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莫讓"母愛"成為一場 "圍剿"

人類的高貴來自於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的複製品。——蒙臺梭利


1

開學第一天,二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

在路上,他說:"媽媽,老師讓我們今天寫自己的新學期目標。"

"你寫的什麼呢?"我問。

說到這裡,兒子略帶害羞,不好意思地說:"我寫是和學習沒關係的。"

"沒關係,只要是你自己定下的目標,堅持實現就很好",我不想打擊他的積極性。

回家後,看到兒子在本子上寫的目標內容:"一是每天放學回家第一時間寫作業;二是寫字的速度越來越快;三是每天堅持走路一個小時。"

看到這些,我的心裡除了欣慰,更多的是對孩子的心疼。

兒子慢性扁桃體炎經常發作,讓我和他爸爸很焦慮。暑假,我們開始帶孩子慢跑鍛鍊身體,但開學後可能每天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了。暑假快結束時,我們給兒子強調了幾次,回來先完成作業,留夠充足的時間戶外活動。孩子把這些都記在心裡了。

其實,孩子往往比父母更懂得理解對方。他們在努力滿足父母的願望,讓父母開心。

可是,作為父母的我們,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嗎?父母們是否明白,孩子們順應父母的背後,可能是內心深深的恐懼。

《無聲告白》:莫讓

孩子往往比父母更懂得理解對方(圖片來自網絡)

2

在《無聲告白》中,作者伍綺詩將這恐懼清晰展現。

小說中,母親瑪麗琳,獨立的新時代美國女性,胸懷成為醫生的夢想。家庭的羈絆,終究無法完成大學學業,只能成為一名全職家庭主婦。而這正是她母親所希望的,卻是瑪麗琳從小都在排斥拒絕的。她的母親本身就是一位家政教師,一生都研究如何做好一個主婦,兢兢業業。

當瑪麗琳意識到自己和母親一樣活著的時候,她很害怕。她夢想的火苗重新燃起,放下兒子和女兒,離家出走,繼續學業。就在離考試三個星期時,卻發現自己已經懷孕。

無奈之下,她再一次放棄學業。

本以為,瑪麗琳的夢想就此埋葬時,她意識到,乖巧懂事的大女兒莉迪亞,完全有機會過不同的人生。

自此,莉迪亞成為母親的"夢想繼承人",也成為父母雙方關注的焦點。

因為,莉迪亞的父親是一名華裔教授,在美國這樣的環境中常常被"另眼相看"。而大女兒莉迪亞的相貌與白人母親最像,藍眼睛,白皮膚。這讓她成為了母親夢想的寄託,也成為了父親在被歧視環境中的自我證明。而這些,唯獨不是她自己。

十年的時間一晃而過。正值青春期的莉迪亞,在自我成長需求與父母之愛的重壓下,決定重新生活,為自己而活。只是,她開啟新生活的儀式,是直面恐懼——游泳,從湖心遊到岸邊。一直以來,莉迪亞都很害怕在水裡的感覺,一直沒學會游泳。現在,她決定勇敢面對。

只是,一切已經太晚。莉迪亞,以生命的代價完成了一場"成人禮"。

《無聲告白》:莫讓

3

無論結局如何,莉迪亞都是勇敢的。作為父母,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孩子自我成長的迫切,追求自我的勇氣。只是,身在其中的我們,根本無法看到。

莉迪亞的父母或許永遠不知道,女兒可能根本不想當醫生,女兒喜歡的禮物是漂亮的項鍊,而不是各種書。因為,每次徵求女兒意見的時候,莉迪亞每次都回答:"是的,好的。"

每個孩子都不僅是細心的觀察者,也是最演技高超的演員。他們表演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母親高興,讓母親不會再離開自己。背後隱藏的都是對母親離開自己的深深恐懼。

只是,孩子們騙過了我們的眼睛,卻無法騙過他們自己的內心。

其實不難發現,母親瑪麗琳所有對抗現實生活行為,甚至將夢想寄託於莉迪亞身上的一切,也是在擺脫母親對自己的期待。只是,她自以為獨立的夢想,對莉迪亞卻是另一種期待和束縛。她身在其中,無法自知。

《無聲告白》:莫讓

孩子往往比父母更懂得理解對方(圖片來自網絡)

4

為什麼與孩子最親密的父母,卻常常看不清這背後的一切,繼續以愛之名束縛著孩子?

我想應該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我們不可否認,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因為對兒童感興趣才會生育,有些家長在生孩子時,或者在養育孩子時,本身就"動機不純",如瑪麗琳一樣,生孩子本來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精神得以延續,繼續自己的人生。

在美國現代實踐派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指出:"這些父母不想為人類做貢獻,而只是想對抗'命運',對抗'世界'的所謂個人成就。他們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其實反應了他們對待世界的敵意。他們沒有認清孩子是獨立的人。"

其次,更多的父母出於繁育後代的責任而生育,動機簡單,但卻盲目。大多時候都處在"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茫中而不自知。父母們以自身從上一輩相處中養成的關係模式來教育孩子。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習慣和人際關係處理方法代代相傳。這中間有基因的力量,更多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

如果要改變,父母就必須改變。而父母的改變,更多要依賴外部的力量,讓自己不斷成長,重新認識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無聲告白》:莫讓

5

親子關係是基於親情的情感關係,需要的是平等與尊重。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父母只是為其提供一個可以安全溫暖的成長環境。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教育思想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精神胚胎,父母不需要太多的橫加干涉。

那麼,父母究竟該如何認識?如何去做呢?

一是,尊重孩子的特質

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特質。這些特質在我們眼中,有所謂的好或不好,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清楚,這些特質是什麼?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

法國哲學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揭示了教育本來就該順應孩子的天性:"我們栽種草木,讓它長成自己的樣子;我們教育孩子,讓他擁有自己的才華"。這裡的"才華",不單單指孩子後天習得的特長,更是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良好品質。

因此,在養育中,我們不需要拿自己孩子對比其他孩子,也不必將自己的夢想強加與孩子身上。畢竟,我們和孩子,無論從年紀、成長家庭背景、社會背景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應該擁有專屬於他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是,肯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有各個年紀不同的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當下,他感到熱,就是熱。他感到累,就是累。但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需要大人的幫助。我們經常會嘮叨:"這麼冷的天,怎麼能不冷呢?加件衣服!"。

否定孩子的感受,就等於破壞了他們作為一個正常生物的基本感受力。只有肯定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慢慢將身心整合。

三是,給孩子表達情緒的空間。

在我們衝著孩子大吼的時候,可曾想過,孩子和我們一樣,也有情緒,也有需要表達情緒的空間。孩子當下的情緒,也是真實的存在,無法否認。這時候,孩子不需要建議,而是理解。就在這需要理解的時刻,很多家長脫口而出的卻是:"這有什麼好難過的?""壞了我們再買一個"。如果實在不懂如何給孩子空間,那我們就告訴他:"我看到你很難過,應該需要些時間來平靜一下。"

四是減少評價。

法國哲學家薩特說:"他人即地獄"。

正是因為有太多來自他人的外部或好或壞的評價,讓孩子自身的動機越來越弱,忘記"初心"。儘量減少對孩子的評價,就減少了對孩子的操控,讓孩子有機會成長為自己。當然,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但鼓勵絕不是一句"你很棒",不是一句"你可以的"那麼簡單。

如此,孩子才可能擁有更多表達的空間。父母才可能有機會真正瞭解孩子。

如此,瞭解孩子,才不會讓父母密不透風的“愛”,成為一場阻礙成長的“圍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