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又一項數據穩居世界“第一”

這周是開學的第一週,

全國各地區的學生們已經陸續開始返校報道,

在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之後,

同學們對新學期的期待值如何呢?

是否還在沉浸在暑假的快樂之中呢?

我國又一項數據穩居世界“第一”


那回顧一下,

在這兩個月之久的暑假裡,

學生們假期的娛樂方式有哪些?

接觸最多的是什麼?

毋庸置疑的,

接觸最多的當然是電子產品!!!

我國又一項數據穩居世界“第一”


我國又一項數據穩居世界“第一”


8月21日《光明日報》報道,

我國又一項數據穩居世界“第一”。

2018年6月國家衛健委通報,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一,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近視比例分別為45.7%、74.4%、83.3%和87.7%。北京市2016—2017學年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8.6%,上海同期為57.7%。兒童青少年近視呈現低齡化、發展快、程度深的趨勢。

北京市疾控中心發佈了 《2018年中小學生近視相關因素調查報告》,全國選取12000名6~18歲中小學生和家長針對學生的用眼環境、用眼行為、視力保健相關行為等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視學生佔78.96%,其中高度近視佔7.09%。報告同時顯示,電子產品使用過多是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證實,亞洲兒童青少年平均每天上課時間比歐美多2小時。上海15歲中學生每週做作業的時間約14小時,而英國僅為5小時,高強度的學習負荷造成兒童青少年用眼過度,勢必擠佔了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從而引起近視率上升。電子信息科技的發展帶來兒童青少年視屏時間增加也是導致近視率上升的又一誘因。

作為家長,在生活中應有效控制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保障充足的睡眠時間,安排合理的膳食;多一些戶外的親子活動,保障孩子的體育鍛煉時間。


小球類運動對眼球的完善功能

眼科專家研究發現,在打球過程中眼睛須快速追隨

羽毛球的來去,這對5~9歲的孩子的眼球功能完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專家認為,這與孩子多關在“書齋”,缺乏球類運動特別是羽毛球這類靈活性很強的“小球運動”息息相關。

我國又一項數據穩居世界“第一”


當羽毛球高速飛行時,人的睫狀肌收縮、眼球內的晶狀體懸韌帶鬆弛,晶狀體依靠自身彈性曲度變大,折光度增大,看清來球方向;當回球遠去時,則剛好相反,睫狀肌放鬆,連接晶狀體的懸韌帶緊張,晶狀體變得扁平,保證看清遠處的羽毛球。在連續不斷的擊球回球中,孩子眼球中的關鍵部分如睫狀肌、晶狀體和懸韌帶都得到鍛鍊,對遏制弱視與近視的發展勢頭,甚至對治療內視眼(對眼),都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