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你的焦慮情緒對孩子也會造成傷害

一、非常時期,家長面臨的挑戰


1、家長的困擾

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不想學習

孩子學習不自覺

對孩子視力的擔心

各種原因導致的親子摩擦與衝突不斷

2、”這屆家長太難當“

”神獸“困在家

上網”合法化“

父母兼”家教“

作息”全亂套“


二、您的焦慮都是來自於孩子嗎?

1、某心理熱線的諮詢關鍵詞:焦慮、孩子、疫情、工作


瞭解情緒的來龍去脈,才能找到調節情緒方法。

2、社交剝奪對情緒的影響


心理學實驗表明,我們的身體和心理機能需要必要的信息來維持。當必要的信息被剝奪時,就會出現注意力渙散,思維混亂、知覺能力受損,想象力畸變,和焦慮、痛苦等反應。


家長的情緒情感狀態,是孩子的情感基調,在很大程度上主導孩子的情緒體驗。


三、教子有方,做不焦慮的家長


第一,接納情緒

無論家長和孩子有了什麼情緒,這些都屬於正常的心理反應。

情緒帶給我們不適感,但我們要看到情緒的功能!

因此,請識別和接受自己的這些情緒,然後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而避免被情緒所控制!


第二,家長首先做出改變

任何關係都是互動的結果。如果想要改善一段關係,關係中的任何一方做出改變,都會為關係帶來漣漪,讓改變真正發生。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你就可以成為那個首先做出改變的人。


第三,換位思考

”同理心“就是”我懂你的感覺“。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這對幫助親子面對溝通問題常常是非常有效的。


第四,用恰當的方式表達關愛

積極聆聽: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誇獎與鼓勵:好行為不是被批評出來的!

寄予希望:相信對方可以改變!

”我“信息:我看到、我感受、我希望……的表達方式

很多時候,由於我們表達方式有問題,會使被關愛的人產生困擾!


第五,學會減壓

學會傾訴:向家人、朋友、同事、專業人員情緒

堅持運動:運動不僅能強健肌肉,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大腦的功能!

轉移注意:情緒失控時,暫時離開刺激源,讓自己冷靜下來。


第六,建立契約

例如合理管控手機的使用(使用約定、使用計劃、善用管理APP、父母以身作則)


家長要學會放手,到位不越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