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讓我們看到經典流傳背後的故事,家國情深,黃河絕唱

家國情深,黃河絕唱。音樂家顛沛流離之際心底依然執著摯愛,始能留下傳世之作。

前幾日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葉辛老師來到深圳,他講了一位老領導當時負責冼星海在延安創作《黃河大合唱》時的接待工作,在上海遊浦東時他給葉辛老師講述了這個創作故事,葉辛老師又繪聲繪色向我們轉述了這個故事。

詞作者光未然彼時尚籍籍無名,當他初次把一組歌詞展示給冼星海時,當時被潑了很多冷水、因貼近生活的語言如“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裡”等被戲謔為街頭三句半的作品,卻受到了冼星海極大的肯定與鼓勵,光未然喜出望外,大膽邀請冼星海給詞配曲。

詞曲作者有感於黃河上船老大撐著羊皮筏子穿越驚濤駭浪,戰天鬥地的勇氣與堅韌,心中有了歌頌黃河鼓舞人心的創作靈感。在當時延安艱苦卓絕的物質條件下,老鄉家的老母雞也帶著部隊和老百姓對音樂家的崇敬與愛護,對音樂的憧憬與期待,變成音樂家一頓頓案上美食,為《黃河大合唱》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

這樣的契機下,恰逢《音樂家》電影上映,就很想一睹為快。

《音樂家》,讓我們看到經典流傳背後的故事,家國情深,黃河絕唱

冼星海流落在戰時蘇聯現哈薩克斯坦的街頭,《音樂家》劇照

影片很大一部分是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拍攝,充滿異域風情。冼星海為了完善對《黃河大合唱》的編曲,化名黃訓來到前蘇聯。火車到站,乘客上車下車,冼星海鄰座小男孩在車下水龍頭接水,一切平靜而祥和。蘇聯衛國戰爭爆發,突如其來的大轟炸中男孩被飛來的槍彈擊中,冼星海眼睜睜看著小天使一樣可愛的生命逝去,這悲慘瞬間無疑給音樂創作者帶來極大的震撼。

冼星海被困蘇聯,無法回國,他流落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街頭,去到離音樂最近的大劇院,這裡早已各國音樂家人滿為患,裡面倒像巨大的戰時傷員救助站,這位中國著名的大音樂家蹩進劇院的角落,席地而坐,摯愛的音樂讓他暫忘困頓,在一張張五線譜上留下自己珍貴的音樂創作。

劇院樂隊總指揮,音樂家拜卡達莫夫慧眼識珠,在那段艱難歲月裡給了冼星海極大的幫助,他發現了冼星海的音樂才華,把冼星海請進樂隊,並安排他在自己妹妹家吃住。

冼星海和母女二人相互謙讓分食一個珍貴的煮土豆,於嚴寒中賣掉自己的大衣想為母女添些吃食,女主人把自己死去丈夫的大衣送給冼星海禦寒。相濡以沫的日子裡他們之間有了勝似親人的情意,這家的小女兒深情地稱冼星海為“闊克”(對喜歡長輩的尊稱)。

《音樂家》,讓我們看到經典流傳背後的故事,家國情深,黃河絕唱

哈薩克斯坦的母女,背後是她們簡陋溫暖又有些童話色彩的藍色木屋,《音樂家》劇照

真正的音樂家一定是滿腔家國情懷的,冰冷麻木的內心寫不出產生共鳴的好作品。那位在戰爭中失去所有家人的樂隊最優秀的小提琴家,激昂從軍奔赴戰場,為國捐軀。一位昔日的音樂家在音樂與麵包甚至音樂與一瓶酒的選擇中,選擇了酗酒麻痺,自殺身亡。冼星海在這對母女的藍色木閣樓裡,夜以繼日地譜曲,練琴。他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大劇院,無數次用音樂撫慰了人們飽受戰火摧殘、佈滿瘡痍的心,助人們在困境中重生勇氣看到希望。

音樂家不是孤立於生活之外的存在,他必有一雙慧眼、敏感善良的同理心、強烈的家國之愛、對藝術堅定執著的追求、敏銳的藝術捕捉力,然後方有深入人心的作品。

前蘇聯是一個熱愛音樂崇尚音樂家的民族,徵兵時高階軍官免除了一名音樂家的兵役,他說音樂家應該留在劇院裡而不是戰場上。這是影片讓人心生溫暖、欽佩感動的一個情感傳遞。如同《鋼琴家》中德國軍官對猶太鋼琴家皮爾曼的保護和幫助,這種情感跨越了民族種族,超越了戰爭,體現了全人類對音樂家的崇敬敬仰。

音樂不分民族種族,沒有國界。音樂能撫慰人心,鼓舞激情,音樂是一種直達人心的語言。冼星海親歷了前蘇聯的衛國戰爭,在炮火籠罩的阿拉木圖寫出了歌頌哈薩克斯坦民族英雄的樂曲《阿曼蓋爾達》,這首樂曲也為蘇聯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法西斯保家衛國做出巨大貢獻,中國音樂家冼星海的名字也走進無數蘇聯人民的心中。

冼星海被困蘇聯心繫祖國,思念家中妻女,阿拉木圖樂隊解散後,冼星海被分配到離中國最近的邊境小鎮繼續音樂工作。終於見到中蘇邊境線,冼星海發瘋般衝到國境線邊,痴狂地喊著那是我的祖國!那是我的祖國!看到這兒,我流淚了。他隔著鐵絲網邊境線,抓起對岸自己祖國土地上的一捧白雪,那種最樸素的愛國情感赤誠炙熱之極。

在這個離祖國最近的邊境小鎮,冼星海在一次音樂演出中轟然倒地,他有生之年沒能再回到祖國,沒能再看到親愛的妻女,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以短暫的生命留下璀璨的黃河絕唱。

《音樂家》,讓我們看到經典流傳背後的故事,家國情深,黃河絕唱

冼星海的妻女,沒能回去的家。《音樂家》劇照

冼星海短暫的一生創作了千餘首樂曲,遺憾的是部分失傳,現流傳於世的僅有250多首。那首膾炙人口的《黃河大合唱》慷慨激昂的“……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從黃河邊首演至今,我們已代代傳唱八十年。

電影《音樂家》,讓我們知道經典流傳背後的故事,讓我們重走音樂家練成之路,讓我們堅守情懷激燃夢想,成為於家於國有益的人。

走出電影院,看到華強北街邊一角落不知為何擺了一架舊鋼琴,一位不太有藝術家氣質的先生在彈琴,成曲調,尚可。我很想採訪一下這位彈琴先生聽聽他的故事,因還趕著去參加一場講座,只好遠遠拍張照片就跑了,這情景讓我想到音樂家作品對全社會的影響,好的作品對人心靈的引導,對人感知幸福能力的提升,再一次感到音樂綿延不絕的力量。

《音樂家》,讓我們看到經典流傳背後的故事,家國情深,黃河絕唱

深圳街頭偶得,音樂讓生活更溫馨

感謝音樂家!感謝《音樂家》!感謝致力於讓世界更美好的所有人的付出與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