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幸福”的十个条件,你满足了几个?

对于“新幸福”的条件,我发现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北欧各国,这些国家存在一些共同的模式。在此,小编总结了达成自由生活“新幸福”的十个条件:

1.享受工作

2.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3.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4.身心健康

5.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6.觉得自己拥有时间自由

7.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8.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9.能够放眼未来

10.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


关于“新幸福”的十个条件,你满足了几个?

首先要享受工作。这和工资高低没有关系,而关乎工作是否开心,是否觉得有挑战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不断成长、进步,并能为之感到满足。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也会详细叙述,如何将工作与娱乐完美结合。

其次是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如果工作顺利,却没有可以亲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这绝对谈不上愉快,更没有幸福可言。

此外,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非常重要。这并不是说你必须拥有多么庞大的资产,或是必须有相当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满足自己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哪怕是需要控制对物质的欲望,谨守清简的生活也不是问题。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够稳定,我想就算工作有多美妙,兴趣有多丰富,日子也不太会好过。

而且,较之经济收入的多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和理财方式。那些总是入不敷出的人,多半与缺乏对金钱的控制力有关。也可以说,这样的人,还没有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能让自己得到幸福的生活方式。

第四条是所有一切的基础,那就是我们的身心必须健康

第五条是,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对我来说,就是必须有类似冲浪和铁人三项的事来丰富我的生活,让我感受到足够的乐趣。有些人虽然工作得力,和朋友、家人的关系挺好,收入也很高,并且身体康泰,可是有了空闲之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成年进入社会以后,又习惯将人脉圈与利益圈捆绑在一起,如果没有一两个可以让自己充分享受的兴趣,根本无法拥有纯粹而不带功利色彩的社交圈。

第六条是觉得自己拥有时间自由。这并不是“时间就是金钱”的意思,而是说你必须拥有可以完全自行支配的时间。为了赚钱一天到晚疲于奔命,无暇陪伴重要的朋友和家人自不可取,可拥有大把时间,成天无所事事不知如何打发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七条是关于居住环境的,我们要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有着怎样的活法,都需要好好挑选自己的居住环境。不管这个居住环境有多便利,房子有多豪华,如果和自己的特质不相匹配,不但不能带来幸福,反而会成为累赘。

如果想买房置业,像日本这样近二三十年的老房子全都跌到了白菜价,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很多北欧人都有自己的度假屋,可大都是从父母处继承来的,而自己购置的房子,到退休时变卖出去的价格要比买入时高出许多,于是很多人都会把原有的房子卖掉,买一间小一些的宅子或度假屋。

而在日本,虽然很难找到出售价比买入价更高的房子,但只要认真去找,应该还是可以找到和出售原有住房时差不多价格的房子。要知道,现在的年金是指望不上的,届时房子到底会成为资产还是负债,这将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第八条是关于“思维方式”的,我们要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比如,总是推卸责任充当受害者的人,经常处于消极状态的人,习惯性寻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识局限并难以突破的人,都很难邂逅幸福。如果是这类思维模式的人,要凑齐这十个全新幸福的条件恐怕也不是易事。

第九条是能够放眼未来。幸福指数下降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继而心生不安。在北欧国家,单靠年金是很难让老百姓潇洒度日的,可是国民生病了有免费的医疗制度,失业了可以靠雄厚的失业救济金解围,所以不太会出现重大变故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的现象。

可惜,这一切对日本人来说都是天方夜谭。日本人没有办法如此倚仗自己的政府,那么日本人的出路何在?具体的应对方法我将在第二章以后开始谈论。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假使生活出现任何意外,在未来的几年里,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渡过难关。

最后一条是关于目标感的,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

。好比参加马拉松比赛,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前冲刺,应该会非常辛苦。但只要定下每天的里程目标,例如42.195公里之类的,就会轻松许多。人们在全力追逐自己的目标时,是不会觉得累的。

这些条件的共通之处,就是人只要不被工作、金钱、时间、环境乃至常识束缚,就会获得自由。并且,要保有对生活的自主决断和选择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