的每滴汗水,都構成了成長的基石。這就是都是習武之人,但是功力有高下之分,除了少許的天賦之外,更多就是靠堅持取得的成績。

古人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原來裡面還隱含了成功的要訣

其實這句俗語並不僅僅是用練武上面,比如健身、書畫、學問、藝術等行業,都是要有這種精神。只有堅持不懈,點滴的進步積累久了,就有了實實在在的改變。這裡就不僅僅是靠興趣支撐,還要靠毅力和師傅的督促才能堅持下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人無法堅持,或者努力的不夠,也就在功力上慢慢的分出了高下。

古人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原來裡面還隱含了成功的要訣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主要還是指身體鍛鍊上面,因為身體對於嚴寒和酷暑更加的敏感,此時再進行鍛鍊,無疑是對意志力很大的挑戰。所以,當時代發展到今天,對於這句話應該更加的科學的認識。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於這樣健身練功,對於那些常年堅持練功的人,反而更加能適應極端的天氣。而那些不經常運動的人,就不要輕易在三九或三伏天運動過度,以免造身體吃不消。

古人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原來裡面還隱含了成功的要訣

現代醫學表明,對於極寒和酷熱的季節,戶外鍛鍊更容易引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那些一直健身的人,身體是慢慢適應了溫度的變化,所以也就更有好的精力和身體條件來對抗。還有一點,要看自己健身後是否有不適的症狀,如果精力充沛,自然可以繼續,如果出現不適,要抓緊調整。

明代胡胥仁有一首對聯:“若有恆,何必三更曝,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歸根結底,能夠堅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人,往在春秋時也沒有停下來,相反可能更加的努力。但不能接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人,平時都很少去練功堅持,那麼在三九和三伏又怎麼受得到這樣的天氣呢?應該說,人與人的差距也就是由這樣來的,上天一定不會負那些勤奮努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