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點兒名著——短篇小說《珍珠衫》之一

每日讀點兒名著——短篇小說《珍珠衫》之一

原著:馮夢龍(1574 年—1646 年)明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

每日讀點兒名著——短篇小說《珍珠衫》之一

喻世明言 之一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故事的男主人公名叫蔣德,字興哥,湖廣襄陽府棗陽縣人,他父親叫蔣世澤,在廣東一帶做買賣,老婆羅氏在蔣興哥九歲時就去世了,他捨不得將剛九歲的蔣興哥一人留老家,沒人照看,就帶上孩子一起去廣東做買賣,也能順帶教些為人處世之道。這孩子雖年少,但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行走端莊穩重且言辭機敏,人人喜愛。他父親蔣世澤怕遭妒忌,對外稱蔣興哥為自家侄子。

羅氏的孃家姓羅,也是在廣東一帶做生意,只是跟蔣家不同的是,這羅家已經歷經三代都在廣東做買賣了,而蔣家只一代。廣東這邊的商家與羅家是世代相識,只是因羅家近年來遭遇了多起官司,家道式微,多年未與廣東這邊走動了。這廣東商家每次見到了蔣世澤,都會打聽羅家的消息,而這次見到蔣世澤居然帶了羅家的後人來了,並且生的體面且聰明,加上祖輩三代的交情,哪個不高興。

這蔣興哥跟隨父親走了幾趟生意,就將門道學的是十之八九,且更機敏玲瓏,有青出於藍之勢,父親喜不自勝。

但到蔣興哥十七歲這年,父親忽然一病而亡,幸好當時正在家中。蔣興哥大哭了一場,還得檫乾眼淚,處理父親身後事。從“頭七”到“七七”,內外宗親都來憑弔。

棗陽縣有個姓王的老翁,是蔣興哥的新岳丈,也來憑弔,蔣家親戚陪著聊天時,說到蔣興哥年少有為,家中這麼大的事情,全憑興哥獨立支撐,說話間,就有個親戚說:“王老爺,令愛如今也及笄了,何不稱此時機讓他二人完婚,也好作伴好好過日子。”王老爺當場未答應,回家去了。眾親戚等到喪事處理完畢,又來攛掇蔣興哥,這蔣興哥起初不答應,但被攛掇了幾次後,想想自己孤身一人,無人作伴,只好答應。拜託了媒人去往王家說親,王老爺只是推辭,說:“我家也需花時間備些嫁妝,一時之間太過倉促,況且戴孝未滿一年,便要成親,於理不合,待週年之後再議吧。”媒人將話轉述給蔣興哥聽,蔣興哥見他說得在理,也不強求。

光陰似箭,孝期已滿一年。蔣興哥拜祭過父親靈位後,換去了粗麻孝衣,再央求媒人去王家說親,王家這才應允。每隔幾天,六禮已置辦完畢,取了新媳婦入門。

話說這新婦是王老爺最小的女兒,小名喚作三大兒;又因她是七月七日出生的,也喚作三巧兒。王家先前嫁出去的兩個女兒都是極為出色標緻的。在棗陽縣裡,是人人羨慕,眾口稱讚,甚至於編出四句口號:“天下婦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著他,勝似為駙馬。”

常言道:“做買賣不著,只一時;討老婆不著,是一世。”有些官宦大戶人家只講究門當戶對,而不管其他,待定下親事後,發現新媳婦奇醜無比,在親朋眷友面前,做公婆的好沒有面子,並且丈夫心中不喜,未免在外面打野食,偏偏醜媳婦極為會管教丈夫,沒什麼見識的,便會反目吵鬧,若是有些愛惜顏面的,讓她次,便開始託大了。故而蔣老爺當初從知道王老爺家中女兒生得好,從小便送去彩禮,下了親事。今日娶進門了,一看果然是容豔姿,比之她兩位姐姐還更勝一籌。正可謂是“吳宮西子不如,楚國南威難賽。若比水月觀音,一樣燒香禮拜。”

這蔣興哥本就生得英俊,加之娶得這房夫人如此美色,分明是一對璧人,自此恩愛非常,比之尋常夫妻更勝。三日不理外事,只在房中與夫人廝守。之後每日形影不離,夢魂相伴。但自古苦日難熬,歡時易過,一轉眼,暑往寒來。

這一日,蔣興哥想起父親在廣東的生意已耽擱三年了,那邊還有很多帳沒能收回來。晚間與夫人商議,要去廣東走一趟。這夫人開始也答應道應該要去,可後來說到路途遙遠,夫妻恩愛,怎捨得分離?不覺淚流滿面。蔣興哥也割捨不下,就不去了。

光陰荏苒,不覺又過了兩年。蔣興哥決議要去,瞞住了夫人,在外面偷偷收拾了行李,選了個黃道吉日,臨出前五天才告知夫人,說:“常言道,坐吃山空,如今這二月天氣不冷不熱,此時不上路更待何時?”這夫人知道留他不住,只好問:“夫君此時去,何時歸?”蔣興哥道:“我這趟出門,也是不得已,一年便回,寧可下次再去吧。”這夫人指著樓前一株香椿樹說道:“盼望明年此樹發芽時,官人能回來。”說罷,淚如雨下,蔣興哥把自己的衣袖幫她擦拭,不自覺自己的眼淚也流下來了。

到了第五日,夫婦二人哭哭啼啼,說了一夜的話,後來索性不睡了。到五更時,蔣興哥起身收拾,將祖上留下的珍珠細軟都交於夫人保管,自己只帶些做生意的本錢、賬目和隨身衣物,再加上一些給來往商家準備的禮品,都裝車妥當。家中有兩個家丁,他自己帶那個年輕些的走,留下個老成穩重的在家聽使喚,負責日常買辦。另有兩個婆娘專管廚房,兩個丫頭,一個名叫暗雲,一個名叫暖雪,專在夫人跟前服侍,不許遠離。這蔣興哥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又對夫人說:“娘子在家寬心等待,外面有很多輕佻的小哥兒,你又生得貌美,不要出去也不要露臉,以免招蜂惹蝶。”小娘子答道:“官人請放心,早去早回。”之後兩人掩淚而別。

蔣興哥上路了,只是一路上只想著得到嬌娘子,整日悶悶不樂。這天,到了廣東當地,舊時相識都來相見,蔣興哥將準備的禮物奉上。舊時好友家家輪流安排吃酒接待,一連半月有餘,每日不得空閒。這蔣興哥在家時,本就有些被掏虛了身子,再加上一路舟車勞頓,到了廣東又有些飲食不適當,就得了瘧疾,整個夏天都沒好完全,到秋天是轉成了水痢。每日請大夫問診,服藥調理,直到秋末時方才痊癒。把買賣時間都耽擱了,眼見在外一年也回不去了。蔣興哥雖然想家,但日子久了,念頭也慢慢放淡了些。

再說家中娘子王三巧兒,自從那日與丈夫分開了,果然聽從囑咐,數月不下樓。光陰似箭,不覺已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都鬧哄哄地放鞭炮,閤家歡樂。三巧兒觸景傷情,想念丈夫,好生悽楚。

第二日是正月初一,一大早,暗雲和暖雪兩個丫鬟,一直勸著夫人去前樓看看街上熱鬧的景象。原來這蔣家住宅分前後兩進,第一進緊鄰著大街,第二進做臥室,三巧兒平日只呆在第二進屋內。這一日被丫鬟們一直攛掇,受不住只好到了前樓,吩咐把窗戶推開,窗簾放下來,她坐簾後觀看。這一日街上好不熱鬧嘈雜。三巧兒道:“路上這麼多雜耍買東西賣藝的人,怎偏偏就沒有個算卦先生呢!若是有,喊來問問官人消息也好。”暗雲道:“今日初一,人人都是要耍子的,那個來賣卦?”另一邊暖雪叫到:“夫人莫急,這包在咱二人身上,保管五日內找個算卦先生來!”

早飯過後,丫鬟暖雪下樓小解,忽聽得街上當當響,而這想著的東西,叫做“報君知”,是算卦先生的行頭。暖雪等不及解完,拉好褲子便跑出門外,叫住算卦先生。又轉身一口氣跑上樓,報告主母。三巧兒吩咐安排這算卦先生在靠門首的小客廳坐著,而自己下了樓梯,聽他剖斷。那算卦先生佔了一卦,問要問什麼。負責廚房的兩個婆娘聽有算卦了,都來看熱鬧,替夫人傳話道:“這卦要問在外的行人。”算命先生道:“可是妻問夫?”婆娘道:“正是。”算命先生便解到:“青龍治世,財爻發動。若是妻問夫,行人在半途,金帛千箱有,風波一點無。青龍屬木,木旺於春,立春前後,己動身了。月盡月初,必然回家,更兼十分財採。”三巧兒聽得開心,叫買辦的取三分銀子打發了算命先生,歡天喜地上樓去了,正可謂是“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