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基本层面的原因,为何还会有情感因素?

对于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改革,大多学者专家都认为是迁都洛阳之后才展开的。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说,北魏的汉化改革乃是一个有着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包含了献文帝拓跋弘、文明冯太后的改革在内。首先我们从感情方面的因素去分析。孝文帝对于祖母冯太后的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祖母对自己确实有抚养、教育之恩,这是孝文帝永远都无法忘记的。另一方面,冯太后对于孝文帝的教育比较严格,甚至是苛刻。

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基本层面的原因,为何还会有情感因素?

有迹象表明,孝文帝正是伴随着挨打受骂长大的,孝文帝忍耐力惊人与此经历不无关系。不过,棒打和责骂对于孝文帝还不是主要的考验,更主要的考验是如何应对冯太后的猜忌。因为这种由权力争夺所带来的猜忌,随孝文帝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重,倘若孝文帝的表现稍为不慎,就很可能随时被废黜。

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基本层面的原因,为何还会有情感因素?

这相互矛盾的两种感情,一直困扰着年轻的孝文帝,是感激祖母的抚养之恩,还是憎恨她对自己的苛酷与猜忌?这两种感情因素,何者又是主要的?我们不能否认,冯太后对孝文帝进行的“孝道”教育还是很有效果的,因为孝文帝在她死后,遵照礼制为她服满了三年丧期。另外,孝文帝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祖母对自己的养育教化之恩。但是,这并非孝文帝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对严酷苛刻的祖母并非真的就是毫无怨言。

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基本层面的原因,为何还会有情感因素?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肯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生活经历已经给孝文帝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创伤,他对于早年的生活环境早已充满厌倦之情!平城,应该是他最不愿意回首的地方!所以,当他独立执政以后,便开始考虑迁都的问题,因为只有离开平城,才能够不睹物思人,彻底摆脱祖母冯太后的心理阴影!这就是孝文帝迁都过程中的感情因素。

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基本层面的原因,为何还会有情感因素?

孝文帝最终还是选择洛阳为国家新的首都,是因为洛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指数上超过长安、邺城。

以经济指标来说,这三个地区都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洛阳所在的经济区域,虽稍弱于邺城所在的河北地区,但强于长安所在的关中。

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基本层面的原因,为何还会有情感因素?

以政治指标来说,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长安、邺城都没有办法和洛阳相比,从远的来说,洛阳乃是东周故都,近代以来东汉、曹魏、西晋均都洛阳,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正朔所在”的政权,而邺城只不过是后赵、前燕两个“僭伪”政权的都城。

从文化来说,洛阳所在的中州地区,乃是文化最发达的一个区域,也是邺城所无法比拟的;与洛阳相比,长安作为中原政权都城的历史毕竟为时已久,相对洛阳来说已经落后了。

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基本层面的原因,为何还会有情感因素?

综合以上,最终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北魏统治者不仅可以华夏文化的正宗传人自居,也更能吸引那些醉心于“中夏正音”、要求汉化的士大夫,从而将汉化改革推向深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