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沒事胡扯,覺得不好也勿怪!

相信看過《陳情令》的小夥伴對於各角色總有不一樣的偏愛。有很多喜歡魏無羨的,但同樣也有很多喜歡薛洋的,甚至還有同情金光瑤的。

人生總是有些無奈的,不會盡善盡美,細細想來總有很多遺憾。比如缺失的童年。

鄭爽是我早些年比較喜歡的一個女生,我一直堅定的認為她在我心中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生。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討厭她,覺得她不爭氣不夠努力,脆弱敏感,無病呻吟!

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但其實她的行為並沒有那麼難以理解,只是她站在了聚光燈下,放大了而已。

家裡姐妹兩個,長輩們又重男輕女。小時候父母總會不自覺的忽略我,為了吸引注意力我總會拼命的懂事一些。

長期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就像螞蟻在啃噬著人為數不多的信心。會不自覺的羨慕別人,忽略自己。最後越來越敏感脆弱,出了問題習慣性的責怪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難怪沒人喜歡。

就像我們覺得明明那麼好的鄭爽,卻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就是因為思維固定在了她剛開始思考的時候。

記得以前看過關於原生家庭的很多文章和電影,像張雪迎的《狗十三》,姚晨《都挺好》,蔣欣的樊勝美……

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大致上有一點很相同,是說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填補童年的時光,越缺什麼越想要什麼。藍忘機會被魏無羨吸引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為什麼把《陳情令》裡的薛洋 金光瑤和魏無羨拎出來說,是因為他們太典型了。就像被生活狠狠折磨過的我們。

如果大家有時時關注新聞,就會發現,那些心裡扭曲,報復社會的壞蛋有很多童年都不盡如人意。

當然如果你要說,那麼多人童年都過的不好,為何獨獨那幾個變壞了。

那就得從魏無羨說起了。

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魏無羨,除去肖戰顏值高的的似神仙,最吸引人的其實是他的性格。

在魏無羨生命中有兩個重大的轉折,一個是幼年時被帶回江家,一個是身死道消之際。但無一例外他始終保持著他的本心。

魏無羨同樣是童年被人欺辱,帶回蓮花塢也被江澄欺負。

但幸運的是那個時候有人伸手拉了他,江楓眠幾乎代替了他父親的角色,江厭離充當了他的姐妹,他其實是很幸福的。有些苦難在未成絕望時,被幸福填補,就會變成了過去。

而薛洋很顯然沒有遇到拉他的人,很多人說他遇到了曉星塵,但其實已經遲了。因為他的人生觀 和價值觀已經定型,就像他覺得殺人只是一件小事,喜歡一個人就要不擇手段的留在身邊。

到死他也沒明白曉星塵為何會做那樣的選擇……

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童年時,他沒有遇到一個好的楷模,所以他的為人處世都是按照他所經歷的方式。簡單來說他是一張白紙,別人畫了什麼最後就變成了什麼。事實上他其實很單純。

我們覺得他對曉星塵過於殘忍,但在他心中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這就是三觀的偏差所導致的。

如果在那個黑暗的時光,他遇到那個人,吃到那顆糖,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再說金光瑤,對比薛洋,金光瑤就應該是偏激。個人覺得金光瑤是 最慘的,因為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來是正常的。而一手打破這些的反而是他最渴望的父愛,當你發現你做的一切被人否定,只是個笑話時,估計沒幾個人不崩潰吧!

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至於他後來一錯再錯,也是因為一葉障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人在看別人時總是機智萬分,好似一眼可見蛛絲馬跡。

可事實呢,像現在最轟動的“殺豬盤”事件,“傳銷”事件。那些身處其中的人難道就是傻子嗎?當你迫切的想要什麼的時候,你的心其實就亂了。

當你苦苦追求許久的東西,怎麼也沒辦法得到時。別人卻輕輕鬆鬆拿在手裡,你會怨嗎?

打個比方:王思聰你會嫉妒他,憤恨他嗎?不會!但如果他天天在你家晃呢,你輕輕鬆鬆就可以得到他的一切,你會不會想要幹掉他!

有些人也許不會,但金光瑤肯定會。他的經歷告訴他的道理,就是隻有變強才能保護好自己,對於他來說不能變強就等於活的不像人。所以他的口頭禪“我也是沒有辦法的”,在他心底只有一條路,就是變強。把擋他路的人都踩在腳底下,才能得到他想要的。

有沒有一隻手,可以成為童年的救贖!從《陳情令》說性格

魏無羨是因為有江家幸福和陪伴填補了他曾經的缺失,而那個拯救他的江楓眠就是他想成為的人。

薛洋是童年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他的善惡在他手指頭被碾那一刻被定型。

金光瑤的悲劇多半來源於他的父親 !算是家庭的影響!所以他成了他父親那樣的人。

有時候人在黑暗裡前行,就算光很小,卻也能暖人心。而沒有光的黑,走的久了,就不知道天會亮了!

沒事胡扯,說的不對勿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