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本是我國的"蓬萊仙島",現在卻被韓國佔領

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本是我國的

再沒心思,也得從頭開始,活著的人要活下,從頭收拾舊山河。 —— 亦舒

一番言語間,似乎又憶起那個山河破碎,風雨飄揚的華夏舊景。如今萬家燈火之下,也再難顧及滄海桑田後的昔日故土。可新中國的歷史便是堆砌在無數鮮活生命的前進中,舊日山河改換顏色間總也殘留些許遺憾。

數千年間藉著東海海岸遠望實景,華夏故人除了望見深藍海面,總有一處礁石浮現眼底。它就在江蘇外海潮起潮落間無數次見證了山海之外故國的興衰成敗。

這處不起眼的礁石早在中國千年古籍中留名,可如今卻被遠在對岸的韓國無端佔領。這也成了如今中國海域領土爭議下的最大遺憾,至今沒有得到實際的結果。

曾經百姓口中的仙山樂土也早已物是人非,它本是我國的"蓬萊仙島",現在卻被韓國佔領。

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本是我國的

蘇岩礁的往昔回憶

蘇岩礁實際得名就因它所在江蘇外海之上,立於蒼茫東海間。"江蘇外海之礁石"直白的文字給它平添了幾許傲氣。

這原是中國東海之上的一處礁石,在江蘇和上海崇明島以東約150海里,距舟山群島最東側的童島132海里的位置。在地質學上當屬長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

該礁石在低潮時仍處在海面以下,離海面最淺處達4.6米,位於公海水域,處於中國東海大陸架上。

遠在外海,飽受千年風雨,屹立海面之上,著實有幾番中華民族的氣度所在。本是一處不起眼的礁石,任風雨侵蝕零落便是歸宿,可它偏做這東海之上高聳的景緻。

無數波瀾翻湧間流轉千年歲月,日出日落也僅有自己。縱觀前世今生,蘇岩礁唯有沉默,可也不曾注意到彼岸的故人也曾留戀與它。正因此處礁石遠隔山海,倒給予了歷史無限的遐想。

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本是我國的

1880年間蘇岩礁附近的海域正式出現在了清政府北洋水師的海路圖之中。可這處沉默的礁石並非與華夏先人僅有百年相知時光。

早在數千年前,江浙沿海的居民就形成了出海捕魚為生的地域文化。他們相對中原大地的先人,生活的空間似乎被壓縮的更為狹小。

身後是故土家園,身前便是波瀾壯闊的東海。他們試圖將生活的希望寄託在茫茫的海岸之外,蘇岩礁便是在那時出現在了他們的回憶裡。

山海隔絕間的一處礁石有如沙漠玫瑰一般攝人心魄。可望而不可及是遺憾更是萬般情思的寄託。此處的先人便幻想著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歷史的筆觸就此蔓延。在當時人們眼中,此番奇景的現世往往伴有神仙眷侶的佳話。

自然,蘇岩礁逐漸在中人口中被描繪成為了海上仙山,或是與世隔絕的"蓬萊仙島"。蘇岩礁的故事口口相傳,最終也成為了日後江浙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伴隨至今。

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本是我國的

被韓國霸佔的藍色領土

千年情思一朝夢醒,如今的蘇岩礁的全貌在現代文明的視野裡已然是一覽無遺。可歷史的匆忙腳步卻來不及使人停留在舊時光景,便帶走了這處礁石。

歷史進程下中國與蘇岩礁的記憶,也止步在瞭如今。回望舊時光景,千年前中國對於蘇岩礁的主權擁有便是無可置疑的。時間回溯至隋唐時期,彼時日本、高麗等國覲見,均有文獻記載相關人士目睹蘇岩礁的存在。

而蘇岩礁所在的藍色領土,也自按時起便被各國公認為是中國的屬地。近代中國歷史以來,蘇岩礁也從未離開過中國的視野。

自北洋水師對於蘇岩礁的所屬以海路圖的形式書寫之後,直到1938年間蘇岩礁附近海域仍有中國部隊巡遊看守。

日後的蘇岩礁孤立海上,卻又如何被韓國經年蠶食,歷史仍對此給予了明確的答覆。新中國成立之際,中國海軍便已經率先對蘇岩礁附近海域做出了明確的勘探。

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本是我國的

日後的1963年間,中國萬噸輪船"躍進號"無意在蘇岩礁處觸礁,也同樣證明了該處實際已然在當時就出現在了中國海圖之上。

之後的時間裡,韓國也開始了對於蘇岩礁海域的蠶食。1970年起,遠在對岸的韓國憑藉無人認可的國會法案強行將蘇岩礁海域列入本國的"第四水下開發區"。

之後,在1987年,韓國在蘇岩礁附近非法設立航海浮標,也標誌著韓國蠶食蘇岩礁的行動正在肆意展開。

20世紀的到來並未達成蘇岩礁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案。更有甚者,韓國為了拓展海上經濟開發區,毫無依據的將蘇岩礁更名為離於島。

自此,韓國開始對蘇岩礁採取了實質性的手段。2000起,韓國開始對此投資約2億元人民幣,在蘇岩礁最高峰的南側興建了一座高76米、重達3600噸,相當於15層樓高的巨大鋼筋建築物。竟還對此命名為"韓國離於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

此後該工程的開發工作持續展開,也逐漸形成了一定規模。韓國對於蘇岩礁海域的非法佔領從那時起便沒有終止,即使今日,蘇岩礁問題仍舊未得到合理的解決。

蘇岩礁的前世今生:本是我國的

蘇岩礁日後何去何從

如今高居上海高層建築頂端,瞭望東海蒼茫景象,仍依稀可見的便是早已被韓國改換了昔日模樣的蘇岩礁。舊時神秘莫測的仙山樂土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鋼鐵鑄就的非法建築和開發基地;飄揚的韓國旗幟更是令人無奈。

新中國實際上從未放棄對於蘇岩礁這一自古以來固有海上領土的主權爭取

。自90年代勘測以來,立在遠海的蘇岩礁便是新中國當代人遙相對望的"山河故人"。

但若要實現蘇岩礁的主權迴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歷經了無數阻礙。數年前韓國總統和議會便對蘇岩礁的歸屬做出了強硬的回應。

早在20世紀初期,韓聯社就有過宣稱,"離於島"是"傳說中的島嶼",同是濟州道仁心中的"桃花源",因此韓國一直想為此設立一個專門的宣傳日子。

當年轟動一時的"離於島日"事件就為此事埋下了深厚的陰影。近年來,中國也同韓國進行了多次的協商,至今仍沒有有效的答案。

可望不可及的蘇岩礁成為了如今新中國的遺憾之一,實現領土主權的迴歸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終要堅信,總有一天它將重回華夏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