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的神秘武器--血滴子

鼎鼎大名的“血滴子”,在清朝各种正式史料、档案中并不见踪迹。就算是雍正朝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写就的各种笔记小说中,也不见有关这种神秘莫测的兵器的描述。直到清末民初,市井之间兴起一股谈论宫闱秘闻的热潮。政治气氛紧张神秘的雍正朝,自然是文人创作的绝佳题材,当时用雍正帝轶事作为谈资的小说,有胡蕴玉的《胤禛外传》、孙剑秋的《吕四娘演义》蔡东藩的《清史演义》、燕北老人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闻》等。这些当时被称为“新讲话”的通俗小说,即便识字不多的市民也能读懂,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流传很广。

雍正王朝的神秘武器--血滴子

在小说中,血滴子是专门把人头从人的脖子上取下来的武器。虽然古代中国的很多武器都能使人身首异处,但在文人充满想象力的笔下,血滴子却不是寻常的武器。有点野史称,血滴子在使用的时候,是“放出去”的。持有血滴子的人并不需要直接掌控武器,便能取下人的首级,颇有些“取人性命于千里之外”的意味。在使用时,血滴子和目标的距离不会太远。使用者把血滴子放出去或是抛出去,它便会把人的头颈部罩住,飞快割下人的头并一同收回来。被血滴子所害的人便成了无头尸体,十分恐怖。

雍正王朝的神秘武器--血滴子

有的小说将血滴子描述成一种半球形的器物,内藏一圈锋利无比的快刀,用时把它扣在对方的头上,开动机关,就能把人头轻易地割下来。有的小说则认为血滴子外形酷似皮筐,大小刚好能容下人头,筐口装有锯子,筐上有铁链,一抛出去套上人头,锯子就会切断脖子。还有的则说“血滴子”是一条长铁链连着一个圆帽型的金属,可套住敌人的头颅。金属帽子的边缘有很多长刀齿,当血滴子套着敌人头颅时,刀齿就会把敌人脖子切断。在飞行途中,血滴子还会连续发出震撼人心的恐怖声音。更玄的是,有的小说还言之凿凿血滴子里面装有化骨水,能把割下的人头融化在其中,从而毁“头”灭迹。

雍正王朝的神秘武器--血滴子

在文人笔下,血滴子及其使用者为雍正帝夺权篡位、铲除异己立下了汗马功劳,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对雍正帝有异心的反叛者。而这批擅用血滴子的高手,人数还不少。编写故事的文人们为他们安排了一个完美的结局,“狡兔死,走狗烹”,雍正帝借使用血滴子的江湖杀手排除异己,然后又杀了这些人灭口,从此这种独门兵器成为江湖传说。如此一来,雍正帝的形象更加阴森可怖了。

雍正王朝的神秘武器--血滴子

也有人根据清宫的诸多文档考证,血滴子实际是一种极毒的毒药。这种毒药是用毒蛇的毒液混合一种毒树的汁液炼成,一滴就能令人通身溃烂而死,故称“血滴子”。炼制这种毒药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名为“撒树”的树木的汁液,出产在广西边境的深山老林中。苗人所用的毒箭,箭镞上所敷的“见血封喉”的毒药,就是用撒树汁熬成的。

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向广西巡抚发去一封密旨,要其在广西寻找一种毒树汁。雍正帝在密旨上说:“近闻贵州诸苗之中,獞苗之弩最毒,药有两种,一种草药,一种蛇药。草药虽毒,熬成两月之后,即出气不灵。蛇药熬成,数年可用。但单用蛇汁,其药只能溃烂,仍有治蛇之药可医”,更有一种蛮药,其名曰'撒',以此配入蛇汁熬煎,其毒遍处周流,始不可治。因此“撒”药,系毒树之汁,滴在石上凝结而成。其色微红,产于广西泗城土府。其树颇少,得只亦难。彼处猎人暗暗卖入苗地,其价如金,苗人视为至宝。尔等可着密行访问此树,必令认明形状,尽行砍挖,无留痕迹。既有此药,亦应有解治之法。更加秘密遍处访寻,如有解毒之方,即便写明乘驿奏闻。”

根据这道密旨,有人认为雍正帝的“血滴子”根本不是什么取人首级的利器,而是由南方少数民族传来的毒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