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而活

成為自己,一直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命題,可是見慣了生活,經歷了生命,有幾個人敢說自己真正為自己而活呢?

朋友家的小女孩,今年四歲了,非常的活潑好動,每天除了飯點基本上在家裡都找不到她,她爸爸經常說,你比一個男孩子還野。每天天氣轉涼的時候,奶奶都會拿著外衣去滿村子找她,邊給她穿衣服,邊跟她說:女孩子就要有個女孩子的樣子,你這樣將來沒人要你。

雖然是句玩笑話,雙方都沒有當真。但是這句話真的就過去了嗎?

女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而活

我那個年代,很多家庭經濟都不富裕,家庭裡面要是有兩個都在讀書的小孩的話,那就更拮据了。這個時候,為了“長遠”考慮,家裡一般都會讓女孩輟學,然後讓男孩繼續讀書。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同時女生還可以出去工作,為這個家庭增添一份收入。

薇薇的表姐就是這樣的一個經歷。在廣東流水線上工作了五年,這五年裡面,家裡給她的溫暖永遠都是在月底發工資的時候,她也習慣了,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通常就是:誰讓我是女孩子呢,就是這個命!

她用了五年的時間給家裡蓋了一棟小樓,在當地都是排的上號的。後來,在工廠裡面,遇到了一個對她很好的男生,她知道這段感情不會有結果,因為知道媽媽希望自己就嫁到當地,所以儘管自己也對他有好感,但是一直都在迴避。

男生苦苦追求了他一年半,她才艱難鼓起勇氣同意交往試試。愛情的甜蜜沖淡了她的恐懼,讓遠在他鄉的她,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她淪陷了。這段戀情沒有多久,就被老練的父母發現了,跑來廣東把她揪了回去,然後這段感情,就在彼此思念的淚水中,慢慢被沖淡……

女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而活

為自己而活的人生,你才會有真實感。

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何老人一坐就是一整天,因為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對待人生,會有兩種主流聲音,一種是感慨歲月蹉跎,遺憾太多;還有一種就是對生活回憶的平靜和滿足。大概後者就是那些活出了自己的人吧。

諮詢室有這樣一個故事,一箇中年男人突然想要離婚,妻子非常困惑。他們的家庭是外人羨慕的,兩個孩子一個在讀碩士,一個已經參加了工作,生活穩定。妻子實在搞不清楚,丈夫這個年紀了還作什麼妖。

諮詢的後半段,妻子迴避之後,男人才開始慢慢打開自己。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去徒步西藏,後來工作,結婚,照顧孩子,生活的海浪洶湧而來,把這個都夢想都給拍打在了沙灘上。但是現在生活和工作都很穩定,這些記憶在頭腦中也就越發清晰了起來。

但是跟妻子交流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她不能夠理解自己,覺得自己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非要去搞什麼徒步穿越,還拉上孩子一起來勸阻自己……

女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而活

後來,他沒有離婚,但是在自己的堅持下,他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回來的那一刻,雖然形象大變(變黑變瘦了),但他說,這一刻,他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為自己而活的人生,不會過度敏感,患得患失

《道德經》有句話: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我們很多人在得與失之間總是容易患得患失。

小成是公司的一名財務,因為疫情的影響,公司這邊裁員了不少。在家隔離的那段時間也非常焦慮。總是打聽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復工,非常擔心自己成為失業人群中的一員。

公司群裡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一定會迅速點開了查看。


女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而活


那些在愛情中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往往也是對伴侶的語言,行為過度敏感,在生活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驗證,確定安全感,靠外界回應活著的,終究不穩定。

為自己而活的人,才能真正處變不驚,不卑不亢

閨蜜辰辰最近和婆婆鬧彆扭了,丈夫回家之後,她堅定的告訴對方自己的決定:既然兩代人之間有些方面沒有辦法調和,我認為間隔一定的距離是對我們雙方最好的保護。

而同樣深陷婆媳矛盾漩渦的自己,就沒有這樣的勇氣,告訴丈夫自己內心的想法,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獨自扛下了所有的委屈。一切都是為了這樣一個讓自己受盡委屈的家。

女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而活

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自由的生活,因為需要遵循一定的邊界,它是對你的約束,也是對你的保護。但是界限以內,可以試著大膽一些,成為更真實的自己,就像歌曲《讓我留在你身邊》也許會落空,也許會普通,但是那又如何,至少對於不公的生活,你掙扎過,努力過,試圖為自己活過。

女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而活

————————

END.

胡劍雲齊家工作室,一個專業的諮詢團隊,在婚姻情感裡遇到的任何問題和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在這裡得到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