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應急情況處理大全

培訓應急情況處理大全

在培訓開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如何去應對突發情況在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智慧。當然也跟個人的經驗有關。本篇文章,我們將把培訓中經常出現的突發情況做一個彙總,同時對這些突發情況給到一些解決方案。

1、投影儀用不了。投影儀用不了,在培訓中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那麼我們要想解決,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透一出現的問題主要有這麼幾種:

(1)電腦和投影設備不兼容。像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這些年新出的筆記本電腦清一色的高清接頭。但投影儀比電腦耐用,所以還有很多舊版投影儀,是不支持高清接頭的,所以我們要自己常備一個投影轉換接頭。

(2)電腦和投影在軟硬件上無法兼容。這也會直接導致的投影無法正常使用,規避這種情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對課件備份到U盤上,然後用其他的電腦來連接投影。自己每次出去收課時都會用U盤備份課件,同時網上也會備份,這樣的話確保如果電腦用不了,U盤也用不了,還可以用網上的這份,這樣可以做到萬無一失。

(3)投影儀本身的問題。比如說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突然投影黑屏、死機,這種情況在培訓中是經常會遇到的,特別是夏天,因為氣溫本身高,當投影儀溫度到達一定高度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投影的無法使用。像這個情況,我們作為培訓管理者也好,作為培訓師來說也好,遇到了我們要及時來調整我們的一個培訓安排,比如如果投影無法使用了,那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組織大家進行小組討論、提問、演練、實操作業等,或者說下課休息,這些都是很好的應對的一個方法。優秀的人總會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顯得不顯山漏水,他會很靈活自如地安排下課或者安排組織大家進行討論。然後在下課或者在討論的過程中安排專人來對投影進行重新調試。

2、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分為幾種情況:

(1)話筒沒有聲音。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是由於沒有電池造成的,也是最常見的。那我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提前先準備好備用的電池。如果無線話筒有多個的話,我們可以提前準備好,再讓確保萬一出現沒有聲音的時候,可以隨時切換換另一個話筒。

(2)電腦的聲音不能正常發聲。這類可能是音頻線的問題,那麼我們可以自己備用好一根音頻線,還可以準備可以搬動的小音箱。在放視頻的時候,如果聲音聽不到,這視頻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對於我們商業的培訓師來說,自己備用好一個小蜜蜂移動音箱,一個小的這種小音響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萬一有突發情況,小蜜蜂可以隨時拿出來講課,另外也可以準備好便攜式的小音箱設備。

3、培訓起衝突。記得有一年培訓,給一家水果公司做魔鬼訓練營,為了達到培訓效果,老師異常嚴格,有一位學員當時發飆了,揮起拳頭準備打培訓師了。這時我們緊急過去勸學員,然後上公司領導過去做工作。等學員情緒恢復過後,老師繼續上課。直到整個項目快結束是,這位學員現場給老師鞠躬道歉,因為他是受益最大的一位。

培訓現場的衝突無外乎就是學員跟老師的衝突,學員之間的衝突,學員跟其他人員的衝突。可能有的人會認為培訓還能起衝突嗎?是不是說得太嚴重了。那隻能說你沒有經歷過,但並不代表就不會發生。遇到衝突發生時,處理好了還能增強彼此之間的感覺,正所謂不打不相識。

首先,把發生衝突的雙方分別拉到培訓室外。正如要救火,得先把火源找到。培訓師講究氛圍的,衝突只好把氛圍拉到最低,所以要第一時間把人拉到培訓室外,以便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把人拉到室外,最好是要分開,不要讓他們再呆在一起,以免在會場外造成更大的衝突,這樣也便於下一步的溝通交流。

其次,臨時安排會場的學員做作業、互動討論、中途休息。會場忌諱現場出現突發情況後,沒有人及時站出來安撫現場情緒。當會場出現衝突的時候,難免會引起一點小騷動,這個時候我們要及時的站出來告訴大家,接下來可以進行小組的討論,或者直接安排正常休息。

再次,安排合適的人進行勸解。勸解是非常需要講究技巧的,第一,誰去勸解,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麼最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人,或者說有一定利害關係的人,再或者與被勸解的對象關係比較不錯的人。因為這幾類人可以直接影響到被勸者的這種情緒,可以讓他快速的平靜下來。第二,就是在勸解的時候有個關鍵點,我們一定要了解事情的緣由。是因為什麼事情發生。那麼像這種情況,不要第一時間對被勸者給予否定,首先要傾聽他。看他是怎麼說?然後再進行勸解。主要是要讓他們從大局來考慮。把利害關係跟他們講清楚。一定要把利害關係講清楚,這才是最關鍵的一個點。

衝突處理好後可以化為一次機會。有一次培訓現場老師學員出現了衝突,等老師再回到會場時就開門見山問大家,對剛才的衝突有啥感想?然後講出這是一次有目的性的衝突,是自導自演的,主要就是為了加深大家對沖突的認識以及處理的技巧。這樣一講,反而會讓學員覺得課程更有情景感。

4、培訓因應緊急情況需要提前結束。記得有一次我們在給一家企業做培訓的時候,因為當時來參訓的人員都是崗位上的核心骨幹人員,再者加上剛好正是汛季。原本2天的培訓,第1天上午開始下起了暴雨,由此直接導致了部分線路設備的損壞,所以這些人也必須要緊急回到各自的崗位,培訓需要提前結束。在跟各位領導協後,我們拿出的解決方案是:

(1)與搶修有關崗位的人員立即結束培訓,課程全程錄音,回頭再補學。在經過評估後,有些核心崗位的人必須馬上回去的,就立即結束培訓,回單位進行搶修。對於那些晚個1天不會對工作有影響的學員,就繼續留下來參加學習。培訓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但當問題發生時,還是要把工作列為第一位,就好比培訓再重要,到了返點吃飯才是頭等大事,不管是培訓師,還是培訓組織者來說,千萬不要跟人性去做鬥爭,也千萬不要跟工作硬碰硬,特別是這種緊急情況發生時更需要靈活處理。

(2)課程提前結束。鑑於突發情況發生,我們對課程時間進行了調整,也就是原本8點半到11點半,下午2點半到5點半的課程安排,我們調整為8點半到12點半,下午1點半到5點半,晚上再從6點半到9點半。這樣原本12小時的課程調整為1天上完,時間改成了11個小時。第2天所有人員可以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由此可見,在設置2天課程、3天課程或者更多天課程時,一定要設置一些演練實操環節,這樣既可以調整學習氛圍,促使培訓成果現場消化吸收,又能在突發情況發生時作為靈活調整的部分,比如原本12小時的課程,有3個小時演練互動,那麼我們可以壓縮到1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但若課程全程安排的滿滿的,出現緊急情況時縮減掉哪部分的內容都會影響培訓的效果。

在提前結束課程時,還有一些補救方法可以減少因課程時間不足而導致的培訓效果打折扣的負面影響。比如通過佈置作業、線上補充授課這些方法,但若是內訓師授課,還可以考慮重新安排時間進行培訓。

對於商業講師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在遇到需要提前結束培訓時,可以通過在下一次培訓時多增加時間來彌補之前培訓時間上的不足,這樣企業方也會心裡好受一些,而且還可以爭取到下一次的培訓機會,這都是一種商業推廣策略,化不利為有利。比如某講師給企業原本授課2天,但因企業方臨時有事提前半天結束,按照合同約定是付2天的款項,講師後面承諾下一次課程原本2天的內容,可以增加為3天,這樣講的更透徹。企業一聽這個解決方案很人性化一下就答應了,也沒有在糾結於講師要退半天課酬這件事了。

5、培訓師授課時突發疾病。在管理諮詢行業浸淫久了,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授課時培訓師突發疾病的情況,在現實世界中發生的幾率少之又少,但我還是碰到了。這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所以記憶猶新。

通過三年時間的打造,我服務的客戶在通過幾年的內訓師培養之後,基本上都已經成長起來了。而公司也進一步的加大了招商的力度,營銷人員這時搖身一變成為了培訓師,負責講究行業趨勢、專業知識、營銷技巧、、加盟合作政策等等。那一年,我應邀去做整個招商會的專家顧問,負責指導整個招商會的課程講授及整個課程的安排策劃設計。

記得在河北招商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意外。培訓師講授過程中突發疾病,現場非常緊急。負責授課的是公司的王牌內訓師,也同時是大區營銷老總,原本身體素質各項都可以,可就在講課過程中明顯感覺他不在狀態,講課不如之前流暢,然後手時常放在側腰處,整個人臉也煞白,汗如雨下。由於我全程聽課,要對他們授課進行記錄並在課後給予點評指導。在他持續了一段時間後,我馬上找到負責這次招商的負責人,讓其趕緊跟其他內訓師打招呼,準備上場頂替,並安排人送其進醫院,刻不容緩。

這種緊急的情況下,徵召其他人去授課,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雖說每個內訓師都能上臺講課,可並不是每個人都熟悉這個大區老總的課程,貿然頂替覺得心裡沒底。但課程不好中斷,畢竟這是招商培訓會,如果因為一些環節沒有銜接好,影響到最後的招商訂貨,那對銷售團隊這近一個月來的辛苦招商邀約是個致命的打擊。所以,這個事情要有人頂替上去,最後把主持人推上了講臺去接替大區老總的課程。而另外幾人則到講臺上把大區老總扶下講臺,並緊急送往醫院。

課程雖然有些小插曲,但這位頂替上去的人也很爭氣,課程總體感覺還不錯,甚至有些地方比大區老總講得更有特色。在後面我的課程中,我特意講到了這個細節:團隊成員遇到突發情況,其他成員可以快速補位,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團隊,選擇跟這樣的團隊一起做生意,是靠譜的,是有前途的。

通過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源於平常的積累。如果沒有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臺授課?沒有要求一個人要學會講幾門課?那麼當現場突發問題發生時,就只有認命的份了。

當培訓師因突發疾病而導致課程無法繼續時,可以考慮的解決對策:

(1)換老師。如果培訓有多位培訓師,可以考慮把後面上課的老師調整到前面來,這是最常用的解決對策。也可以請能講此類課程的培訓師上臺頂替。這很考驗一個組織管理者的資源整合能力。

(2)中途休息。馬上安排大家進行休息,利用休息的時間段看看老師能否短時間恢復,如果恢復不了,就要改期培訓了,或者換老師了。

(3)換一種培訓形式。可以組織案例討論、情景模擬訓練,在培訓師確定不能再來授課時再換老師,或者改檔期。

處理應對這類問題,真正的長遠之計是儲備師資。每次培訓我們都會儲備1-2位培訓師,以免突發情況發生時一時手足無措。這裡的儲備師資包括儲備內部和外部的師資。工作做紮實還得來源於平常的積累。

6、培訓師臨時缺席。2005年的春天。我們正在舉辦汽車經紀人的培訓班,所有來參訓的人員都是交了費用的,剛好第二天就是我們開班的日子,在開班前一天的下午。主講老師給我打來電話,說家裡有緊急的事情不能來講課,可離我們的開課時間不到一天的時間,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臨時通知學員,已經是來不及了,因為外地的學員已經提前到了培訓地點。當這個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非常被動,剛好這是開年的第一個培訓班,公司的領導是非常的重視,而且我們還邀請了媒體。所以我跟老師去協調,但是老師還是不能夠趕過來。讓他推薦其他老師也暫時沒有合適的。所以沒有辦法,老師當天把課件發給了,讓我提前做準備。之前整個培訓我也參與過,所以對於整個課程還是有一定的熟悉程度。為了不砸場子,只有趕鴨子上架了。當天下午、晚上一直在用心地看老師的課件,不斷的模擬講課,晚上自己在培訓教室裡模擬講了很多遍,然後把整個上課的提綱全部羅列了出來。到了第二天,課程如期進行。因為自己比較注重互動,所以這一天下來很緊張,畢竟是第一次上臺做商業講課,但是大家都還是非常積極的配合,所以整個課程下來,培訓的滿意度比之前這位老師的滿意度還要高。因此來說,人的潛力還是無限的

這次的培訓,最後自己做了一個總結。培訓能夠順利舉辦成功是基於幾個原因,第一,本身自身對於項目是比較熟悉。老師之前講的課我們還是有印象,然後課件發給我們的話,我們可以快速的上手。第二,積極的去備課。不斷去模擬訓練,記得那一次晚上我模仿訓練很多遍。第三,良好的一個心態。我相信自己可以把這個課講好。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汽車行業,所以,我只要講的比他們懂得多一點,我只要講的比他們專業點,就可以HOLD住全場

在培訓師臨時缺席的情況下,我們到底如何去應對,這考驗著我們每一位組織管理者的智慧。我們可以嘗試從人員調整、時間調整、交通工具調整在三種策略來做好相關的應急處理。

(1)人員調整

內部人員來頂替。培訓講課人員分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如果是內部人員,那麼在調整的時候相對來說會更靈活一些。比如說在華北區的營銷總監要講一次銷售技巧的課程,如果他臨時有事來不了,我們可以請華東區的營銷總監或者華南區的營銷總監來代替培訓授課。這個一般來說是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如果是外部的培訓講師授課,因為臨時缺席,這次我們也可以請公司內部能講這個課的人來頂替他,可以採取案例分享的形式來進行。如果本身外部老師一天的課,可以調整為內部講師講半天,然後學員互動半天的時間。

重新安排培訓師。對於外部培訓師。如果因為臨時缺席來不了。我們可以嘗試再安排其他的商業講師,所以這就很考驗我們的師資資源庫,來源於我們平常的師資積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多跟管理諮詢公司,經紀公司,培訓機構來取得聯繫,甚至我們也可以在網上直接來尋找老師相關的資料。

時間比較趕的情況,比如說明天就要培訓了,今天老師才臨時告知來不了,像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首先讓老師推薦其他的商業講師,如果對方也不能推薦合適的老師的話,我們可以嘗試找本地的老師,因為從時間上來說,本地老師更具可操作性,如果是外地臨時訂機票高鐵票,不一定能買得到,所以當時間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考慮請本地的老師或者公司周邊城市的培訓老師。

外部專家來支撐。在公司沒有合適的人員頂替講課及又不能夠聘請到其他商業講師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考慮邀請外部專家來做支持。專家主要是指行業學者、行業媒體記者、同行相關實戰派人員。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培訓形式進行一個調整,改成類似這種交流分享會的形式,我們可以把時間縮短。

(2)時間調整

調換時間。比如說五天的培訓,第一天的培訓老師因為臨時有事來不了。我們可以把第一天和第五天的培訓老師調換一下。再比如說三天的會議安排,前面兩天是會議,後面一天是培訓。如果老師第三天來不了,那麼我們可以調整為第一天開展培訓,第二三天開展會議。如果沒有合適的頂替的老師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培訓的時間推遲到下個月或者下一個季度。

延長時間。如果兩天的培訓老師第一天上午趕不到,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培訓時間往後推遲一下。比如說平常晚上不上課,我們可以把晚上也可以安排進來,我們整個課程的時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3)交通工具調整

在現在這個社會,晚點已經成了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但對於我們培訓師來說,晚點這意味著毀滅性的打擊。當因等交通工具的問題而導致不能趕赴培訓地時,我們可以嘗試調換交通工具,比如說飛機沒有機票了,我們可以坐火車坐高鐵。如果地方近的話,甚至可以包一臺車前往培訓地點。

凡事做好預案,這是作為培訓組織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唯有如此方能當突發情況發生時,可以遊刃有餘處理。

7、因時間沒把握好,課程提前結束。在企業內部培訓過程中。培訓老師因時間沒把控好而導致課程提前結束的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對於商業講師來說這種情況則比較少。在我為一家大型建材集團做知識官的幾年時間裡,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指導內訓師如何把課程講好。剛開始時,原本計劃上午安排三個內訓師講課,每位老師講一個小時,但有些老師課程講到20分鐘就講完了,提前40分鐘結束。像這種的提前40分鐘結束的情況,若不及時去調控的話就會給學員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的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來把控:

(1)準備好案例以及現場演練。這一招在接內訓中用的非常的多,原本在課程快結束的時候,我們發現如果2個小時的課程,還有30分鐘才到下課時間,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跟學員們講:接下來用30分鐘的時間對剛才所講的內容進行實戰演練操作。做這種互動演練實操的環節,時間我們就可以來靈活把控。比如說離下課只有十分鐘啦,那我們可以加快演練互動,原本準備選兩組進行演練互動,那麼現在的話我們就直接選一組即可,而且對他們時間上進行控制。記得有位內訓老師在講下訂單的流程時,原本1.5小時的課程,因為流程比較簡單,所以他用了不到10分鐘就講完了,後面我安排馬上進行模擬訓練,分成幾個小組,看哪組下的訂單速度最快,然後進行PK比賽。這樣不僅使得整個培訓氛圍更加活躍,同時是也讓培訓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

(2)播放視頻。有些培訓老師在授課內容講完了以後,發現還有時間才到下課,這時他們一般會巧妙的說這麼一句話:接下來我們來播放一段視頻,這個視頻是非常有參考和代表性的,對我們所講的課程內容起著一個回顧的作用。回頭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們可以安排一個人對視頻做一個分享。

在講企業文化戰略的課程的時候,我們其實可以來播放公司的一個宣傳片,通過播放宣傳片會更加形象,立體的來展示公司的一個大致情況。在播放的過程中,我們的時間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有一位內訓老師在講銷售拜訪技巧的時候,本身就一個知識點,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但是他把這部分是呈現的非常的透徹,因為他在在課程中穿插了一個視頻,這個視頻講了一個銷售人員如何去拜訪客戶的一個過程,視頻非常的有衝擊力,大家看了以後的話也非常的有感觸。

(3)安排問答集分享環節。這招在我們的培訓中經常用到,比如說課程一個小時講到40分鐘課程就結束了,那麼這次我們可以來講特意拿出20分鐘時間用於接下來的互動分享環節。我們可以讓下面的學員自己手寫自己想問的問題,然後統一交上來,由老師自己選擇一部分來進行回答。這種方式會讓老師更加從容的來回答問題,如果是現場讓大家舉手來提問的話,有可能學員問到的一些問題非常的刁鑽,老師一下回答不了,這可能會出現非常尷尬的一個局面,所以為了保險起見,讓下面的學員自己把問題寫在紙上,然後統一的遞交上來,這樣的話時間會長得更長一點。這次一種方式,如果這個方式完了以後,比如說40分鐘啊,10分鐘提問還剩下10分鐘,那麼接下來的話我們還可以考慮,比如說我們現在開放兩個名額啊,各個小組可以推薦一個人來對剛才的課程做一個總結分享,談談你的感受感悟。

內容講完了課程時間還沒到的情況下,我們不管用上哪一種招數,一定要強調一個點,這是特意安排出來的時間跟大家坐坐,交流,分享,做演練操作,做視頻的分享,不要讓學員感覺到你是因為時間還沒到下課點的,加上這一塊內容上去,這樣就感覺不流暢。

備註:如果你也想跟作者學習培訓管理或培訓授課技巧,可以報名參加《金牌培訓管理者》、《商業講師》在線課程班,可以加我微信353645591瞭解詳細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