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何被称作“黑暗时代”?百姓怨声载道,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元代,作为一个被蒙古族统治的时代,因其不完善的国家制度,导致其在历史上被公认为是一段黑暗时代。今天我就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下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蒙古是古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于今天的东北地区。他们与鲜卑和契丹同种同语,最早出现在史书是在约公元6世纪,时名“室韦”。在南北朝和唐代,鲜有有关他们的记载。突厥称他们为“鞑靼人”,这成为西方对他们的称呼。世界对他们的认识约始于1206年,蒙古建国之后,首先征服了最弱的邻国西夏,1234年又灭了金和朝鲜。之后,其子窝阔台领蒙古军多次西征,在1210—1240年先后征服了中亚以及东欧部分地区,威名纵横欧亚大陆。

元朝为何被称作“黑暗时代”?百姓怨声载道,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忽必烈登大汗位后采用新年号,定国号为元,自视为继承中原的正统。1264年,在今日的北京建设新都——大都。到1270年,蒙古帝国的版图已经横跨亚欧,包括了元帝国和四个汗国。虽然大蒙古国在1230年已统治中原北部,但元朝自1271年建立至1368年,只历十一帝共97年便覆灭了。

元朝为何被称作“黑暗时代”?百姓怨声载道,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蒙古铁骑惯用凶残的策略,对抗拒他们的城市必定劫杀一空,以作为迫降的手段。起初,他们在中原北部亦采用同一策略,甚至一度建议将中原北方变成一个大牧场。忽必烈采用一些汉人的政治制度,自认为拥有天命而得以取得合法的国家权力,并且在中原北方大力扶助农业。

元朝为何被称作“黑暗时代”?百姓怨声载道,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城市化在元代的发展处于低潮期。元灭金时,北方人口十减其六七。对于较繁盛地区的城市人口,元特设官署管理,称为“府治”。在中原北方有24府,南方则有77府,其中浙江一地共30府,反映出北方的衰落和人口流失。元代不但城市数目较前代少,而且个别城市的人口数量也逊于以往。

元大都的规划体现了忽必烈的汉化倾向。由汉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规划和修建的新都城,受《考工记》的影响很深,体现出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中轴对称、三套城墙、城墙方正和各墙三门、南面而王等合乎礼乐和天人合一的传统原则。

元朝为何被称作“黑暗时代”?百姓怨声载道,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不过,大都也加插了一些道教原则,如北墙只有二门,缺中间一门,以防止大城受北方煞气影响。此外,大都也反映出元是个多民族国家,宫城内有若干盖顶殿、维吾尔殿、棕毛殿等。殿内装饰亦富于蒙古的毡帐风格。

与唐宋都城不同,大都的文、武官署较为分散,而市场数目和规模亦逊色。大都的商贸只由约2000个色目商人经营。元朝奉行宗教宽容政策,大都内各种宗教建筑很多,但以喇嘛教最多。

元朝为何被称作“黑暗时代”?百姓怨声载道,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大都是唐代之后最后一个平地而起、全新建成的都城。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面积49平方千米,但其高峰人口只有50万,因而它的北廓城有大片空地。总的来说,种族歧视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政策使得元代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暗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