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時間過得太快了,一轉眼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還多一點,而我也過完了自己28歲的生日。

28歲,離30歲越來越近,父母的期待,社會的壓力,自己的迷茫,這些東西一時間全向我拋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得住?

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有時候想想,我都28歲了,就感到好焦慮。有時又想想,我才28歲,還有無限的可能,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這些是我正式邁入28歲的10個感受,也是這短暫又漫長的時光教給我的事。

自信的累積是需要一個個成功案例,哪怕它很微小

我覺得自信的來源有三個,一是自我效能感;二是內在控制點;三是成功案例。

自我效能感是: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目標。

內在控制點是:相信是你自己而非外部環境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

成功案例是:你能較好地解決問題,得到了漂亮的結果。

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自信的建立不是別人跟你說了一句“要自信一點”,一下子就能改變的,但是它是一個可以鍛鍊的過程。比如:今天說要讀半個小時的書就要做到;一個周至少跑步一次就要完成。在完成一個個小目標的過程中,你會對自己多幾分確信。把這種成功經驗遷移到做其他事情上,你會變得越來越自信的。

接納自己

我本身是個內向安靜的人,喜歡看看書,寫寫東西。相比與人交往,或是去熱鬧的場合,我真的很喜歡一個人待著。

但是從小,父母告訴我,要開朗外向,我這麼內向是不好的,是不受歡迎,不被喜歡的。上大學之後,我拼命想改變,想變得健談、開朗,參加了不少社團,還去做與銷售有關的兼職,就是為了逼自己改變。

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確實有成長。從原來一見陌生人就害羞怯場,變得能大方自如和別人交流。但也是因為這些經歷,我知道自己雖然可以表現得外向,但是不喜歡。

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每一種性格都有存在的價值,不要為了別人的期待,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人生那麼短,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熱愛和值得的事情上吧!

別拿自己的慫去對抗世界

慫是什麼?

一種“我不行”的心態。

面對很多未知的事情,剛開始也許我們不行,但通過學習、嘗試、練習,我們能不能有所進步。

我不怕自己不行,但不能原諒自我放棄。尤其是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怎麼努力就覺得“我就是不會,就是不行”。你年紀輕輕,不要那麼容易放棄。不希望每天過得單調重複,就一定要做出改變。對抗慣性的法寶是自律和變化。

積累人生的第一桶金

這幾年對於金錢有了些不同的認識,它不僅僅是用於支付的手段,更是你人生的底氣。

剛工作的時候,錢掙得不多,每個月存不下來什麼。後來工資漲了,我依然存不下來錢,甚至每個月還要依靠花唄和信用卡生活,就這樣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Fu*k u money)

後來狠下心來,把負債還清,減少購物慾,少刷淘寶,才慢慢存下了點錢。錢有時候就意味著自由和選擇權,你擁有得越多,在做選擇的時候,才不會被它所擾。

第一桶金,是你的底氣,是抵禦未知風險的手段,是你勇敢開始新生活的保障。

人有情緒很正常,但不能只有情緒

我們生活在一個合作協同的世界,工作中與別人產生矛盾和衝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利益和立場不同。

儘量不要在工作中宣洩情緒,因為老闆付你工資是讓你來解決問題的。也許你的上司和同事會安慰你,但他們的心裡也會覺得這個人抗壓能力不夠強,難堪重任。

工作、生活,更多的是考驗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進度條,彆著急

JK羅琳32歲出版《哈利·波特》,陳忠實40歲寫了《白鹿原》,齊白石27歲開始學習繪畫,60歲才家喻戶曉。

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就像《你在自己的時區裡,從沒落後》裡說的:“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所以,找到自己的節奏,慢慢來。

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管理

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你不可能什麼都想要。

因為無論是優秀的學習成績,還是漂亮的化妝技術,都需要花時間去習得。

在一段時間裡,做你最想做的那件事,全力以赴,而不是把時間花費在無關緊要還耗費精力的事情上,比如:打遊戲、逛淘寶等。

堅定地去做執行

最近大半年,我開始堅持寫作。

從原來一星期1篇,到後來2到3天寫1篇,慢慢我發現:開始寫作的難度變低了。它變成我自然而然要做的事情,不過感覺離習慣還差一些。

託尼·羅賓斯說過:“設定目標是讓無形願望成為有形成果的第一步,堅持你的決定,但在方法上保持靈活。”把你想做的事情分成幾步,一步一步把這些目標執行出來,很快你就能看到進步。

大多數時候,努力是更多一點的執行力。

提升認知水平

拉開人生差距的,不僅有能力,還有認知。

我們所做的都是和自己認知水平相符的事情,沒看過外面天空的青蛙永遠只覺得外面的世界就井口那麼大。

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人過不了自己沒見過,沒想過的人生。

所以,不斷擴大自己的認知邊界,讓你選擇人生,而不是人生選擇你。

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

之前工作的時候,我們部門來了個新人,僅僅用了3個月就當上了小組長。別的新人還在為能否轉正努力,他已經成為了同期的領導。

後來仔細觀察,我發現了他的過人之處。

他會經常覆盤總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如此要求組內成員。針對工作,會主動優化流程,會向上級反映工作中可以優化的細節,並給出解決方案。

關於成長:28歲教給我的10件事

這樣的人,不是僅僅把工作當成維繫生活的手段,也不是抱著為老闆打工的想法,而是為自己去工作,在工作中展現累積個人能力及優秀結果。

你就是你每日重複做的事情。想想如果自己是家公司,怎麼做才有人投資自己呢?

不管多大的年紀,願歲月增添給我們的是智慧、勇氣、擔當和成長,而不僅僅是皺紋。

正如嚴歌苓在《波西米亞樓》中寫的:“一副不標誌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和舉止,這都在於靈魂的豐富和坦蕩。”

願我們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眼裡有光,嚮往著詩和遠方,修煉成己想成為的人。

歡迎關注@城堡小姐Castle ,用寫作記錄觀點,在成長的路上,步履不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