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 》--知道这本英文小说里的中国,你会喜欢它吗?

今天兔子小编听了一节中西文化课,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视频让我们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看到这本书与中国的故事的时候引起了小编的愤懑,意难平之下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了解了鲁滨孙与中国,你会不会改变对这本书的看法?

《鲁滨孙漂流记 》--知道这本英文小说里的中国,你会喜欢它吗?

我们不可否认,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符合了现代主义精神,主人公有着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品质。但晚清有译者对这本书进行翻译,翻译到一半恨不得把书撕了,纠其原因便是他的作者笛福,小编以前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作家,呵,结果他是西方作家将中国妖魔化的始祖。从未来过中国的他,凭着个人的设想,借鲁滨逊之口处处诋毁中国。

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在公开课上说,书中有过这样一句话:“As a barbarous nation of pagans,little better than savages”,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是一群异教徒,比未开化的野蛮人好不到哪里去。他还说到中国人看上去是一群无知肮脏的奴隶。除了这些,他还大肆贬低中国的经济,建筑,制度和文化。他说长城在欧洲人面前没有丝毫作用,应该摧毁。他认为在欧洲面前,中国贸易不值一提。如果欧洲国家派几万人就能征服中国。

《鲁滨孙漂流记 》--知道这本英文小说里的中国,你会喜欢它吗?

那为什么这个活在梦里的笛福在没来到中国的前提下要诋毁中国呢?小编在视频中看见王教授总结了几点。其一在于他是清教徒,信仰不同和清教徒文化的影响让他认为中国是相信鬼怪的野蛮人。其二是欧洲当时中心思想,也就是种族优越感,大概就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还有便是鸦片战争未开始之前,贸易逆差严重,英国大量购入中国市场的茶叶,瓷器,丝绸,他认为中国是块很好的殖民地。

《鲁滨孙漂流记 》--知道这本英文小说里的中国,你会喜欢它吗?

在这节课之前小编也对这些一无所知,分享的目的呢不是让大家抵制这本书,就是想跟大家吐槽一下这个贼坏的老头子,也和大家一起了解名著背后的文化。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就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积极面,但我们也应该了解它的缺点,这样才有全面的认识。分享就到这里,告辞,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