泜,槐的不同

对泜水位置的记载为何会有不同呢?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的地名变化所致,而是因为泜水分为南泜水和北泜水。

南泜水是指位于临城县的泜河;北泜水“源出封龙山”,在纸屯渡口汇入槐水,即今槐河。正是泜水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泜水位置的不同解说。

《畿辅通志》曰:“泜河有二,在元氏者为北泜,在赵州者为南泜,同名而异流,近志以二水混而为一谬误。”大清一统志》云:“泜水今槐水,非也。泜水,槐水为二水。泜水分为南、北泜水,北泜水源出元氏县,南泜水源出临城县。”

泜,槐的不同


所以,今元氏县的泜水为北泜水,临城的泜河为南泜水。北泜水和槐水是两条河流,源流皆不同,北泜水源出元氏,槐水发源于黄沙岭,南泜水发源于临城。

《读史方舆纪要》云:“泜水源出封龙山东南合流入槐水,地名纸屯渡口。”《元氏县志》记载:“纸屯渡口,在纸屯村南,泜槐二水合流。”“泜水河在县西纸屯村前,南距槐河三里,经冬不冻,东流二里入槐河。《史记》所谓韩信斩成安君泜上,即此。”

泜,槐的不同


泜水分为南泜水和北泜水,北泜水和槐水是两水,在纸屯渡口二河并流,即今槐河。正是泜水和槐水这种相关性,才导致对泜水之战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那么,成安君身死的泜水究竟是今槐河还是临城泜河呢?

一说为今槐河。所据材料如下:

《史记正义》曰:“在赵州赞皇县界。”《元氏县志》:“水泜河自县西群山发源至纸屯村会入槐河,汉韩信斩成安君于泜水上即此。”

泜,槐的不同


《大清一统志》云:“槐水亦名泜水即古沮水也。”《赞皇县志》:“在县北,源出黄沙岭,东流经此,折而东北,入元氏县西境,复东南出,而入高邑县界。”

故槐河为古沮水,亦名泜水,发源于河北省赞皇县西南部赞皇山,东流入元氏县,在纸屯渡口合北泜水,东南历高邑、赵县、宁晋,亦槐午河。又东南入宁晋泊。


泜,槐的不同

一说为今泜河。所据材料如下:

《山海经》:“泜水出常山中丘县。”“敦舆山泜水出其阴。”《北山经》注云:“今泜水出中丘县西穷泉谷,东注于堂阳县,入于漳水。”

《汉书·地理志》:“元氏,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穷泉谷,东至堂杨入黄河。”《临城县志》:“汉三年,韩信张耳率军击破赵井陉等地,杀陈余钩盘山上。”

泜,槐的不同


所以今槐河与临城今泜河都被认为是成安君身死之泜水,并且在井陉之战的论文中关于泜水的位置也是各执一词,因此需要考证韩信斩成安君于泜水究竟是今槐河还是泜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