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热爱公司的人,离职时比谁都坚决……

那个最热爱公司的人,离职时比谁都坚决……

中国有太多公司,把打鸡血当作企业文化,把虚无实际的幌子当作激励员工奋进的大饼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吐槽称,作为应届毕业生,冲破层层难关入职阿里,待了一个多月,却实在是受不了了,萌发了离职的想法。

究其原因,无非是经常加班太累,或者打鸡血式的企业文化让人不胜其烦。

阿里这样的全球巨头尚且如此,中国那数不清的中小企业就更是如此了。

事实上,通过打鸡血的方式压榨员工,才真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不信,你看看某广告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求高管和员工一律把老板的话当圣旨,甚至在内部会议上,要求称呼老板为“陛下”;

不信,你看看某地产巨头的企业文化,要求老板的电话一旦打过来,任何高管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必须在五秒内接听,否则直接辞退;

不信,你看看某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文化,把996当作金科玉律,认为是企业发展制胜的法宝,殊不知这是人家欧美企业早就淘汰的落后管理思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这样的企业文化十分推崇奋斗,这样的企业老板最常说的词就是奋斗。

可惜,他们压根就在故意混淆奋斗和压榨的概念界限


张小明是一家地产策划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还没正式毕业就来公司了。小明谈吐不凡、工作勤奋、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几乎每一个新来的员工,都对张小明有着不错的印象。

那个最热爱公司的人,离职时比谁都坚决……

“张总的工作能力很强,也很乐于帮助新同事”。

“张总的个人形象很好,领导很喜欢带他出席各种场合”。

“张总在公司各种场合里,为我们传播了很多正能量,值得每一个新员工学习”。

这几乎是大家一致的看法。

张小明在公司总是面带微笑,对领导小心侍奉,对同事以诚相待,是公司最年轻的中层管理人员。

而且,张小明也不是那种“出了成绩都是自己的,出了问题找手下背锅”的领导,而是既能统筹好工作,也能亲自上阵,去完成很多工作任务。

时间长了,张小明几乎成为大家公认的“热爱公司、热情工作、热心待人”的正能量代表。


周三,一切都很平常。晨会结束后,在洗手间里,A问B“听说了吗,听说张小明张总要离职了”。

B:“什么,不会吧,张总竟然要离职?”

是的,公司几乎任何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感到吃惊,尤其是刚来公司不久的新同事。

但对于张小明自己来说,作出这个决定早已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周一递交辞呈,周二周三交接工作,周四周五搬东西,下周就不来公司了。

这个几乎大家公认的最热爱公司的员工,离职时却比谁都坚决,比谁都更“雷厉风行”。

很简单,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企业文化里,很多人都学会了戴着面具生存。

当然,在职场上戴着面具生存绝非一个贬义词。本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就大,加上中小企业都奉行打鸡血的企业文化,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里,大家都戴着面具生存,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职场正能量的体现

所谓正能量就是:明明你不那么开心,却一定要在公众场合装作很开心。至少,不能把你不开心的情绪传染给领导或同事。

是的,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

那个最热爱公司的人,离职时比谁都坚决……

你永远不知道北上广高端写字楼的白领们,在洗手间里掩面哭泣的样子;也永远看不到国贸、陆家嘴的白领们,回到自己简陋的出租房里,累得连饭都不想吃的样子。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资本家对劳动力不是不剥削了,而是剥削得更厉害也更隐蔽了

所以,这就是妥协,这就是职场的生存妥协策略。

毕竟,既然是出卖劳动力,就不要太过于自欺欺人了。


“我宣布,投资拓展部的孙丽丽获得本次活动的一等奖。掌声恭喜孙丽丽。”在公司举办的比赛上,领导热情洋溢地大声说。

所有人都热烈地为孙丽丽鼓掌,孙丽丽容光焕发地走上讲台,和领导合影。

活动结束后,大家仍在讨论孙丽丽刚才获得一等奖的精彩瞬间。

周一早上。人力资源部王总办公室。

“咚咚咚”

“请进”

“王总,您好,这是我辞职申请,请您过目。”

“啊?孙丽丽,上周你不是还获得大奖了吗,大家都把你当做下一步工作的榜样呢,怎么突然就想起来离职了?”王总站起来,显得不甚理解。

孙丽丽不多解释,微笑着不说话,和那天获奖时和领导合影时的微笑如出一辙。

洗手间里。

A"喂喂,听说了吗?投资拓展部的孙丽丽要离职了?"

B"什么,不会吧,上周她不还获奖并发表了热情十足的感言吗?“

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